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早发现,早确诊,是肺癌治疗的关键!

2023-03-16 16:10:58

来源:新民晚报

  作为长期高居恶性肿瘤排行榜的肺癌,一直是患者与医者亟需携手攻克的难关。为此,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呼吸科专家卓安山呼吁广大患者:早发现,早确诊,是肺癌治疗的关键!

  引起肺癌的危险因素

  肺癌,其病因非常复杂,医学界至今尚无定论。卓安山主任表示,根据大量研究发现,肺癌的发生与几大因素密切相关。

  吸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引起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调查发现,我国大约有3.2亿左右的烟民,另有7.4亿人遭受二手烟的暴露,所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研究显示,在肺癌患者中,约70%-80%是重度吸烟者。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大约高出10~20倍,且与吸烟者的初始年纪也有密切关系,初始吸烟的年纪越小,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罹患肺癌的概率也就越高。究其原因,可能与烟草中所含的某些成分有关,烟草中存在约7000多种化学物质,目前已经明确的致癌物质约有69种,尤其是尼古丁、苯并芘、烟碱、亚硝胺和砷等物质,大幅增加了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概率。

  空气污染,包括室外大环境空气污染和室内小环境污染。根据有关部门分析表明,空气中存在着某些致癌物质,像苯并芘、氧化二砷、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主要来自城市中工业燃料不完全燃烧及大量机动车排出的废气,长期吸入可诱发肺癌。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空气中的这些物质明显高于农村,因此城市肺癌的发病率也更高。女性肺癌的发病可能与室内小环境空气污染有关系,如厨房小环境中产生的煤焦油、煤烟,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均是不可忽视的致癌因素。

  长期从事于某些职业的劳动环境中,有可能导致或者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已经明确的物质,诸如石棉、砷、铬、镍、铍、煤焦油、介子气、三氯甲醚等,这些物质促使肺癌的发生率增加10~30倍,且其患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20年或更久。

  目前很多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与肺癌的关系密切。有报告指出,在几代人中,有数十名家庭人员中连续发生癌症。因此有人推测肺癌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血缘遗传性。

  卓安山主任解释道:“如今,医疗的进步让我们认识到,肺癌可能是一种由外因影响内因而出现的疾病。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外因)诱发机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和不可逆的基因突变(内因),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发育失控而引发肺癌。”

  如何早期发现肺癌

  卓安山主任强调:肺癌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预后和生存率。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肺癌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待发现时,约80%的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5年生存率也普遍较低,不足15%。

  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卓主任给出了专业指导:

  一、应关注早期可能出现的典型症状。①咳嗽:是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刺激性的干咳,且多为持续性的,如合并感染的时候可以有咳痰;②痰中带血或咯血,多见于中央型肺癌,由于癌组织血管丰富,容易发生缺血坏死,所以出现痰中带血或间断的血痰;③气短或喘鸣,当肿瘤向支气管内生长,阻塞气道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表现;④胸闷、胸痛:少数患者可以胸闷为首发症状,当肿瘤侵犯胸膜时,可出现胸部的隐痛;⑤发热:肺癌早期可出现发热,体温多不规则,通常在37℃~38℃左右,少数可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所致,也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引起的吸收热,通常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二、建议年龄超过4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体检时做胸部CT,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途径,一旦确诊,及早治疗。

  肺癌与哪些疾病容易混淆

  卓主任特别提到了4种容易与肺癌混淆的疾病,以免造成误诊。

  首先是肺炎,一般肺炎起病急,病程短,抗炎治疗两周后病灶基本就能吸收消散了,如果抗炎治疗二周效果不好,肺部阴影不吸收,或吸收缓慢,又或者同一个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时,应警惕肺癌的可能性;其次是肺结核,多见于年轻人群,常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且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的尖后段,或者下叶的背段,另外,肺结核病灶边缘比较整齐清楚,密度比较高,会有钙化灶的可能,对抗结核治疗有效,而肺癌的病灶,通常边缘不规则,有分叶,有毛刺,有切迹,有时可见胸膜牵拉症等;还有,肺部的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病灶边缘比较光滑整齐,动态观察,短时间肺部影子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最后,是结核性胸膜炎,当肺癌病人出现胸水时,应注意与结核性胸膜炎相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年轻人,通常有结核的中毒症状,胸水多呈淡黄色,胸水的进展比较缓慢,胸水中可找到结核杆菌,肺癌胸水多见于老年人,无结核中毒症状,胸水大多呈血性,胸水进展比较快,有时胸水里也可发现癌细胞。(文/孙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应对老龄化社会就医需求 青海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示范点”

      中新网西宁3月16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新网记者16日从青海省卫生健康部门获悉,该省创建、评定一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示范点”,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就医需求。  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化速度过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化...

    时间:03-16
  • 上海将完善母婴安全救治体系 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卫健委16日披露,2022年,上海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9.1%和93.0%,上海增设17家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断网络单位,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听力、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均达98.5%以上。去年,上海还为2.5万多名儿童提供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  上海市妇幼健康工作会议16...

    时间:03-16
  • 上海率先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实训基地 探索“专业培训+社会参与”模式

      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病媒生物防制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工作,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城市治理方方面面。  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训基地1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揭牌。该实训基地由上海市爱卫办牵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致力创新...

    时间:03-16
  • 持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天津海河游船3月17日起试运营

      中新网天津3月16日电 (张少宣 王在御)记者16日从天津旅游集团获悉,海河游船将于3月17日起试运营。  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不断激发天津市商业活力,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以海河为轴心的国际级商业中心,塑造亲水休闲度假的“津品”消费名片。今年,海河游船加快开拓创新,丰富游船特色产品,将相继推出餐饮、新式夜航清吧等众多...

    时间:03-16
  • 被忽视的低血糖

      如今,信息科技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了糖尿病与高血糖的危害,故此,很多人认为血糖越低越好,更有甚者追求血糖低值。其实,相对于“温水煮青蛙”式伤害的高血糖,“洪水猛兽”般进击的低血糖才更值得警惕。  解读低血糖  葡萄糖是我们身体的能量和营养来源,偏低会限制我们身体的功能保持正常状态。当我们吃含有高葡萄糖水平...

    时间:03-16
  • 果蔬干是健康零食吗?

      本报记者 李建  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做成的果蔬干零食口感酥脆,不少商家宣称它们“更营养更健康”,所以成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解馋“零嘴儿”。那么,果蔬干是一种健康零食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果蔬零食不一定健康,更不能代替新鲜果蔬。特别是采用低温油浴法进行脱水的...

    时间:03-16
  • 碰到传说中的“米猪肉”千万别买

      熊铮 本报记者 朱海  近日,网上一则视频引发不少消费者关注。视频中的男子将购买的五花肉烧熟后,发现脂肪层有不少小小的豆状颗粒。那么,这些豆状颗粒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传说中的“米猪肉”?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就此发布消费提示。  “米猪肉”又称“豆猪肉”“痘猪肉”,这种猪肉中含有一种囊虫寄生虫幼虫,学名为猪肉绦虫囊...

    时间:03-16
  •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病

      本报记者 徐文智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要谨防虚假夸大宣传行为,更不能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  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家对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保健食品应依法取得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保健食...

    时间:03-16
  • 食用“生腌”“鱼生”食品需谨慎

      本报记者 张文章  喝白酒配“生腌”,蘸芥末吃“鱼生”。时下一些美食视频会推荐这些生食水产品的制作和吃食方法。然而,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因制作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为此,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生食水产品存安全风险,食用需谨慎。  “生腌”是将活蹦乱跳的龙虾、虾...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