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蛋白质也有优劣之分,你吃对了吗?

2022-12-24 00:34: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常成年人每日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维持机体正氮平衡,特殊人群更应注重蛋白质的摄入以维系健康。事实上,蛋白质也有优劣之分的,在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有一些小细节是值得注意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动物性食物普遍优于植物性食物

  ■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质含量在36%-40%之间,每100克大豆蛋白质含量在35.0克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是植物蛋白质中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豆腐干、豆腐脑、豆浆都是大豆蛋白来源的不错选择之一。

  ■蛋类蛋白

  蛋类含蛋白质11%-14%,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蛋类卵清和卵黄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但一般来说,其总体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因其烹饪较为简单,蒸、煮、煎、炒、炖均可,老少皆宜,是日常膳食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常作为参考蛋白质,来评价其他食物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构成情况。

  ■奶类蛋白

  奶类(牛奶)蛋白质含量在3.0%-3.5%,每升牛乳蛋白质含量在30克左右。因其氨基酸组成较为均衡,是机体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同鸡蛋蛋白,常被作为参考蛋白质。

  ■肉类蛋白

  肉类蛋白主要是指禽、畜和鱼的肌肉部分。新鲜鸡肉含蛋白质含量约15%-22%不等。鸡肉蛋白质人体吸收、利用率更高,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常见的肉类蛋白包括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鸡肉、各种鱼肉等,同样也是人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等

  都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

  尽管蛋白质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这几类人都需要格外注意补充优质蛋白。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减少营养不良、贫血等因蛋白质缺乏导致的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

  孕妇、乳母同样蛋白质需要量大,有利于母体内胎儿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发育分化,使乳母维持正常的泌乳量,提高乳母和婴幼儿的免疫力。

  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下降,每日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利于维持机体正氮平衡,对预防消瘦、肌少症、贫血、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也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肾脏疾病、肝功能异常人群以及苯丙酮尿症患儿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时,应在专业的内科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选择。

  补充优质蛋白质时

  可能发生的饮食风险

  ■蛋白质过敏

  食物中90%的过敏原是蛋白质,理论上,任何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均可导致过敏,但是只有分子量足够大、能诱发免疫反应的蛋白质才是潜在的过敏原。蛋类食物、牛奶过敏多发生于儿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减少过敏的发生,如牛奶加热,消除牛奶过敏原乳清蛋白来消除过敏性,鸡蛋烧熟煮透降低鸡蛋过敏发生。若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及时就医。

  ■乳糖不耐受

  婴幼儿或一些老年人群因乳糖酶缺乏或不足,食用奶及奶制品会出现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可选择除奶类以外其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禽肉、畜瘦肉、蛋类等。

  ■生物素缺乏及蛋类导致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生物素也是一种维生素,缺乏会出现毛发变细、失去光泽、皮肤干燥、鳞片状皮炎、红色皮疹等改变,因鸡蛋蛋清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长期生食鸡蛋或未煮熟的鸡蛋会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利用,导致生物素缺乏。

  未充分烧熟煮透的鸡蛋也是导致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因此,煮熟、充分加热的蛋类及其制品,不但促进其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保障食品安全。

  文/高春海(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元旦跨省游同比增长34%,元旦前后或将迎来全国人员流动拐点

      早在12月初,来自上海的潘先生一家就已经预订了元旦假期去吉林省松花湖滑雪。“双11”囤的酒店已经核销了,“防疫政策优化后,我唯一后悔的就是明年的酒店套餐囤少了。”潘先生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12月23日,携程发布报告称,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小长假,2023年元旦跨省游占比已近六成,较2022年中秋小长假稳步提升,比20...

    时间:12-24
  • 制氧机也被买断货!厂家加紧生产,普通家庭要配吗?

      近日,多名等医生提醒疫情中的老年人要警惕“沉默性缺氧”风险后,制氧机的热度再度攀升。  12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查看各大电商平台制氧机的销售情况,一天之内多款制氧机产品相继被网友“买空”缺货,上午还在显示预售的制氧机,下午就已下架。  多家制氧机生产企业则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生产销售正常,短期需求爆发,正在加紧生产...

    时间:12-24
  • 控制体重,你的方法用对了吗

      近年来,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不断增长,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分别为7.9%和3.6%。而据统计,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超过200种,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关节等多个人体系统。  “肥胖症有多种并发症,包...

    时间:12-24
  • 社群健康助理员“转正”后职业前景如何?

      阅读提示  社群健康助理员运用卫生健康及互联网知识技能,从事社群健康档案管理、宣教培训、就诊和保健咨询、代理、陪护及公共卫生事件事务处理等,做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桥梁。  “通过创新慢病管理模式,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改善,医疗费用支出还减少了。”在重庆巴南鱼洞社区,刘玲既是卫生服务中心的微医(网上医疗类服务平台的...

    时间:12-24
  • 少吃碳水真的会变傻吗?

      少吃碳水会变傻吗?  是因能量来源切换导致的大脑不适应  少吃碳水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不会变傻或者说不会降低健康成年人的智商,那么为什么又会有这种说法?主要是因为少吃碳水、少吃主食这种做法,主要是来自于一种临床医学上用于治疗癫痫和严重肥胖疾病的办法,叫做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要求采用这种方法的人每天摄入碳...

    时间:12-24
  • 异地过年要注意什么?专家提醒旅途防护事项,有症状暂缓出行

      年终岁末,伴随节日临近,个人防护需要注意什么?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贾伟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吴寰宇,在线接受媒体采访,就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  不少人关心,异地过年需要注意什么?贾伟平...

    时间:12-23
  • 冬季旅游“升温”,文旅目的地准备好了吗?

      自疫情防控“新十条”等政策发布以来,多地陆续推出旅游业支持措施,出游热度也在逐渐增长。据旅游平台最新数据,上周2023年元旦出行的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超3倍;作为冬季出游热门目的地的海南,在12月13日-19日全省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连续7天超1亿元。旅游业复工复产“进行时”,该如何抓住机遇?  多地出台文旅支持政策  为支持景...

    时间:12-23
  • 科普|元旦假期来临:住酒店、出游、去影院该如何防护?

      元旦假期即将来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及2023年放假安排公布,有些人已将明年第一个节假日的出游计划提上了日程。《飞猪2023年元旦出游风向标》显示,近一周,“元旦”、“跨年”相关产品搜索量环比上周增长超6倍。  然而近期各地疫情反复,也让不少游客有些担忧——如何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出行?有些旅客或许仅是返乡需求,...

    时间:12-23
  • 科普|对乙酰氨基酚你用对了吗?服用过量怎么办?

      近日,“新冠囤药清单”话题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清单中的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更是被推上“神坛”,引发抢购热潮。  上海市同仁医院主任药师李玲、主管药师王菁在此提醒广大的居民朋友:“用药需谨慎。”药品的使用是把双刃剑,药品的正确使用可以加速恢复健康,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药物中毒,把自己吃进医院。  问:服用乙酰氨基酚...

    时间:1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