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张文宏: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2023-01-03 09:16:17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邹臻杰

  如何保护老人这一脆弱群体?疫苗接种仍是最关键、最有效的做法之一。

  “目前,全国面临数亿人新冠感染的巨大挑战。长远来看,病毒的变异是否会造成一定的免疫逃逸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2日晚间的一场“新冠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的规范治疗系列培训”上表示。

  日前,上海一项医学研究称,随机采集于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的新冠患者样本,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而正在美国流行的XBB、XQ亚型毒株则被科学家认为有强“免疫逃逸”能力。

  病毒变异是否会造成对已有疫苗的逃逸?张文宏称,2022年以来,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快,同一个时间节点内病人身上的病毒亚群就非常多(有超过20%的亚群和主要亚群不一致),这就意味着,在疫苗接种、群体免疫之后,这些突变点、或者有可能逃逸的亚种就不断地被筛选出来。

  “当前,国内是以BA.5或BF.7为主的毒株,如果已经感染过BA.5或BF.7的话,这一波后我们会平静一段时间,后续则有可能会变异出现一小部分如XBB、BQ.1之类的新的亚型。”张文宏说,目前为止,从抗原漂移、表面基因发生突变、人群存在不同程度预存免疫等特点来看,新冠属于小变异造成的季节性流行。

  如果疫苗注射、群体免疫会存在上述逃逸的可能,那么接种是否还有用?

  张文宏表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已经明确,无论是什么亚型的奥密克戎毒株,总是能发挥一定的交叉免疫,“因此,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就是一个非常确定性的保护因素。”

  张文宏说,以上海2022年上半年情况为例,“当时是BA.2的毒株,经过对定点医院重型病人分析后发现,注射过新冠疫苗的病人其调整后的危险度(优势比)可以下降到0.214,也就是说,对于重症的保护率可以达到78.6%。因此,交叉免疫虽然不能阻挡病人感染,但对重症有非常确定的保护作用。”

  “再以新加坡、英国,美国为例,他们都有较大比例的全程和加强针的接种,尤其是在放开后遭遇了第一波死亡人数时,他们又迅速提升了接种率;这一做法下,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虽然增加了,但病死率持续下降。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第一波开放后,感染人数大量增多,疫苗接种一旦跟上了,其后续的病死率也会比较低。”

  那么,对于目前已有的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应该选择怎样的接种策略?

  张文宏称,根据团队的Meta分析,从整体上来看,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73.11%,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保护率为79.56%,亚单位疫苗的保护率为89.33%,mRNA疫苗的保护率为94.29%。

  为使整体接种可以跟上病毒变异,张文宏建议,可以采用“两针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加强接种”的序贯策略,这一策略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综合效价有所提高,而他也表示,与同源和异源疫苗加强组相比,BA.2突破感染显著增加了中和抗体的滴度,且BA.2及其衍生变种和BA.4/5均保持了较高的中和活性。

  对于这一波疫情,接种过疫苗和未接种过疫苗的两类人群,在感染后的情况有何不同?

  张文宏称,接种过疫苗后再出现的感染,患者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混合免疫(由预先存在的疫苗抗体和天然抗体共同保护)”,这可以构筑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屏障,“通过对感染过BA.2毒株的人群进行随访,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混合免疫后,再出现感染BA.5毒株的情况。”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届时若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其重症率。同时,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健康中国丨新冠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丙种球蛋白不宜自行使用

      新冠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丙种球蛋白不宜自行使用【科学防疫小贴士】(77)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   病毒感染应该说没有特效药,有一些针对病毒的,比如能够抑制和干扰病毒复制的药物可以在病程早期使用。有的药物要求5天以内使用,其实最有效是2天以内。病毒刚进入人体、刚开始复制...

    时间:01-03
  • 秦刚发文告别美国 美国人民的勤劳、热情和友善深深地感染了我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当地时间1月2日,秦刚大使通过社交媒体向美国各界人士道别,全文如下:我即将结束中国驻美大使任期。前年到任时,中美关系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到任以来,我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努力做中美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于探索中美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在此期间,我本人和驻美...

    时间:01-03
  • 加速引进+临床研发 新冠药物后备多

      我国目前仍亟须高效抗新冠病毒药物,尽管辉瑞公司的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国产原研药阿兹夫定已附条件获批上市,但由于供应不足等原因,其目前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好在近期越来越多国产新冠药进展提速——有的表示Ⅲ期临床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预计最快于2023年2月上市;有的发表临床研究数据显...

    时间:01-03
  • 肿瘤患者的“新冠之战”

      乳腺癌患者王可可在化疗后的第二天,“阳了”。  在此之前,她对感染新冠充满不安:肿瘤患者是否更容易感染新冠?化疗期间发烧了怎么办?去医院检查感染了怎么办?哪家医院收治阳性肿瘤病人?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种?  赵晨阳的母亲,为了定期完成肺癌晚期的化疗,“每次去医院心里都很忐忑”,又不得不经常去医院。...

    时间:01-03
  • 新冠XBB变异株来了保持关注但无需恐惧

      就目前情况看,XBB只是免疫逃逸性增强了,但导致的症状并不严重,致死率也不高。  2022年12月31日,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XBB.1.5占美国新冠病例的41%,已取代BQ.1.1和BQ.1的优势地位,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XBB.1和XBB.1.5都是XBB的亚分支。2022年8月,印度首先出现奥密克戎XBB突变株,之后...

    时间:01-03
  • XBB毒株会导致二次感染吗 囤蒙脱石散有无必要

      近日,一张称XBB.1.5毒株攻击消化系统建议囤药的截图广泛传播,截图中提及的诺氟沙星、蒙脱石散随后登上热搜引发讨论。这个毒株到底是什么?囤消化道类药品有无必要?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多位专家进行了解答。  就出现腹泻是否应该立即服用止泻药,上海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茅益民接受新京报记...

    时间:01-03
  • 使用不当或有风险!如何科学认识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

      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就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而随着不少城市陆续经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也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  近期一些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热度很高,那么真的有所谓的“特效药”吗?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解读。  如何科学...

    时间:01-02
  • 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  近期,一些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被冠以“特效药”之名,引发不少网民的关注和抢购。这些抗病毒药物是否有必要囤?又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

    时间:01-02
  • 元旦多地客流商圈复苏 XBB.1.5毒株会否导致二次感染受关注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马帅莎)元旦假期期间,中国民众出行消费热情增长,不少城市“烟火气”回归。假期过后,2023年春运很快就要到来,如何应对返乡客流给农村疫情防控带来的压力?医护病患还需多久才能熬过这段艰难时光?国外流行毒株XBB.1.5是否会造成国内民众二次感染?  元旦假期多地“烟火气”回升  ...

    时间:01-02
  • 重症医学“守门人”奋战一线 全力救治新冠患者

      央视网消息:元旦假期,医务工作者们仍奋战在守护健康的一线。近日,总台记者走进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监护室,用镜头记录下医护人员忙碌的一天。  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五名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翻身,以此来增加患者的肺部通气量...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