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食用“生腌”“鱼生”食品需谨慎

2023-03-16 16:00:2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张文章

  喝白酒配“生腌”,蘸芥末吃“鱼生”。时下一些美食视频会推荐这些生食水产品的制作和吃食方法。然而,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因制作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为此,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生食水产品存安全风险,食用需谨慎。

  “生腌”是将活蹦乱跳的龙虾、虾蛄、膏蟹等海鲜用高度白酒腌制后,配上香菜、小米辣、蒜末等调成的蘸料,冷藏一段时间后直接生食,这样的生腌水产品因爽滑鲜甜的口感,备受推崇。“鱼生”大多是选用生的淡水鱼(乌鳢、青竹鱼等)片成片,搭配油盐酱油等调料以及各种配料小菜,拌匀之后直接食用。

  但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制作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据了解,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可能引发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风险。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可污染的海产品种类较广,如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如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等。我国华东地区沿海水中的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47.5%—66.5%。加工海鲜的案板上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高达87.9%。而最常见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品是贝类,如牡蛎、蛤蜊、扇贝等。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低烧等。甲型肝炎病毒易富集在毛蚶、牡蛎等水产品上,进食了生的或半生的被污染水产品则可能感染甲肝病毒。另外,淡水活鱼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生吃含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肉易患肝吸虫病,某地视“鱼生”为美食,也是肝吸虫的重灾区。

  许多群众会在食用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过程,会使用酒、糖、盐、芥末、大蒜做配料,以为可以杀菌消毒。事实上,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的时候喝高度酒、蘸芥末、吃大蒜、多加糖、高盐等办法进行杀菌,这些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杀灭部分的微生物,但远未达到能杀菌消毒水平,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福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食用海鲜前务必烧熟煮透,不生吃海产品;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污染蔬菜、碗碟等,加工过程中,生熟、荤素的砧板、刀具、餐具等都要分开使用;各种食品,尤其水产品及熟食,应在4℃及以下的冰箱内密封贮藏。生熟食品应分开保存,防止交叉污染;餐饮单位一定要加强冷菜间的管理,以防交叉污染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就诊记录、化验报告、剩余食品、呕吐物等相关证据,避免因错过最佳调查时机,导致食物中毒无法确诊和维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苏沛县鹿楼食用菌种植扩量提质激发乡村振兴新“蘑力”

      中新网徐州2月24日电 题:江苏沛县鹿楼食用菌种植扩量提质激发乡村振兴新“蘑力”  中新网记者 朱志庚  春耕季节,位于大沙河畔的江苏沛县鹿楼镇到处呈现农事繁忙的景象。2月23日,在鹿楼镇羊肚菌种研发“土专家”李加祥的种植基地,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徐州市蔬菜研究所的5位专家现场测产,这里的羊肚...

    时间:02-24
  • 乡村振兴丨春早弄菇正当时——“中国食用菌之都”春菇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福州2月21日电题:春早弄菇正当时——“中国食用菌之都”春菇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昊泽  雨水到,菌菇笑,喜湿喜温的菌菇最能体会春天的湿润与暖意。位于闽东山区的古田县拥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名,春回大地,当地食用菌种植、生产正迎来今年第一个旺季...

    时间:02-22
  •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 院士强调要端牢“蘑菇饭碗”

      中新网长春2月19日电(李丹)第一届菌物科学与工程国际大会19日在吉林长春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菌物学家李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蘑菇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继续推动食用菌价值研究向前发展。  此次会议由吉林农业大学、国际药用菌学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外行...

    时间:02-19
  • 起底造假“土蜂蜜”:白糖、香精和明矾熬制 每斤成本仅几元,长期食用或损生殖系统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路边,一些所谓的“养蜂人”打着“纯天然蜂蜜”或“土蜂蜜”的招牌公开叫卖,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这些所谓的“纯天然蜂蜜”都是真的吗?未必!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东区市场监管部门在警方协助下,查获一个外地流窜至攀枝花的假蜂蜜生产窝点,查获假“土蜂蜜”100余公斤。而作假方法十分简单:白糖、玉米粉、食...

    时间:02-08
  • 食用色素可能与肠道炎症相关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自然·通讯》杂志近日的一项健康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常见食用色素诱惑红会使小鼠出现轻微肠道炎症,并会增加炎症性肠病实验模型对炎症的易感性。研究结果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许多食品和饮料含有能提升保质期、口感、色泽和外观的添加剂。一些食品添加剂已被证明...

    时间:12-27
  • 俄完成新冠可食用疫苗临床前研究

      【创新连线·俄罗斯】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实验医学研究所分子微生物学系和病原微生物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负责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在第三届国际抗击新冠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病科学与实践会议上称,该研究所已经完成了针对新冠病毒的可食用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明年年初计划将相应文件送交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以获得开展临床研...

    时间:12-27
  • 国际最新研究:长期食用色素“诱惑红”或致小鼠肠道炎症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健康研究论文显示,长期摄入常见食用色素“诱惑红”(...

    时间:12-21
  • 腌腊肉选购、食用有门道

      本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寒冷的冬季,是“腊肉飘香”的时节。腌腊肉因其肉质细致、滋味咸鲜可口、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2月5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腌腊肉制品消...

    时间:12-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