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蜗牛黏液竟是修复伤口的天然黏合剂

2023-02-08 13:23:35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赵汉斌

  每年有数以亿计的人遭受意外伤害、外科损伤等,而伤口漫长的愈合周期,以及留下难看的疤痕,都是令人烦恼的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明一研究员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蜗牛来源的天然多糖基生物黏合剂,具有优异的止血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并且可显著加速慢性伤口愈合。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蜗牛黏液富含糖胺聚糖和蛋白质

  “由于创伤性损伤和顽固性慢性创伤高发,伤口管理在临床上仍然是一个挑战。”吴明一介绍,医生往往采用外科缝合线和缝合钉重新连接受伤组织和缝合伤口,而缝合伤口可能会引起疼痛、手术部位感染,并导致皮肤留下疤痕。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组织黏合剂,按照来源可分为人工化学合成以及天然来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氰基丙烯酸酯和纤维蛋白胶,二者能快速闭合伤口、止血且无须拆线,但氰基丙烯酸酯却难以黏合湿润的生物组织,且存在抗冲击能力差、降解缓慢以及降解产物具有毒副作用等缺点;纤维蛋白胶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但是黏附力较弱,成胶时间长,对高张力区域以及湿润组织黏附性较差。

  吴明一团队长期致力于天然聚糖新药的研发。近期,他们瞄准伤口管理的临床需求,着手天然聚糖的纯化制备、结构解析、构效关系、药理活性以及成药性评价等基础研究,以期在天然来源的糖类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取得新突破。

  他们发现,软体动物蜗牛能分泌黏液,其高黏性可让蜗牛爬行和栖息在潮湿的岩石或树木上。而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记录过蜗牛黏液有保湿、消红肿及消炎镇痛的功能。

  团队成员收集了蜗牛黏液,并经灭菌后冷冻干燥,得到了一种多孔高黏附性的天然黏合剂。深入研究后,他们首次发现蜗牛黏液中富含肝素类糖胺聚糖,而该多糖无显著抗凝血活性。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该天然黏合剂中还含有百余种蛋白质。

  天然黏合剂能加速伤口愈合

  为了搞清楚蜗牛黏液能否黏附生物组织的问题,该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这种天然黏合剂,能够强效黏合大鼠的心脏、肌肉、脾脏、肾脏等湿润的组织表面;而流变力学测试也表明,它具有典型的水凝胶特征。

  “这些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论文第一作者、吴明一团队博士研究生邓拓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随后,他们进一步采用大鼠皮肤纵切伤口模型开展黏合封闭实验研究,发现此天然黏合剂能有效地黏合皮肤切口,效果优于临床使用的纤维蛋白胶与医用508胶,并能避免缝合线拆线引起的二次损伤。病理学切片分析也表明,该天然黏合剂可以促进皮肤肉芽组织、毛囊、皮脂腺等的新生,可加快胶原组织沉积。

  “蜗牛黏液的这种性能,可能取决于其中的糖胺聚糖与蛋白质之间形成的独特的双网络凝胶体系。”吴明一说,这一发现,为新一代医用黏合剂的研发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可分为止血期、炎症期、增殖期以及重塑期4个阶段。“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伤口环境中持续的慢性炎症反应,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吴明一说。

  该团队采用糖尿病大鼠全皮层损伤模型开展实验。他们惊喜地发现,与临床上常用的海藻酸钠敷料相比,该天然黏合剂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时,动物伤口部位具有更厚的肉芽组织以及更多的胶原沉积。同时,术后第7天时实验动物的新生血管数量显著增加,伤口愈合过程更快进入增殖期。

  “这一研究结果,无疑为急慢性皮肤伤口特别是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修复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邓拓说,除了起效更迅速、在湿润的组织表面的黏附性更强之外,该天然黏合剂还较传统黏合剂制备简便、可再生,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这种天然医用黏合剂已申请发明专利。“我们后续还将开展以药学、药理学以及安全性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临床前研究,从研究成果到医用药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明一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温泉旅游成“中国温泉之乡”湖南汝城重要支柱产业

      中新网长沙2月8日电 (记者 邓霞)温泉旅游已成为“中国温泉之乡”湖南郴州汝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记者8日从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汝城温泉旅游度假季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近三年内到汝城温泉旅游人次超过4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5亿元。  汝城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红三角”旅游圈中心地区,县城周边1小时车程内分布有...

    时间:02-08
  • 万人调查揭示影响我国老人接种新冠疫苗主因:禁忌证误解、副作用过虑

      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我们现在第一波大规模感染已经过去了,目前能做的,就是抓住窗口期,把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新冠疫苗缺口补上,预防几个月后下一波感染可能带来的重症和死亡。”2月7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赵耀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1月31日,赵耀辉负责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

    时间:02-08
  • 铲冰除雪!壶口瀑布旅游区下周有望恢复对外开放

      受黄河凌汛、流凌冰封影响,1月26日,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采取临时关闭措施。日前,随着春季气温回暖,黄河壶口段开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开始展开铲冰除雪作业,以确保旅游区尽快恢复对外开放。  据了解,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水奔流至壶口,两岸石壁峭立,河口骤缩至30米左右,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目前,当地铲冰除雪作业...

    时间:02-08
  • 对抗癌症的五大新利器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刘 霞  人类最终能在抗癌这场持久战中取得胜利吗?  科学家最近在医学等领域取得的进步为人们应对癌症增添了一些新武器,其中包括个体化基因疗法、人工智能筛查、简单的血液检测,甚至可能很快会出现疫苗。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物理学家组织网在日前的报道中列出了癌症诊疗方面一些极具潜力...

    时间:02-08
  • 肉桂可能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科技日报北京2月7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肉桂是许多人用来烘焙蛋糕和烹饪美味菜肴的芳香料。据近日发表在《营养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肉桂在预防和减少记忆或学习障碍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肉桂从肉桂树的内皮中提取而来。除了独特的味道,肉桂还可能对人类有其他有益的特性。例如,肉桂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特性,还...

    时间:02-08
  • 王红阳院士:恶性肿瘤的诊疗面临三大瓶颈

      中新网海南保亭2月8日电 (记者 王晓斌)“一段时间以来,恶性肿瘤诊疗的主要瓶颈,通俗讲是发现晚、分型难、疗效差。”7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的首届保亭健康高峰论坛暨院士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在作学术演讲时表示,需以“早诊早治”为思路,应对肿瘤诊疗面临的挑战。  恶性肿瘤严...

    时间:02-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