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家长应提供心理帮助

2023-02-02 16:59:33

来源: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伟吟 沈丽娜

  即将迎来新学期,不少孩子突然出现“开学焦虑”。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接诊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希望趁着假期及时处理自己的心理困扰,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有些学生担心作业太多、起床太早、跟不上学习节奏、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等,从而引发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反应,甚至抵触、逃避开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主治医师郭嘉提醒,家长要重视孩子开学前出现的情绪反应。

  例如,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或者掉眼泪;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或者早醒、易醒;作息不规律,晚上熬夜,白天睡觉;过分沉迷电子产品,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不愿出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提起上学就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到医院体检又没有发现明显问题。

  出现相关表现,家长需要怎么做?郭嘉建议,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出现情绪问题需要心理帮助,而不是浑然不觉。不要因为即将开学急于纠结孩子的表现,切忌过分批评、指责、打骂,需要接纳、认同孩子的压力,共同调整学业期望值,减轻对孩子的施压。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帮助孩子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以身作则,不熬夜、不过分沉溺电子产品、不激烈争吵,尽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如果做到了以上措施,孩子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家长可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心理门诊就诊,向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寻求帮助。

  郭嘉还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偏差是很常见的事情。正视心理问题、不逃避不回避,是当代家长该有的态度。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可塑性强,早发现早干预,会使孩子更快康复和更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记者探访新冠心理门诊:如何缓解“新冠焦虑” 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当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和康复患者的增加,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比如:过度关注身体的各种变化,总是怀疑自己生病或留下“新冠后遗症”;身边人或自己确诊后觉得压力大,不知如何调整;看到网上充斥的各种信息感到惶恐不安、消极悲观;或者出现...

    时间:01-05
  • 日本公立学校因心理问题请病假教师数量创新高

      日本文部科学省12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的上个学年,共有5897名中小学、特殊学校等公立教育机构教师因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请病假,人数创下新高。  文部科学省调查日本都道府县等地的教育委员会,得出上述数据。按公立教育机构类型划分,因心理问题请病假的小学教师人数最多,接近3000人;按年龄段划分,30多岁的教师人数...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