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多地旅行商春游甘肃天水:伏羲始祖地亦有“南方气质”

2023-03-03 18:5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3月3日电 (闫姣 李亚龙)从“游天水·知天下”到“千山万水·就爱天水”,甘肃天水市文旅资源有何“底气”,能赛过天下山水让游客“沉迷”,对这里情有独钟?

  天水最拿得出手的是“文化牌”:被誉“羲皇故里”,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拥有8000多年文明史、3000多年文字记载史、2700多年建城史;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甘肃天水市伏羲庙内,参祭者双手持香,祭拜人文始祖伏羲。 李亚龙 摄

  除了最受全球瞩目的公祭伏羲,天水每年还有传统的春祭、秋祭,以及常规祭祀。2日,中新网记者跟随“我和四季有个约会”文旅系列推广活动——“车窗外的春天”主题活动走进天水伏羲庙时看到,在祭祀现场,人们鸣钟声鼓、上香行礼,庄严肃穆。

  在伏羲庙景区,游客可以体验寻根祭祖、蜜月祈福、学生研学、国潮汉服四大类特色文化体验项目,沉浸式感受伏羲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购买三大类160多种文创产品。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宇晶说,天水坐拥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和石窟文化等“五大文化”,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名录,有明代建筑伏羲庙和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

  张宇晶称,作为旅游大市,天水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32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5.3亿元,文旅综合效应持续放大。今年,还将聚焦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等,进一步盘活旅游资源,打响“千山万水·就爱天水”文旅品牌。

  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天水古城,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区域内有众多的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夜幕之下的古城,阡陌纵横的幽幽古巷、星罗棋布的明清古民居庭院、琳琅满目的千年手工艺绝活令人目不暇接,颇具特色的美食香飘四溢,刺激人们的味蕾。

  “天水很神奇,我已经有点沉迷。”在天水体验过后,有参观者如是感叹。

  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试验区,是天水接下来的文旅发展“风向标”之一,也是当地“底气”之一。天水自然环境宜人,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被葱郁林木环绕其中的天水乡村,近年来在当地官方打造下,逐渐有了徽派建筑的雏形,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空气宜人,颇有“南方气质”。

  秦州区平南镇苏湾村民俗庄园,集吃、购、游、赏于一体。由当地收藏爱好者建设的苏湾博物馆,集纳了多件原大原样的徽派老物件,吸引周边游客打卡参观。在“小鹿花园”,几千平方米的多肉植物暖棚,上千品种、近一万盆多肉植物整齐排列,可观赏、可购买。坐落在庄园一隅的乡村戏台,为村民搭建起茶前饭后的娱乐场所,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

  重庆山水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岩,参观完天水各个景区后不禁感叹“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他建议,相较于重庆,天水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农特产品、非遗,要抓住这些差异化的东西打造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形成当地独特在地性的核心吸引力。

图为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苏湾村民俗庄园内的“围炉煮茶”网红打卡点。(资料图) 李亚龙 摄

  上述活动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天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邀请来自宁夏、陕西、重庆以及甘肃的旅行商代表考察参观,旨在全方位强化资源整合、产品研发、线路联通、客源互送和市场共拓,培育旅游消费新亮点,推动该省旅游经济持续“稳开高走、持续回暖”。

  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万学科表示,通过身临其境考察踩线,能强烈地感受到,天水正开足马力打好文旅复苏“翻身仗”,跑出文旅复苏“加速度”,文旅产业呈现出多业态联动、多要素聚合、多层次推进的态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干扰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 游戏代练平台被叫停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李姝徵 曹赟娴)游戏代练平台绕过“防沉迷”机制,鼓励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参与商业代练,让未成年人绕过层层监督实现了“游戏自由”。  记者2日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浦东法院)获悉,近日,浦东法院对这起破坏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组织商业代练行为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判决。  腾讯成都...

    时间:03-02
  •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原标题: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

    时间:02-28
  •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导致体质下滑等问题

      武汉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游戏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

    时间:02-28
  •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导致体质下滑等问题

      武汉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游戏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

    时间:02-28
  • 孙春兰强调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更好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7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调研中医药工作,了解中医药参与新冠疫情防治、中医重大疾病诊疗、特色技术推广、中药创新应用等情况,与医务人员深入交流,充分肯定医院坚持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

    时间:02-27
  • 从培养网络素养入手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原标题:从培养网络素养入手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2月13日,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分论坛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围绕论坛主旨展开讨论,助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工作迈上新台阶。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

    时间:02-24
  • 杭州如何打好经济翻身仗?政协委员建言“数实”双发力

      中新网杭州2月19日电(奚金燕)进入2023年,“拼经济”成为各地的关键词。作为数字经济排头兵,杭州如何打好全年经济翻身仗?  18日,在杭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强信心、促发展,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联组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认为,在稳经济顶风爬坡的关口,杭州要厚植数字经济优势,深耕实体经济底蕴,推动两...

    时间:02-19
  • (两会声音)救出“网络沉迷”中的孩子:李秀香代表的承诺与履职路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黄钰钦)十三届全国人大共有代表近3000名,在过去五年中,他们一直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和使命,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就是其中一员。  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李秀香接到过一个特别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学生家长。由于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在电话中...

    时间:02-16
  • 防范“短视频沉迷” 要给未成年人更多选择

      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以及智能上网设备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日益凸显。此前,多家媒体报道过中小学学生刷短视频上瘾、令家长大为头疼的情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65.6%的受调查未成年人观看过短视频。《中国...

    时间:02-09
  • 防范“短视频沉迷” 要给未成年人更多选择

      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以及智能上网设备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日益凸显。此前,多家媒体报道过中小学学生刷短视频上瘾、令家长大为头疼的情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65.6%的受调查未成年人观看过短视频。《中国...

    时间:02-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