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第六届进博会)外企谈进博:进博会在推进全球罕见病诊治上彰显其“共赢”价值

2023-11-07 15:0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1月7日电(记者 樊中华 汤彦俊)“阿斯利康在2020年底并购罕见病创新药企瑞颂制药后,第一时间就决定要将其所有创新产品带入中国,而我们进入中国的第一款罕见病药物,即是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正式上市的‘进博宝宝’舒立瑞。”

  谈起进博会对跨国医药巨头阿斯利康全新罕见病业务在华发展的意义,阿斯利康中国罕见病事业部负责人胡轶清6日下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乘上进博“特快列车”,仅仅一年间,该新药就在华接连获批四个适应症。而此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又展出了今年6月在华上市的、其在神经纤维瘤病领域的首个创新药物科赛优。

11月6日,第六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特别展示了其进入中国市场30年来引入的近40种创新药。记者汤彦俊摄

  “其实在科赛优上市之前,我们就借助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为十余位患者进行了用药,”在胡轶清看来,自贸区、自贸港等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承接着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共同推动新药尽快惠及更多病患。

  当前,全球约有7000余种罕见病,但仅5%的疾病有获批的有效治疗药物或方案。悬殊的对比暴露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困局,而在胡轶清看来,中国罕见病市场还有其特殊之处。

  “尽管罕见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高,但中国的人口基数巨大,这意味着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偏远地区或县市级地区会存在一些‘看不见的患者’,他们可能并没有机会到地市级以上的医院确诊,一些罕见病患者需要3至7年时间才能确诊,”胡轶清说,阿斯利康希望能够在此方面不断努力,让更多未被发展的罕见病患者被看见,同时也希望能帮助他们早诊断、早治疗,延缓疾病进程甚至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愿景下,胡轶清表示,阿斯利康一方面正在加速把全球创新药引入中国,另一方面,从2022年建立中国罕见病事业部开始,阿斯利康中国的罕见病创新药研发已经实现和其全球研发同步,“这意味着,全球创新药会在第一时间来到中国。”

11月6日,第六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特别展示了其进入中国市场30年来引入的近40种创新药。记者汤彦俊摄

  此外,在罕见病诊疗方面,阿斯利康在积极配合多省头部医院及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罕见病联盟等,“在每个省支持建设罕见病区域诊疗中心,以保证更多病人‘不出省’就能得到诊断治疗。”胡轶清说。

  在她看来,中国近年来在罕见病医疗保障方面已有长足进展,很多省市的惠民保险已经将一些罕见病药物纳入其中。阿斯利康也建立了病人慈善援助项目,并在积极寻求医保、商业保险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力量,为罕见病病人实现多层次医疗保障。“我们希望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尝试不同的途径,提高药物的可支付性,解决病患用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而进博会在此方面再次彰显了其“共赢”的深层价值。胡轶清介绍,借由进博平台的展示、交流、合作,一方面,更多省市的医疗机构了解到了罕见病及目前世界最新的诊疗方案,“是一种很好的知识普及方式”;另一方面,阿斯利康也与如山东等中国内地多省市政府开展了罕见病领域的诊疗一体化合作,顺利将其发展宏远“下沉”,而更多病患也能够因此受益。

  “因为人口数目庞大,中国的罕见病队列数据对于世界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创新而言非常有价值,”胡轶清说,“我们也希望通过深入中国市场,诊疗病患,进一步在罕见病领域做‘中国创新’,并以此惠及全球的罕见病患者。”(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进博会)史上规模最大美国参展团“进”博,美企期待加强合作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王梦瑶)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来史上规模最大美国参展团,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加强合作的期盼成为美企心声。  本届进博会首次开设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吸引各方关注。据介绍,今年新设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展台面积超440平方米,由美国地方州政府、协会、出口商、食品加工和包装等各领域企业组成。农...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中外专家和业界人士共论以光伏等可持续模式推动荒漠化地区绿色发展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许婧)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此间举办。作为本届进博会的同期活动,2023绿洲经济及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沪举行,来自科研院所、国际组织和中外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荒漠化防治、绿色基建、光伏新能源产业、共建“一带一路”等热点话题,共同探讨荒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点亮更少数的希望 进博会助力多款罕见病药走进中国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李秋莹)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在进行中,记者发现,在本届进博会上,多款罕见病找到了自己对应的“孤儿药”。截至2022年2月,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而且仍不断有新的病种被发现。保守估计,中国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依托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不少罕见病创新药...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业界精英、专家、官员上海共同探寻零碳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记者 陈静)打造零碳城市有哪些有效路径?记者9日获悉,在“2023(第四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二届零碳中国城市峰会”上,业界、专家们各抒己见。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提出具体措施:把节能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数字技术赋能科技创新、挖掘绿色金融和绿色交易的潜力和激发国际交流互鉴的活力。  ...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爱立信高管:紧抓“进博机遇”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产业发展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题:爱立信高管:紧抓“进博机遇”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产业发展  中新网记者 许婧  “作为唯一全程参与中国从1G到5G建设全过程的跨国企业,我们每年都会在进博会上展出或者介绍爱立信当下和未来最主流、最前沿、对未来社会变革最具影响力的通信连接技术、产品或者方案。”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签证延期当场取证 出入境服务保障跑出“进博加速度”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李姝徵)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临近闭幕,上海市公安局驻国展中心境外人员服务站迎来了“组团”办理签证延期的外籍参展商。来自意大利的五名珠宝参展商提交了商务邀请函及临时住宿登记等材料后,逐一完成了三年多次往返商务签证申请。  “请稍等,我们同步进行审批,当场即可发...

    时间:11-09
  • 全球上新!在进博会体验不一样的跨境“双11”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左宇坤)打开购物软件,下单喜欢的商品,坐等物流送上门……这样一个简单的网购流程,似乎已深刻印入当下每个人的消费DNA,为这个时代的商品交易按下便捷键与快进符。  正值“双11”期间,一场盛大的“购物车集结”——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上海精彩上演,一大批远道而来的新品牌跨越山海,来到中...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中国中心”战略坚定深耕中国雄心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王梦瑶)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施耐德电气展示多项“中国中心”战略成果。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施耐德六赴进博,不仅展示了领先技术成果,更坚定了深耕中国的战略雄心。  进博会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是全球企业展示...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在进博会上感受AI时代的智能求职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记者 陈静)AI逐渐渗透人类生活,在多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在家即可快速刷脸求职在智能时代已经成为现实。  9日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进博会上,一台求职新产品“1号求职机”吸引众多关注。记者看到,“1号求职机”的显示屏上滚动呈现着热门的职位信息,求职者按下“立即报名”按钮,进入刷脸页面,授权后屏幕上...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高品质消费齐聚进博会 传递时尚愿景及投资决心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张亨伟 李佳佳)11月5日至10日,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全球目光汇聚“四叶草”。  今年进博会全面线下举办,不少国际集团、品牌纷纷将旗下全新品牌或产品在今年的展会上进行首发、首秀。在消费品展区上,LVMH集团、开云集团、历峰集团、三大高端消费品龙头也再...

    时间:1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