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男童禁入女厕非小题大做

2023-02-02 17:05:06

来源:广州日报

  1月31日,一女性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在哈尔滨旅游时在地铁站遇见一6岁男孩上女厕,出言制止遭对方家长持续辱骂,并且不让自己赶火车。双方因此事发生激烈争执,引发当地警方介入,也引起了舆论热议。(1月31日澎湃新闻)

  男童进女厕引争议,这在舆论场上早就不是啥新鲜事儿了。日常生活中,面对此种如厕窘境,不少家长也认为带孩子进异性厕所无需避讳,往往借口“孩子还小”敷衍了事。平心而论,异性家长单独带着年龄尚小的孩童出行,颇有不便之处。出于安全考虑,在紧急情况时不得已选择带孩子进异性厕所,当然可以理解。但就此事来看,在孩子父亲在场的情况下,仍然将一个6岁的男童带进女厕,再拿“出门不便”“孩子还小”当挡箭牌显然站不住脚。

  父母带孩子进异性厕所,并非如某些家长所言“无伤大雅”。一则冒犯了他人隐私。众所周知,地铁站的厕所属于公共场所,且是一个极具隐私性的公共空间,处于其间的人必然要有明晰的“边界感”,最大程度减少对他人权益的干扰和侵害。带着男童进入女厕,孩子和家长面上兜不住,如厕者更是尴尬不已。二则也不利培养孩子性别认知能力。早有研究指出,学前阶段往往是性别角色教育的启蒙期,孩子一般在3岁之后就逐渐有了性别意识,3到6岁更是性别角色识别的关键期。换言之,孩子的性别萌芽意识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早。从这个角度来看,制止男童进女厕也绝非小题大做。倘若家长仍抱着错误的思维观念,放任孩子出入异性隐私空间,对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实则有害无利。

  如厕窘境出现,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往小里看,事关个人生活便利;往大里看,关乎城市文明建设。要解决如厕难,破题之要还在于落实好公共服务建设。纵览引发公共讨论的诸类事件,争议的源头往往缘于公共资源分配不足。因而。满足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如厕窘境,总是要回归到公共资源分配这一问题上来。从城市公共设计层面来考量,在公共场所推进“第三卫生间”落地是当务之急。加快推广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试点经验,让更多“第三卫生间”成为城市标配,方能切实解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于细微处彰显城市的人文关怀。               (付迎红)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家长应提供心理帮助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伟吟 沈丽娜  即将迎来新学期,不少孩子突然出现“开学焦虑”。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接诊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希望趁着假期及时处理自己的心理困扰,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有些学生担心作业太多、起床太早、跟不上学习节奏、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等,从而引发紧张、不安...

    时间:02-02
  • 女子不让男童上女厕遭骂,都该拿出些大人的样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没错,但孩子不是物体,总有一些思维和举止,是父母教育一时无法抵达的。可能孩子的某些小失控的行为,正面积极看待是童真,反感抵触看就是冒犯  1月31日,多个平台上出现了一则“女子不让6岁男童上女厕所遭痛骂”的热搜。据网络流传的视频和媒体报道,近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地铁站女...

    时间:02-02
  • 家长别“没收”孩子压岁钱

      (记者高健)春节假期结束,不少小朋友都收到了来自亲朋、长辈的压岁钱,但是——“这是妈妈的钱和别人换来的,不是你的钱”“你还太小,不能花压岁钱,我们先替你存着”……家长这样说,到底对不对?  我国《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孩...

    时间:01-30
  • 无锡动物园回应孔雀遭袭:已对涉事男童口头教育 孔雀无大碍

      中新网无锡1月29日电 (记者 孙权)1月28日,江苏无锡一男童在无锡动物园追打孔雀,此事引发大众关注。29日,无锡动物园就此事发布情况说明。  情况说明中提到,今年1月28日中午,无锡动物园孔雀溪内一名男童追赶袭击孔雀,饲养员第一时间制止了男童的行为,并对其进行口头教育。  记者在其他游客上传网络...

    时间:01-29
  • 全国首家长城保护法庭审什么?

      解码全国首家长城保护法庭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张馨予  发于2023.1.16总第107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这是一次陈玉未曾设想过的经历。在2022年10月28日开庭审理的一起案件中,陈玉作为一名长城研究人员,坐在审判庭中法官左侧的天平椅上参与了一起涉长城案件的审理。  这起案件在全国首家...

    时间:01-29
  • 孩子寒假怎么过?上海家长学校发出寒假生活指导

      中新网上海1月19日电 (记者 许婧)寒假已至,如何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好寒假,让假期生活过得平安、健康、快乐、有益,是家长们迫切想了解的话题。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家长学校)面向广大家长推出4期“你好,寒假!——2023年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寒假专题课”,分享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家长育儿水平,促进家...

    时间:01-19
  • 7款罕见病药已进医保,患儿家长:我们能畅想未来了!

      “太好了,我们终于敢用药,用得起药,能畅想未来了。”1月18日下午,在得知利司扑兰在经过谈判进入医保后,正在工作中的珺宝妈妈,用激动的声音在电话中对新京报记者说。从之前诺西那生钠单针价格由69.97万元降至3.3万元,被纳入医保,到更多的罕见病药物大幅降价,越来越多罕见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在刚刚公布的《国家基...

    时间:01-19
  • 北京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北京市教委今天召开“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启动会”并上线入园前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会议介绍了家长培训工作方案和家长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并首批推出入园前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会上,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校长表示,北京开放大学将按照北京市...

    时间:01-13
  • 美国今年首起校园枪案:6岁男童枪击老师,细节曝光!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近日发生的六岁男童枪击老师事件是美国2023年第一起校园枪击案,涉事枪支由男童母亲通过合法途径购买得来。  案发地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市警察局局长史蒂夫•德鲁9日称,案发当天,这名男童将枪支放在背包中,从家里带至学校。他表示,事件发生时,涉事男童朝正在授课的教师...

    时间:01-10
  •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深化考试改革缓解家长培训焦虑

      本报记者  赵晨熙  要说近两年的教育热词,非“双减”莫属。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以来,相关部门强力统筹推进,“双减”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对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压减治理尤...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