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第六届进博会)业界精英、专家、官员上海共同探寻零碳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2023-11-09 17:2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记者 陈静)打造零碳城市有哪些有效路径?记者9日获悉,在“2023(第四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二届零碳中国城市峰会”上,业界、专家们各抒己见。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提出具体措施:把节能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数字技术赋能科技创新、挖掘绿色金融和绿色交易的潜力和激发国际交流互鉴的活力。

  在吴吟看来,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最先进形式,打造零碳城市应成为多方共识。他指出,节能与提高能效不同,后者是相对减少能耗,前者则是从根源上不消耗资源。吴吟认为,应该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节能减污降碳重点项目,积极培育绿色交易市场,以降低全社会成本,并表示,应该把数字技术融入零碳技术研发全过程。吴吟希望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在零碳城市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加强在技术、项目、投资、市场化改革、政策制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零碳城市发展模式。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董事长、党委书记何勇健直言,零碳城市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可概括为低碳化、智能化、市场化。他指出,低碳化要求城市进行清洁能源转型,从高碳、低碳到“零碳”。城市要做好分布式、智能化转型方案,除常规新能源外,还要积极利用地下热能、垃圾、生物质能等,打出“组合拳”。智能化则要求城市能源与交通等其他领域结合,利用数字技术这个城市“大脑”,让能源“血液”畅通流动。市场化则要求在零碳城市建设中发挥市场力量,健全绿色补偿机制和保障机制。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杰出讲座教授陈清泉直言,“双碳”战略是指引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构建零碳城市是必然要求,要从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三端发力”,推动四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融合。在陈清泉看来,加快新能源供给,深度促进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三产比例;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使用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发展绿色运输体系和智慧交通;建设空天地碳中和立体监测体系等都是建设零碳城市的可行措施。

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在“2023(第四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二届零碳中国城市峰会”上,为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中国投资协会供图)

  据悉,本次峰会是第六届进博会的高规格配套活动,由中国投资协会主办,海内外专家、业界精英等围绕零碳城市发展,以“共筑绿色家园,共享零碳城市”为主题,多种形式分享零碳城市建设经验,为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在发言中勾勒出零碳城市建设的“画像”,即:风光储氢碳与“大电网”互相配合的智慧能源网络。他说,风光技术已比较成熟,营利性可见,氢储技术则有待创新突破和降本增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会长丁文江提出了“金氢”概念,这种氢不但不产生二氧化碳,反而消耗二氧化碳,制氢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负数。金氢已在放大试验中,若大规模推广,将有利于“双碳”战略的推进与落实。

  在峰会上,江苏省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红介绍了常熟在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探索。据悉,在打造零碳城市的过程中,常熟设立智能改造专项资金,推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重点布局氢能、光伏、锂电三大方向,大力引进相关新能源龙头企业,基本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的完整产业链条。

  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处长王小玲在峰会上介绍了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低碳创新情况。北京未来科学城位于昌平区东南部,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枢纽型主平台之一,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王小玲介绍,在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方面,北京未来科学城100%建筑为绿色建筑,类建设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并完成了能源智能监测平台搭建。王小玲表示,未来科学城将努力突破先进能源关键技术,集聚能源领域标杆项目,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介绍了“农业+新能源”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打造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大力建设光伏电站,推动能源转型。陈星宇表示,“双碳”政策不断细化,企业作为降碳主体应身体力行、不断创新

  在圆桌对话中,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汪义达坦言,零碳城市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均越来越好,但同时也面临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需继续加强、资金缺口、关键技术待突破等挑战。他希望零碳城市建设能配套以绿色金融的支持,政府资金、银行信贷、债券要长期参与。(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前9月限上企业新车零售额620.88亿元 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

      中新网太原11月9日电 (记者 李新锁)今年1月至9月,山西全省限额以上企业新车零售额620.88亿元,同比增长4.4%。为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山西将延续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侯向军介绍,山...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双循环”优势明显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作会议8日在沪举行。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2023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暨SCISS指数报告》。11月8日,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双循环”优势明显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作会议8日在沪举行。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2023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暨SCISS指数报告》。11月8日,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双循环”优势明显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作会议8日在沪举行。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2023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暨SCISS指数报告》。11月8日,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双循环”优势明显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作会议8日在沪举行。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2023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暨SCISS指数报告》。11月8日,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双循环”优势明显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作会议8日在沪举行。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2023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暨SCISS指数报告》。11月8日,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双循环”优势明显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作会议8日在沪举行。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2023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暨SCISS指数报告》。11月8日,作为第六届进博会配套活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产业国际...

    时间:11-08
  • 聚焦动力与储能电池 湖北引智引资发展新能源产业

      中新网武汉11月8日电 (马芙蓉 李慧敏 杨丹怡)第六届楚商大会产业发展论坛暨新能源高峰论坛8日在武汉举行。本次论坛上,17位行业专家、企业家受聘为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顾问。27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357.6亿元。论坛上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  马芙蓉 摄  汽车产业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是...

    时间:11-08
  • 聚焦动力与储能电池 湖北引智引资发展新能源产业

      中新网武汉11月8日电 (马芙蓉 李慧敏 杨丹怡)第六届楚商大会产业发展论坛暨新能源高峰论坛8日在武汉举行。本次论坛上,17位行业专家、企业家受聘为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顾问。27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357.6亿元。论坛上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  马芙蓉 摄  汽车产业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是...

    时间:11-08
  • 聚焦动力与储能电池 湖北引智引资发展新能源产业

      中新网武汉11月8日电 (马芙蓉 李慧敏 杨丹怡)第六届楚商大会产业发展论坛暨新能源高峰论坛8日在武汉举行。本次论坛上,17位行业专家、企业家受聘为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顾问。27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357.6亿元。论坛上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  马芙蓉 摄  汽车产业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是...

    时间:1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