首页 > 健康·生活

晚婚潮、单身潮?这是个让全世界挠头的课题

2023-03-22 13:51: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者按:

  前天,一条名为“韩国40出头新娘人数比20岁还多”的新闻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并引起网友热议。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结婚的韩国女性中,40至44岁的人数多于20至24岁的人数。前段时间,我国多省公布2023年婚姻登记大数据,也显示初婚平均年龄推迟,一度成为网友们的热议话题。

  本期约请三个国家作者,分别用亲身实地观察、采访对话当地青年和“数字”分析三种方法,呈现这些国家单身人群的生活方式、对婚姻的态度,以及随之衍生出的单身经济等社会现象。虽然世界各国经济及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全球范围内晚婚晚育和单身人群的比例增高趋势已是触目惊心,随之而来的结婚率、生育率持续降低,老人独居数量增大,社会生产活力下降等其他问题,又该咋整?

  “数说”德国人的独居生活模式

  在欧洲国家,经济的发达和社会的开放催生了更多愿意独居、选择晚婚的人们。在德国,独居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选择,也有许多中老年人实践着这样的生活。

  一方面,单身人士会选择发展爱好、旅行、养宠物等等方式以消磨独居时光;

  另一方面,德国更加自由的婚姻法也不会要求伴侣在缔结婚姻后才能生育,非婚生孩子不但享有同等待遇,还有更多福利。甚至还有不少人选择不婚的理由,是单亲妈妈可以得到不少优惠福利:税收优惠,住房、育儿津贴,幼儿园优先名额等。这也就导致许多家庭中的父母并没有婚姻关系,但依旧与子女们生活得幸福美满。不过,这样的趋势带来了低生育率和独居人口贫困等潜在社会问题。

  青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的

  独居比例最高

  2020年相关数据显示,德国约有780万15岁及以上的男性独居。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报告,该数额占所有男性比例的22.4%,也就是超过了五分之一。相比之下,2020年15岁及以上女性独居人口比例为24.2%,略高于男性。而在25岁至30岁的年龄组中,独居男性的比例最高,超过三分之一 (34.7%)。

  不过,这类数据根据不同年龄组,在性别上的差别会有所不同,在65岁以上年龄组中差异尤其大:该组女性独居比例为 44.6%,是男性(20.7%)的两倍多。相比之下,60岁至65岁以下的男性独居比例仅为20.4%。另外,由于女性的预期寿命更长等原因,从 80 岁开始,独居女性的人数几乎是男性的四倍(女性190万,男性50万)。

  在独居男性中,最大分布比例出现在20-39岁这个年龄段之间,超过三分之一 (38%);而在独居女性中,60 至 79 岁的人占到了最大比例,达到34%。

  单身家庭三十年间增加8%

  德国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至少有五口人的家庭数量有所减少,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只有不到 1% 的家庭是年轻人和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复合型结构。

  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德国人独居的频率更高:从1991年到2019年,单身家庭的比例从 34% 增加到 42%。

  2019年,超过五分之一的人(1700 多万人)生活在一个单身家庭中。这是德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领先于两人家庭(1380万)。其中,生活在单身家庭中的人中约有一半(890万)是单身,420万丧偶,330万离婚,110万已婚但分居。

  2040年德国或四千万人独居

  面临生育率过低和贫困风险

  联邦统计局 (Destatis) 还报告称,单人家庭总数预计将从2018年的4140万增加到2040年的 4260 万 (+3%)。事实上,特别是在德国的主要城市,这种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单身家庭越来越多,小型公寓也越来越受欢迎。

  但从另一个层面分析来看,在发达国家,实际上高独居人数也会伴随生育率过低这一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以法兰克福为例,在过去的2022年仅有3000余例新登记户口者,而法兰克福作为德国第五大城市,其居民有将近八十万。

  据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德国单身户更容易受到贫困威胁。2016年32.9%的德国单身人士面临贫困威胁,主要包括获得少量退休金和基本保险金的老年人、即将步入工作的年轻人以及低收入人士。

  文/赵思远(现居德国)

  日本:商家是如何顺应单身人士消费需求的?

  在京都大学留学的我,常常感慨这座城市的不婚潮和独居经济、单身经济现象。在现代日本社会中,不少人不再盲目追求家庭和生育,而是追求更自由、更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背景下,独居生活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京都的不婚潮也不断升级,然而仔细感受就可以发现,这其中蕴涵着一种生活态度。

  自己吃饭难免孤独?

  日本开始流行“一人食”餐厅

  日本有不少“一人食”餐厅,非常适合“孤独的美食家们”, 从餐桌设计上,日本餐馆对单人食客很友好。尤其近几年,日本餐馆开始盛行单人座位,甚至一些商家将一人份食品作为开发重点。当地餐馆的座位,有很多都是一张连续的长桌搭配一长排的单人座椅。

  其中“只园屋”餐厅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当你走进这个小巷子,穿过古老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木香和温暖的灯光。墙上挂着一些古老的日本画和民艺品,这里的氛围非常适合单身人士用餐。

  对于单身人士来说,这里是一个非常舒适的用餐场所。你可以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美食和文化,也可以和周围的人聊聊天,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你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独自旅行的旅人,这里都是一个让你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好地方。

  “只园屋”的主打菜品是日本传统的鳗鱼饭,鳗鱼是当地最为珍贵的食材之一,价格虽然不低,但品质却是无可挑剔的。这里采用的是杉木桶烤鳗鱼饭,米饭也是精心挑选的优质大米,煮熟后还会撒上秘制酱汁,口感非常细腻。每一口鳗鱼都带着深深的浓香,让你不由自主地流连忘返。

  只园屋的特点就在于他们对顾客的关注。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独处的人们总会有些忧伤和孤独。但是,在只园屋的温馨氛围里,这些单身的年轻人们却可以得到些许的安慰。在这里,他们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鳗鱼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单人份购物体验

  让独居生活不单调

  在购物方面,我发现京都和大阪有很多超市和便利店都提供了单人份的食品和生活用品。比如,一些小型的超市里会有单人份的面包、饮料、零食等等,而一些便利店也会有专门为单身人士设计的方便食品和小型日用品。这些单人份的产品通常价格较低,非常适合一个人的消费需求。

  对于那些想要在家里装修、整理空间的单身人士来说,“百元店”无疑是他们的好帮手。在这样的店铺里,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小件物品,如墙贴、挂钩、收纳盒、修补工具等等,而且它们的价格通常都是一百日元。你可以用这些小件物品来让你的房间变得更加温馨、整洁。比如,你可以在卧室的墙上挂上一幅简约的画作,或者在书房的桌子上放上一个小型的台灯,这些都可以让你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此外,百元店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厨房用品,如锅、碗、筷子等等,这些都是单身人士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且价格相对比较实惠。

  开发商着力设计建造

  小户型单身公寓

  为了满足独居生活需求增多这一趋势,日本的公寓开发商开始设计和建造单身公寓和小型公寓,以适应单身人士的需求。

  京都的单身公寓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公寓,另一种是公寓大楼。这些公寓通常面积不大,但是设计非常精致,可以满足单身人士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寓内通常都有小型厨房和浴室,配备了基本的厨具、餐具和卫浴设施,可以方便地进行简单的烹饪和洗漱。公寓里还会配备基本的家电设备,如电视、洗衣机和冰箱等。

  除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外,一些单身公寓还会提供额外的服务,例如共用空间和洗衣房等。共用空间通常设有大厅、休息区和厨房等,可以方便单身人士与邻居互动和交流。而洗衣房则提供自助式洗衣设施,可以为单身人士节省时间和金钱。

  以京都为例,单身公寓通常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车站和商业区,方便单身人士的出行和购物。公寓周边通常也有各种餐厅、咖啡店和便利店等。

  这里的商家们更是敏锐地洞察到了单身人士的需求,积极提供各种贴心的服务和产品。

  文/京都大学艾丽学姐(现居日本)

  对话美国青年

  从真实人生案例中找到晚婚原因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美国年轻人推迟结婚的趋势非常明显。自1980年以来,美国年轻人的初婚年龄同样一直在上升。198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3.35岁,到了2020年初婚年龄攀升至29岁。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采访了一些美国当地的朋友(年龄在20-40岁之间),试图从他们的角度探究美国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和看法,找到他们晚婚背后的原因。

  受访者1:Rachel

  年龄24岁 未婚 交往中

  Rachel目前正在读研,有一个交往了4个月的男朋友。当我问她是否有想过会在近几年结婚时,她一脸恐慌地摇摇头说: 我觉得肯定不会。我接着问为什么当下的美国年轻人都不愿意早结婚,甚至有些年轻人排斥结婚,她回答道:“这个现象是对个人主义的回应。”

  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成长。二十多岁应该是去探索世界、体验生活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在学业、旅行、事业等方面获得经验和成就,而不是早早结婚、生子。

  “那你的父母会在结婚这件事上给你压力吗?”我好奇地问道。

  “完全不会。他们鼓励我要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我的幸福应该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他们告诉我不要将就。”她继续说道,“等到哪一天我确定自己遇到了对的人,最终还是会结婚,也许是5年后、10年后,甚至15年后。”

  受访者2:Monica

  年龄34岁

  目前和男友共育4个孩子

  Monica和男友已经交往了10年,在过去的几年里她马不停蹄地在生孩子,几乎是一年一个的频率。我对他们到现在还不结婚这个选择深感好奇。

  她浅思了一下,答道:“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我们现在的同居状态就只是缺少了一场婚礼仪式而已。”

  “你觉得这些形式不重要是吗?”我继续追问。

  “我觉得赚钱比较实际,哈哈哈。”她打趣说,“因为四个孩子的开销真的很大,我们在有孩子前没有存钱和理财的意识,现在我不得不重新开始读一个护士课程,投资自己,希望之后能成为一名护士(美国护士的工资非常高)。但要兼顾家庭和学业,真的很辛苦。”从她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在美国,传统婚姻观念正在逐渐演变。在经济方面,年轻人通常需要负担高昂的教育贷款,加上近几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厉害,房租和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这些可能使得他们难以承担结婚和组建家庭的经济负担。许多年轻人希望在事业稳定后再考虑结婚,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经济资源。

  受访者3:Erica

  年龄28 单身

  Erica是名韩裔,她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独立、上进且自信的女孩儿。当被问道对婚姻的看法时,她脱口而出:“我是不婚主义。”

  “真的吗?你怎么知道你不会遇到一个你想共度一生的人呢?”我被她想单身一辈子的想法着实惊讶到了。她看着我惊讶的表情,笑着解释道:“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方式认识新人和扩展社交圈子,选择伴侣的方式和渠道也很丰富,我们会不断遇到更有趣、更迷人的人。”我从她的描述中,隐约感受到她是一个有些恐惧承诺的人。

  美国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正在改变,不可否认,随着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科技的普及,大家确实有更多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对象和伴侣。选择多了,他们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来权衡自己的选择,并做出一个慎重的、终身的决定。

  受访者4:Anthony

  年龄30 已婚

  Anthony是我采访的这么多朋友中唯一的一位已婚男性。他和我一样,已经结婚4年了。我问他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在26岁就结婚,他说:“因为我爱我的另一半,我想和她共度余生。”他无疑给出了电影对白般的经典回答。“所以你觉得两个人只要相爱,就应该结婚?”我继续问道。“那不一定。每个人的选择不同。选择结婚意味着你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结婚不是爱情的最终结果,而是延续。想要拥有一段成功的婚姻,夫妻双方必须每天都得付出努力,就像人们锻炼身体或养成其他健康的习惯一样。如果你认为结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那最后很可能就是离婚收场,在美国离婚的代价可是非常高的。”

  同样已婚的我对他的观点很有共鸣。老一辈可能将结婚视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到年龄了,做就得了。但事实上,婚后夫妻双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努力,要比婚前多得多。

  从和这些美国朋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年轻人不再受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在某种程度上,对家庭的渴望也变小了。相反,他们更注重自身的发展,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优先考虑教育、工作、个人体验、经济积累等等。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发展经济压力等因素,都直接导致当下美国年轻人不想早婚的社会现象。

  文/文静(现居美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社牛”老人活得更久 独居男性死亡风险比独居女性高

      ■ “社牛”的人,总体会比孤僻的人更长寿——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两篇论文,论证了这一观点。  ■ 2023年3月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森、王自琼团队在权威期刊《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Community Health)发表的论文揭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中国老年人的总生存期延长相...

    时间:03-18
  • 独居女孩一夜连买三次酒送单的小哥敏锐报警

      “喂,瓜沥派出所吗?有个女孩子订了三单外卖,全是酒。我越想越不对劲,你们快来看看!”  3月6日凌晨2点30分,杭州萧山瓜沥派出所接到一个外卖小哥的报警电话。值班民警李博升火速带队出警。  现场,外卖小哥正焦急地等在公寓楼下,一见到民警就说:“我看那位顾客情绪不好,就给她发消息,想安慰她一下。她刚...

    时间:03-15
  • 独居老人家中着火 走访民警紧急处置化险为夷

      中新网徐州2月9日电 (朱志庚 邵子卿)“幸亏你们及时发现并把火扑灭,要不然我一个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2月8日,江苏徐州云龙区建国小区居民余奶奶握住社区民警张琳琳的手激动地说。  8日上午,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新生派出所副所长于力、社区民警张琳琳在建国小区开展入户走访时,发现20号楼一...

    时间:02-09
  • 哺乳动物社会组织与寿命有何关联?研究发现群居普遍比独居寿命长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与寿命之间有何关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周旭明、李明研究员团队领导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可能普遍比独居哺乳动物活得更久。  这项研究结果基于对包括川金丝猴、裸鼹...

    时间:02-01
  • 为独居老人安装监控 隔“屏”陪伴成代际交流新方式

      为独居老人安装监控 年轻人将镜头对准爷爷奶奶  隔“屏”陪伴成代际交流新方式   日本导演竹内亮曾在中国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其中有一幕这样的画面:在川藏线上,一名长途司机在休息的时候,打开了手机里的监控,安静地看着屏幕里家人的一举一动。家人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

    时间:01-20
  • 为独居老人安装监控 隔“屏”陪伴成代际交流新方式

      为独居老人安装监控 年轻人将镜头对准爷爷奶奶  隔“屏”陪伴成代际交流新方式   日本导演竹内亮曾在中国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其中有一幕这样的画面:在川藏线上,一名长途司机在休息的时候,打开了手机里的监控,安静地看着屏幕里家人的一举一动。家人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  监控摄像,作为参与人们日...

    时间:01-20
  • 让独居特困老人病有所医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作林)1月7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典当行业协会会长杨志伟提出了关心关爱独居特困老人的建议。他建议,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济制度,为保护独居特困老人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保障独居特困老人的生活,让...

    时间:01-09
  • 双重考验下的独居老人

      2022年12月11日,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八旬老人陈华发起了低烧,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后烧至39℃多。  女儿远在国外,陈华和老伴儿相依为命。远在广州的侄女最终通过热心的网友,给陈华紧急送去了退烧药。三天后,陈华有惊无险地退烧了,只是肌肉还有些酸痛,嗓子有些发干。  香港特区政府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

    时间:01-03
  • 对高龄独居老人的特别守护

      目前各街道社区把照护高龄独居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时间排查统计高龄独居老人的情况,想方设法把响应时间不断提前,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老人身体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科学处置。  精确关照 及时救助  周老爷子97岁高龄,住在蓟门里小区东区8号楼,子女远在他乡。12月24日一早,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蓟门里社区党委书记金...

    时间:12-30
  • 独居老人生病不怕没人管

      疫情期间,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办事处辖区的300多位独居老人急需关照。由楼门长、老党员、志愿者和社工组成的探访员,每天“一对一”询问和探访,询问老人的健康情况,帮助有需求的老人联系医生或送医院救治。  复兴路32号院居委会的刘畅,每天最牵挂的就是社区30多名独居老人的健康情况。19日,刘畅在独居老人的微信群中发现,统建楼...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