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高考选理科人数下降 提升科学素养要从现在做起

2023-03-10 10:49:03

来源:羊城晚报

  □孙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一直关注我国理科的教育。如何缩小理科教育差距,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教育质量,同样是他今年两会关注的话题。

  倪闽景在今年提交的《关于系统提升青少年科创教育质量的提案》中指出,近些年,高中学生选学物理、化学、生物的人数明显减少,当下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已遭遇瓶颈。为此,他在提案中呼吁: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通过高校招生专业限定性要求,提高高中选学物理和化学的学生比例;同时,建议组建科学家志愿者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争取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科学家。

  过去,高考生只能选择文科(史地政)或者理科(理化生)。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后,学生被赋予了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这一举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给了孩子们更大的空间,但随之也带来了新问题——不少学生规避物理、化学之类的科目,选择偏文科目。

  为什么孩子们不愿意选物理化学呢?新高考后,数学不分文理,从而使数学在教学难度方面有一定的下降。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石,数学水平的下降,使得本来就不容易的物理更让孩子们头疼。另外,在考试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如果是文科,碰到不会的题目概率比较低,就算不太会,写得满一些总是能拿到一些分数。然而,物理这类科目,如果碰到不会的题目,很可能一分都拿不到。这就导致理科的收益虽大,但风险也高。当然,这并不是贬低文科,文科想要学到极高的水平,绝不会比理工科简单,甚至会更难,但在高考的语境下,文科确实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当然,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和学生的非理性选择,也是导致理化选考下降的部分原因。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近日“文科生转码或成趋势”上了热搜。看来,当面临就业这道难关时,该学的理科还是要学。高考的选科,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决定未来的职业选择,但是,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我们依旧有许多工作可以开展——

  首先,可以改进课程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受自然科学之美,知道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尤其强调数学和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其次,可以探索一些更加科学合理的赋分方式,使物理、化学的成绩表现更好地反映在最终得分和录取上。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物理+化学的选考招生专业,给予学生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科学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但无论如何,提升孩子们科学思维,发掘理工科的好苗子,是我们要马上行动的事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 科教携手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3月6日发布消息说,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中科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当天下午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怀柔园区举行北京首期研修班开班活动,50名初中理科教师走进科研园区,开启一场为期5天的研修之旅。  ...

    时间:03-06
  • 李克强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  李克强说,科技创新和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的重要支撑,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的皇冠。要尊重科学规律,强化基础科学研究,扎扎实实把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打牢。支持科研人员秉持十年磨一剑...

    时间:02-26
  • 我国数学界三大奖在武汉揭晓

    原标题:我国数学界三大奖在武汉揭晓2月19日,中国数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开幕。中国数学界三大奖评选结果揭晓。徐宗本获第十六届中国数学会华罗庚数学奖。陈兵龙、刘若川获第十九届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杜凯、王志强、朱超娜、朱锦天获第十六届中国数学会钟家庆数学奖。本次会议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武汉理工...

    时间:02-20
  • 中国数学会三大数学奖在武汉揭晓

      中新网武汉2月19日电 (马芙蓉 刘扬 谢小琴)中国数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19日在武汉召开,会上揭晓中国数学会第十六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九届陈省身数学奖、第十六届钟家庆数学奖获奖者名单。  “华罗庚数学奖”旨在奖励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学术成就的数学家。第十六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为西安交通...

    时间:02-19
  • 拥有强大的数学学科,基础研究才能快速发展

    原标题:拥有强大的数学学科,基础研究才能快速发展“当前, 随着国际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关键技术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基础研究实力不够强。”2月12日,在“遇见数学 预见未来”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上,江松院士直言,数学是基础研究的基础,拥有强大的数学学科,才能有力地支持和支撑基础研究的快...

    时间:02-13
  • 专家学者齐聚广东东莞探索数学及相关领域新方向

      中新网东莞2月12日电 (李映民 李获)“遇见数学 预见未来”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12日在广东东莞举行。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国内知名企业、高校数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报告、研讨会等形式,交流最新数学成果和数学技术,促进数学及相关领域新方向探索。  此次论坛由大湾区大学(筹)与松...

    时间:02-12
  • 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数学——专访香港数学家莫毅明

      中新社香港1月31日电 题: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数学——专访香港数学家莫毅明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有段时间,香港数学家莫毅明很着迷《楚辞》,也对唐宋时期的文学产生兴趣,因为他从中看到一些由时代缝隙里繁衍出的浪漫主义,于是他也开始学习写诗,“我是要学习那个时代的人怎样表达自己,在精神...

    时间:01-31
  • 东西问丨莫毅明: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借助国际交流飞速提升?

      中新社香港1月30日电 题: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师夷长技飞速提升?  ——专访香港数学家莫毅明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1980年,莫毅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期间,遇到了首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一边汲取新知识用于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一边将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介绍回国。莫毅明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推动国家...

    时间:01-30
  • 东西问丨莫毅明: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借助国际交流飞速提升?

      中新社香港1月30日电 题: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师夷长技飞速提升?  ——专访香港数学家莫毅明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1980年,莫毅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期间,遇到了首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一边汲取新知识用于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一边将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介绍回国。莫毅明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推动国家...

    时间:01-30
  • 拍视频、玩游戏、做数学题……95后开的养老院很“年轻”!

      在河南许昌,有一位97年出生的小伙,带领一众年轻人办起了养老院。在那里,年轻的心照亮了夕阳的余晖。  这个春节,河南许昌这家养老院的老人们是这样度过的。满满当当、热热闹闹的一天,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缩影。  上老年课堂,做不出数学题,养老院的日常被90后院长樊金林用镜头记录下来,发布在社交平台,爷爷奶奶们的晚年生活吸引了...

    时间:01-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