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广东医院研发慢性鼻窦炎“AI医生” 惠及基层诊断

2023-02-20 21:26: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 (蔡敏婕 甄晓洲)慢性鼻窦炎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性疾病之一,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8%,其中,有20%的患者会患上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简称:鼻息肉)。为了让鼻息肉分型和治疗更高效精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日发布消息称,该院研发了首个针对慢性鼻窦炎的人工智能病理诊断系统,可以精确判断疾病分型。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杨钦泰介绍,目前该系统的“全片平台版”版本已通过临床测试达到高年资病理科医师水平,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多家具有5G网络系统的三甲医院测试使用,后续在病理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算法团队保障下持续优化,预计很快便能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需要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目前疗效不满意,术后复发率高,究其原因是鼻息肉存在不同的亚型,不同亚型的鼻息肉治疗方式和预后差异巨大。

  因此,对鼻息肉进行精准的分类并进行个体化治疗是突破当前鼻息肉疗效瓶颈的主要思路之一,但目前临床上病理分型难于开展。一方面,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诊断方式,是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鼻息肉玻片的10个视野并计算其中的炎症细胞数量,工作量巨大、准确度不高,而且不可能实现全片计算。另一方面,病理科医生尤其是基层病理科医生缺乏,不同医生之间的结算结果可能差异巨大,无法实现同质化诊断。

  杨钦泰说,临床上亟待一种能够准确快速进行病理分型的新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全球共享的云平台,所以人工智能技术是最佳选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等多家医院和研究院,开发和迭代(细胞层面、分子层面/全片、单视野)了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病理诊断系统,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了“全片平台版”和“单视野家庭版”的AI医生,并搭建了云平台。

  其中,“全片平台版”AI医生(基于全片的鼻息肉人工智能病理诊断系统)在3年内被研发出不同的版本,分别从单种炎症细胞层面、复合炎症细胞层面和分子层面进行迭代,实现鼻息肉病理类型的精准分型,与此同时利用5G技术,1-2G大小的大容量数字病理图片能“分钟级”上传,在云平台上实现快速、准确、全面的慢性鼻窦炎亚型诊断。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免疫学顶级杂志《JACI》、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并获批三项发明专利。

  与此同时,针对基层地区5G网络覆盖不全等问题,中山三院还开发了针对基层医院的“单视野家庭版”鼻息肉智能显微镜判读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不受全片数字扫描仪和5G网络的限制,对设备要求低,只要在本地的显微镜系统上安装好,就能在数秒内快速、高效辅助慢性鼻窦炎炎症的分型。

  目前,这个“单视野家庭版”系统已经研发测试完毕,AI医生“Sandy”可对慢性鼻窦炎常见炎症细胞进行准确识别,已经生成了首份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病理诊断报告。以高年资病理科医生为标准,其准确性已经超过90%,有助于慢性鼻窦炎内在型精准诊断和后续个体化用药治疗指导。

  “好的治疗要靠好的检查和诊断。以前,基层医生要靠经验累积;如今,这一步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完成。”中山三院党委书记吴京洪介绍,在肝病、脑病、超声诊断等领域,该院开发了不同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对基层医院进行多方位的支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ChatGPT能代替医生看病吗

    ChatGPT  能代替医生看病吗  我们给它做了套中国执业医师考试真题  猜猜它考了多少分  最近,ChatGPT的横空出世,也引发医疗界人士广泛思考——人工智能将对医疗领域带来多大的冲击,未来医生会失业吗?  浙大儿院NICU副主任马晓路发朋友圈称:以前吧,觉得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都是那些单调机械重复的体力活。但看到人工智能写...

    时间:02-20
  • 分级诊疗落地难如何解:从慢病切入,完善医生激励机制

      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分级诊疗制度是否正在变得更加扎实?  “此轮疫情极大地提升了基层首诊率,分级诊疗制度也得以进一步完善。”微医集团三医联动医保中心负责人席振录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此前,老百姓对于到基层医院首诊意愿不强,原因包括医院药品供应不足、诊断方式过于简单等,“由于受到财政补助、药品零差率等多方面...

    时间:02-20
  • 中国援非女医生:收获信任和尊敬 感到无比幸福

      中新网南昌2月18日电 题:中国援非女医生:收获信任和尊敬 感到无比幸福  作者 吴鹏泉 徐梦文 刘力鑫  “突尼斯民众对中国医生十分信任和尊敬,在市场采购时,他们会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向我们这群中国医生打招呼。”尽管执行完援外医疗任务已有数年之久,余腊梅对援非期间的工作生活仍记忆犹新。江西省...

    时间:02-18
  • 中国援非女医生:收获信任和尊敬 感到无比幸福

      中新网南昌2月18日电 题:中国援非女医生:收获信任和尊敬 感到无比幸福  作者 吴鹏泉 徐梦文 刘力鑫  “突尼斯民众对中国医生十分信任和尊敬,在市场采购时,他们会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向我们这群中国医生打招呼。”尽管执行完援外医疗任务已有数年之久,余腊梅对援非期间的工作生活仍记忆犹新。江西省...

    时间:02-18
  • 两条两毫米血管对接缝合11针 湖南医生解除“烟雾病”威胁

      中新网长沙2月17日电 (饶曼娜 杨文)“烟雾病”听上去好像与烟尘或雾霾有关,实际上却是大脑血管造影异常,像一团“烟雾”而得名,“烟雾病”可导致反复的脑出血或脑梗死,轻则使患者记忆减退、行动迟缓等,重则导致意识丧失、偏瘫致命等,是导致青年和儿童脑卒中的危险“杀手”。  像“心脏搭桥”一样,“脑血管搭桥”手术是治疗“...

    时间:02-17
  • 运用5G超远程机器人 浙江医生“横跨万里”操刀新疆手术

      中新网杭州2月16日电(张煜欢)16日,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在电信5G网络的加持下,普外科主任医师梁霄通过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操作台,向万里之遥的浙大邵逸夫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的手...

    时间:02-16
  • 2370多人次澳门医生参与专业性持续培训

    人民网澳门2月14日电 (记者富子梅)澳门医学专科学院2018年成立至今,不断推动和加强澳门医生的医学教育和专科培训、开办专业性的持续培训班课程,共有2370多人次参与培训,组建12所分科学院及37个专科学部,共发出736个专科院士资格,涉及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694名专科医生,有力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这是澳门卫生局局长罗奕龙...

    时间:02-15
  • ChatGPT取代医生?目标:辅助而非代替

      本报记者 侍佳妮  人工智能系统ChatGPT大火,不少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开始担心失业,这把火也烧到了医疗领域。据报道,ChatGPT在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取得合格或接近合格的成绩。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彭沪就一些常见症状问询了ChatGPT,他认为ChatGPT给出的指导性意见和诊断比较准确。那么,人工智能将来会取代...

    时间:02-14
  • 精准定位设备隐患 “体检医生”保障铁路供电安全

      科技日报讯(陈科)近日,笔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供电段(以下简称成都供电段)获悉,今年以来,该段利用6C系统对管内铁路供电设备开展专项检测,及时发现、整治设备安全隐患,确保铁路供电安全畅通。  6C系统是“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的简称,是由6个检测装置和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组...

    时间:02-14
  • 重庆:乍暖还寒 医生呼吁慢病患者须警惕“倒春寒”

      中新网重庆2月13日电 (曾理 陈超)13日,在享受了周末的春日暖阳后,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又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冬日寒意。当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徐智教授提醒,对于呼吸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应警惕“倒春寒”。  徐智教授介绍,天气突然变冷容易引起人体...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