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上海:坚持不扎堆少聚会,老年人非必要不外出

2022-12-30 12:43:30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 唐闻佳

  元旦临近,当前疫情形势如何、市民尤其是脆弱人群如何做好防护?“阳康”要注意什么?昨天,就大众近期关注热点,上海市卫健委、市健促中心邀请全国及上海市新冠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接受采访,并就元旦节日防护发出提示。

  外出务必戴好口罩,走亲访友可以暂缓

  身边“阳康”日益增多,这个元旦可以去小区晒晒太阳、散步、放松一下吗?丁园表示,感染者康复期间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外出,但若感觉明显疲惫、吃力时,要回家休息。“康复初期要从相对温和的活动开始,比如短距离散步,一定要量力而行。外出期间务必戴口罩、保持与他人的距离。”

  这个节日期间,“宅”是最安全的措施之一。丁园建议,市民应减少外出、减少聚会聚餐,特别是老年人,非必要不外出。

  但她也谈到,大量老年朋友不适应“网购”,喜欢去菜场超市买菜,那么建议这些老人每次多买些,比如一次买两三天的菜量,这样不用每天外出,可以减少外出频次。

  对年轻人,丁园建议,节日期间,要坚持不扎堆、少聚会,尤其不去空气污浊、不流通的密闭场所。

  另外,节日期间,建议暂时避免走亲访友,新年祝福可通过视频、电话传递。“当前还是新冠感染高发期,尤其要避免把风险带给老人。”丁园说。

  “阳康”不到“放飞”时刻,规律作息好修复

  当前,越来越多的市民已康复、并回归工作状态。针对“阳康”有没有传染性这个大众关切,胡必杰教授表示,与以往需要严格核酸检测、健康隔离等举措不同,当前“阳康”越来越多,人们的认识也已不同。应该说,绝大部分“阳康”没有传染性,大家不要过于担忧,但防护还是要做好,当前不论是否“阳康”,还是要坚持防护举措,包括戴口罩,一定要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的,要戴N95等高级别口罩。

  “阳康”是不是完全康复了?胡必杰表示,近期看门诊发现,有的感染者一周甚至10天以上还有低烧表现,“我们目前发现,新冠与流感恢复情况还是不一样,会‘拖泥带水’,有点迁延,尤其中老年人,完全康复时间可能要两周甚至三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恢复过程。”

  丁园也表示,“阳康”还不到“放飞”时刻,免疫系统经历了一场大仗,冬春本来也是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时期,因此康复期感染者还是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注意补充营养,足量饮水,规律作息,让身体好好修复。

  脆弱人群别焦虑,用良好生活习惯提升免疫力

  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是新冠肺炎的脆弱人群,随着元旦将至、新年临近,他们在做好个人防护之外,应该注意什么?

  胡必杰表示,脆弱人群当前尤其要多加注意。首先,对于还没感染的这类人群,这段时期坚决不要去扎堆,因为一旦感染容易重症化。特别是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要加强感控,因为感染可能波及一片。如果这类人群在家中,家庭成员有感染,一定要做好相对隔离。在此期间,家庭要做好储备工作。在控制好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同时,适当准备退烧药等药品。他也提醒老人等脆弱人群,这段时间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尤其不要焦虑,吃不下、睡不着,反而容易影响免疫力。

  对于正在感染的脆弱人群,胡必杰提醒,应关注到底什么时候去就医。家庭成员要像量体温、测血压一样,重视老人的血氧饱和度情况监测。“如果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下(注:重型警示的一个指标是93%以下),建议要送医。”

  对康复后出现发烧反复、咳嗽时间较长的情况,胡必杰表示,目前看来,有些感染者发烧时间可能会超过一周,尤其老年人,可能出现发烧三天后好一点、过两天热度又上去的情况,往往是38摄氏度的中低烧。对这类脆弱人群,如果病情持续不好,建议就医。观察是否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有基础疾病导致“热度”发作延长,由医生来判断。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春将至,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

      张文宏谈新冠易感人群防护:新春是个坎儿,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  张文宏表示,划定新冠感染低、中、高风险人群,有三个衡量标准:年龄、基础疾病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对于易感人群的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  新春将至,但新冠感染高峰期还未结束,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如何安稳过冬? ...

    时间:12-30
  • 新冠感染后“水泥封鼻”?医生支招助你顺畅呼吸

      “鼻子像被水泥封住了一样,只能用嘴呼吸”“鼻子堵着,太难受了”“连续两天鼻塞睡不好觉了”……新冠感染后的鼻塞也被网友称为“水泥封鼻”。如果鼻塞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了,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及时对症用药可有效缓解鼻塞症状。  为什么新冠感染后会出现鼻塞症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奥密克戎突变株造成...

    时间:12-30
  • 上海建“分级诊疗服务网格” 让新冠病毒感染者实现基层首诊、有序转诊

      中新网上海12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正努力推进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上海市卫健委方面30日表示,近期,该委着力构建市、区医疗机构间的上下联动、协同救治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同时,上海组建了区域重症临床救治专家团队。重症专家团队包括市、区医院多学科专家,通过专家例...

    时间:12-30
  • 意总理:中国旅客中未发现新变异株 意大利对自中国入境的所有旅客强制实行新冠病毒快速检测

    据彭博12月29日报道,意大利总理表示,在最近从中国抵达的新冠阳性旅客中,意大利没有发现任何新的与新冠状病毒相关的变异。最近测出的首批新冠病毒测序显示均为已知变异株。意总理:中国旅客中未发现新变异株意大利总理梅洛尼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首批测试的样本中有一半显示为奥密克戎毒株...

    时间:12-30
  • 一线直击:医生接力守护新冠阳性患儿

      “别动,扶住,马上好!”一名儿神经外科医生在操作,两名其他科医生进行协助,三人成功为一名患儿进行腰椎穿刺提取脑脊液样本,以此尽快判断患儿频繁高热惊厥是否由脑炎所致。这是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急诊ICU阳性病区里看到的一幕。12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急...

    时间:12-30
  • 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感染后要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感染后要注意什么?——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多有基础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予以更多关怀和重视。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感染后要注意什么?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权...

    时间:12-30
  • 新冠病毒突变基本饱和?专家这样解读

      近日,有流行病学专家发表言论认为,新冠病毒的突变基本上已饱和了。新冠病毒当真已经“变无可变”了吗?  在此前的学术会议上,多位专家也曾讨论过新冠病毒变异将往何处去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调机体免疫力对病毒突变的压力。他表示,病毒...

    时间:12-30
  • 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宋晨、侠克  近期有网民反映,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甚至肺部CT出现“白肺”现象。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

    时间:12-29
  • 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宋晨、侠克   近期有网民反映,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甚至肺部CT出现“白肺”现象。什么是“白肺”?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出现肺炎?国家卫健委组织呼吸危重症专家、首都医科大学...

    时间:12-29
  • 中国官方:目前还没有在华外籍人员反映新冠感染后就医困难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马帅莎)针对外籍人员能否在中国享受同等医疗服务,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12月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所有在中国的外籍人员都可以享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服务,目前还没有看到外籍人员反映在中国新冠感染就诊不及时或者就医困难的情况。  针对外籍...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