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弹簧螺钉花生米竹签……孩子吞掉的“奇葩”异物在湖南省儿医都能找到

2023-02-15 16:09:55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弹簧、螺钉、口哨、花生米、南瓜子、竹签、发夹、拉链……这200多件看似毫无关联的小物件,它们都曾去错了地方,惊心动魄地卡在了儿童的气管或食道。如今,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三住院楼12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科普室,这些曾经的“凶手”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成为湖南省儿童医院气管食管异物展中的一员,讲述着一个个险象环生的故事,肩负起警示和科普的重任。

  名片解密

  我国每年因为误吞异物或异物卡喉等意外而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近3000名。2003年至今,湖南省儿童医院已经收治呼吸道异物患儿上万例。2009年,湖南省儿童医院首次举办气管食管异物展,将孩子体内取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异物进行展示。十多年里,气管食管异物展已经在医院、学校等地举办了50余次,展品从最初的50多件扩展到现在的200余件。

  实地探访

  各种异物摆到一起就是一个“衣食住行用品展”

  近日,记者探访湖南省儿童医院气管食管异物展,看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的物品被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精心保存,密封在一个个透明的小盒子里,保存时间最长的已有13年。一旦有“任务”,它们便随医护人员走进学校、科技馆、社区……展览结束后又安静地回到医院的这个角落。

  一字排开的小盒子里千奇百怪,无所不有,说是个杂货铺毫不夸张。在这里,花生、瓜子显得极为普通,螺丝钉、金属环、狗尾巴草、鱼钩、发夹、拉链……让人匪夷所思又触目惊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盒子中的一些食物(瓜子、豆子)和植物(苍耳)开始脱水干瘪,弹簧、螺钉也失去了金属光泽、生锈发黑。医生笑称,这么多年来,他们取出的各种异物摆到一起就是一个“衣食住行用品展”。

  取出的异物来自天南地北,每个小盒子上都详细标记了患者的籍贯、年龄、取出物名称和取出部位。吞下这些异物的患儿,年龄最小的是出生仅几个月的宝宝,最大的是12岁儿童。

  通过这些信息,记者“脑补”出许多画面:一节已经变色的鸡骨头,曾卡在5个月大孩子的气管里,这正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年龄;椭圆的磁铁球,是一名5岁小朋友的心爱玩具,孩子好奇地放入嘴里,却滑进气管让人措手不及;一颗换下来的牙齿,标志着孩子的成长,却被11岁的小女孩呛进了气管……

  医生取异物很多时候是跪着完成

  一个透明盒子里,几块散碎的软骨被风干缩小了不少,它藏着一个暖心的故事。2019年1月22日6时20分许,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敬云龙双膝跪地近14分钟,从一名1岁5个月大的孩子食道取出了数十块散碎的软骨。当时,孩子生命垂危,敬云龙为了尽可能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操作,他来不及多想迅速跪地,倚着手术床沿,利用食道镜和手术钳,将卡在孩子食管深处的软骨逐一取出。

  “有同事拍下了医生‘跪地’取异物的照片,在网上被许多人称赞为‘最美姿势’。”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张梦萍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因为手术床高度问题,跪在床旁探查的视野最好,所以手术室经常能看见跪着手术的场景。

  随后,张梦萍拿起一个小盒子,里面一枚长约1.5厘米、宽5毫米的螺丝钉被铁锈包裹。这枚普通的螺丝钉一点也不普通,直到被取出前,它卡在5岁孩子星星(化名)的气管里长达3年。“3年时间!”张梦萍对记者说,不仅家长不敢相信,接诊的医生都惊诧不已。

  星星妈妈第一次带孩子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是为了寻求肺结核的治疗方法。3年间,星星的咳嗽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咳血。在老家,星星被初步诊断为肺结核,但治疗后未见好转。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医生猜测咳血另有原因,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发现了这枚螺丝钉,此时异物已经划破了气管黏膜,若再晚一点取出,后果不堪设想。

  见证者说

  挽救生命不仅在手术台上

  2003年至今,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呼吸道异物患儿超过万例。医护人员对此进行了统计,总结了儿童最容易吞入的异物:花生、瓜子、豆类及带壳食物约占2/3。其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40%以上;排在第二的是瓜子;第三是豆类。学龄儿童所卡气管异物以圆珠笔帽、口哨多见。

  除空气以外,气管、支气管里容不下半点异物。异物进入口腔,一般会分三种情况:进入气道、进入食道、进入胃肠道。其中,异物卡在主气管内最惊险。

  “许多送到医院的孩子,气道并没有完全堵塞,给医护人员留下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但如果气道完全被阻塞,在黄金几分钟内,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张梦萍说,她曾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揪心的视频:一名6岁男童吃花生不慎呛到窒息,看到孩子无法呼吸,母亲将儿子头朝下、脚倒挂在她身上甩来甩去,然而遗憾的是,经过46秒与死神的搏斗后,男童停止了呼吸。张梦萍说,如果家长掌握了科学急救方法,可能是不同的结局。

  生死就在一瞬,挽救更多生命不仅在手术台上。“其实,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我们想到了用‘眼见为实’的方法给家长敲警钟。”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曹霞告诉记者,该院的气管食管异物展为全国首创,从2009年开办至今已举办了近50场次展览。最开始的异物展,只有50多件展品,展览地点也只局限于医院的门诊大厅。后来,异物展走出医院,走进学校、科技馆、社区……

  “每次看到孩子和家长们观展时张大的嘴巴和惊讶的眼神,我们都希望这些震撼来得更强烈一些,让异物伤害不再发生。”曹霞说。

  科普要让人看见才有价值

  在气管食管异物展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急救方法的普及和示范。每次参观者被“震撼”后,医护人员便趁热打铁向孩子和家长们现场讲解异物伤害的防治和急救方法,手把手教大家自救或救助他人。

  “在异物展上,我们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家长,节假日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时间段,这与家长的看护不到位及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年龄有关,家长一旦疏于对孩子的看护,危险便随之而来。”张梦萍还提醒,“有的孩子喜欢把玩具放嘴里,还有的孩子喜欢咬笔头。”这些不良习惯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所以家里的小物件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把东西放进了嘴里,切记不要大声斥责,导致孩子惊恐之下误呛气管,突发卡喉。

  “近年来,省儿童医院接诊的异物卡喉患儿逐年减少。”曹霞分析,“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随着宣教力度的加大、健康知识的普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增强,儿童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得到大大改善;第二是通过医院开展呼吸道异物紧急救治培训班及接受其他医院医务人员进修,基层医院急救技术得到提高;第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前取异物采用的是硬质气管镜,只能通过肉眼直视进行操作,视野不够清晰,如今可以使用潜望镜进行手术,操作难度更小,基层医院不需要将异物患儿送到省城医院。”

  “今后,气管异物展不仅要继续深入基层,还要走到线上。”曹霞表示,科普要让人看见才有价值,许多群众喜爱短视频精炼、生动的传播形式,医院计划拍摄异物的故事,用短视频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传播,让更多人引起警觉、学会防范。

  记者手记

  医学的最高境界是预防

  人找准了方向会发光发亮,垃圾放对了地方也可以成为“宝藏”。

  记者第一次参观湖南省儿童医院气管食管异物展,是在枫树山小学。“这个口哨也是从喉咙里取出来的?”“这么尖的针该多疼啊!”在小学生们此起彼伏的惊讶声中,我也目瞪口呆。

  视觉上产生的冲击太强烈了,“生猛”的展品揭露了背后的凶险,危险预警直抵人心。即便很早就知道异物的危险性,但这次展览依然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尖锐的物品,用手拿都担心划破皮肤,可孩子竟会放到嘴里,家有幼崽须十级防护。

  曾记得,一位操心的耳鼻喉科医生在网上发帖,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买小小的、模拟食物的玩具,因为孩子玩着玩着就喜欢将玩具塞到嘴里,她说如果实在非要给孩子玩,就买双份,起码异物进去以后,能拿个一模一样的给医生看,医生好找趁手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看完展览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这段文字的无奈和深意。

  在展览上,我和大家一样收获了硬核技能,第一次学习到了读起来有些拗口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它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掌握对了方法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挽救一条生命。

  不让疾病或危险发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这就是医护人员的初心和气管食管异物展的意义。

  科普多一点

  防气管异物9件事情

  1.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带壳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类等;

  2.不要让孩子养成口含玩物的习惯,在孩子吃东西时,不要惊吓、逗弄或打骂孩子;

  3.食物应尽可能捣烂、碾碎;

  4.应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切不可把吃饭当作游戏,边玩边吃;

  5.孩子哭闹时,切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尤其是瓜子和花生米等坚果类食物;

  6.勿使小儿接触到生活垃圾,如纸片、碎鸡蛋皮等;

  7.注意选择合适的玩具,尽量不要给幼儿玩易拆卸成小块的玩具;

  8.小儿玩气球时应注意,不可将气球碎片放在嘴上吸着玩;

  9.小学生不要养成咬笔头、笔帽等坏习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370多人次澳门医生参与专业性持续培训

    人民网澳门2月14日电 (记者富子梅)澳门医学专科学院2018年成立至今,不断推动和加强澳门医生的医学教育和专科培训、开办专业性的持续培训班课程,共有2370多人次参与培训,组建12所分科学院及37个专科学部,共发出736个专科院士资格,涉及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694名专科医生,有力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这是澳门卫生局局长罗奕龙...

    时间:02-15
  • ChatGPT取代医生?目标:辅助而非代替

      本报记者 侍佳妮  人工智能系统ChatGPT大火,不少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开始担心失业,这把火也烧到了医疗领域。据报道,ChatGPT在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取得合格或接近合格的成绩。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彭沪就一些常见症状问询了ChatGPT,他认为ChatGPT给出的指导性意见和诊断比较准确。那么,人工智能将来会取代...

    时间:02-14
  • 精准定位设备隐患 “体检医生”保障铁路供电安全

      科技日报讯(陈科)近日,笔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供电段(以下简称成都供电段)获悉,今年以来,该段利用6C系统对管内铁路供电设备开展专项检测,及时发现、整治设备安全隐患,确保铁路供电安全畅通。  6C系统是“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的简称,是由6个检测装置和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组...

    时间:02-14
  • 重庆:乍暖还寒 医生呼吁慢病患者须警惕“倒春寒”

      中新网重庆2月13日电 (曾理 陈超)13日,在享受了周末的春日暖阳后,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又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冬日寒意。当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徐智教授提醒,对于呼吸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应警惕“倒春寒”。  徐智教授介绍,天气突然变冷容易引起人体...

    时间:02-13
  • “四小时睡眠法”科学吗?睡眠医学科医生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12日电(韦香惠)近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直播节目中再度谈及自己的“四小时睡眠法”,引发热议。此前,他就曾公开建议大家少睡,称能睡6个小时最好,4个小时就是完美。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并不是科学的睡眠方法,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张朝阳再谈“四小时睡眠法”  据媒体报道,9日,张朝...

    时间:02-12
  • 盖茨说ChatGPT不会威胁人类工作:教师不会减少,医生也不会

      澎湃新闻记者 杨阳  比尔·盖茨分享了关于爆款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最新观点。  当地时间2月10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接受德国商业Handelsblatt采访时说道,人工智能的改进是目前“最重要的”创新。他认为,ChatGPT等新型人工智能能够提高办公效率,“这将改变我们的世界。”  “可以这样理解,从前的人工智...

    时间:02-11
  • “四小时睡眠法”再引热议 医生提醒: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2月9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一档直播谈话类节目中又谈到了“四小时睡眠法”,引发网友热议。此前,他就曾公开建议大家少睡,睡六个小时最好,能睡四个小时就是完美。张朝阳认为,要是想深度睡眠、很快入睡的话,首先得把睡眠时间缩短,睡4个小时,而不是七八个小时,形成一个规律之后,...

    时间:02-11
  • 四小时睡眠法再引热议 医生: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2月9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一档直播谈话类节目中又谈到了“四小时睡眠法”,引发网友热议。此前,他就曾公开建议大家少睡,睡六个小时最好,能睡四个小时就是完美。张朝阳认为,要是想深度睡眠、很快入睡的话,首先得把睡眠时间缩短,睡4个小时,而不是七八个小时,形成一个规律之后,就能逐渐快速入眠。“我还是坚...

    时间:02-11
  • 成都“狗医生”应用于心理治疗:与普通“撸狗”有什么区别?

      中新网成都2月10日电(记者 王鹏)近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将治疗犬(“狗医生”)应用于精神科心理治疗,开创国内专业精神科心理治疗先河。这种心理治疗与普通“撸狗”有什么区别?“狗医生”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样的狗能成为“狗医生”?带着这些疑问,中新网记者进行探访并亲身参与体验。患者与“狗医生”合...

    时间:02-10
  • 老人心脏血管长“石头” 医生隔空碎“石”疏通

      中新网武汉2月10日电 (吕惠 宋蒙)69岁的患者心脏血管上环形生长了许多“石头”,致使血管重度狭窄,血液通过受阻,胸痛频繁发作。近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采用冲击波球囊钙化斑块碎裂术,为患者解决了“心头大患”。  患者一年前开始间断出现胸痛症状,检查提示心脏三支血管病变。持续进...

    时间:02-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