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第六届进博会)外企谈进博:进博会在推进全球罕见病诊治上彰显其“共赢”价值

2023-11-07 15:0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1月7日电(记者 樊中华 汤彦俊)“阿斯利康在2020年底并购罕见病创新药企瑞颂制药后,第一时间就决定要将其所有创新产品带入中国,而我们进入中国的第一款罕见病药物,即是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正式上市的‘进博宝宝’舒立瑞。”

  谈起进博会对跨国医药巨头阿斯利康全新罕见病业务在华发展的意义,阿斯利康中国罕见病事业部负责人胡轶清6日下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乘上进博“特快列车”,仅仅一年间,该新药就在华接连获批四个适应症。而此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又展出了今年6月在华上市的、其在神经纤维瘤病领域的首个创新药物科赛优。

11月6日,第六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特别展示了其进入中国市场30年来引入的近40种创新药。记者汤彦俊摄

  “其实在科赛优上市之前,我们就借助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为十余位患者进行了用药,”在胡轶清看来,自贸区、自贸港等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承接着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共同推动新药尽快惠及更多病患。

  当前,全球约有7000余种罕见病,但仅5%的疾病有获批的有效治疗药物或方案。悬殊的对比暴露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困局,而在胡轶清看来,中国罕见病市场还有其特殊之处。

  “尽管罕见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高,但中国的人口基数巨大,这意味着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偏远地区或县市级地区会存在一些‘看不见的患者’,他们可能并没有机会到地市级以上的医院确诊,一些罕见病患者需要3至7年时间才能确诊,”胡轶清说,阿斯利康希望能够在此方面不断努力,让更多未被发展的罕见病患者被看见,同时也希望能帮助他们早诊断、早治疗,延缓疾病进程甚至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愿景下,胡轶清表示,阿斯利康一方面正在加速把全球创新药引入中国,另一方面,从2022年建立中国罕见病事业部开始,阿斯利康中国的罕见病创新药研发已经实现和其全球研发同步,“这意味着,全球创新药会在第一时间来到中国。”

11月6日,第六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特别展示了其进入中国市场30年来引入的近40种创新药。记者汤彦俊摄

  此外,在罕见病诊疗方面,阿斯利康在积极配合多省头部医院及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中国罕见病联盟等,“在每个省支持建设罕见病区域诊疗中心,以保证更多病人‘不出省’就能得到诊断治疗。”胡轶清说。

  在她看来,中国近年来在罕见病医疗保障方面已有长足进展,很多省市的惠民保险已经将一些罕见病药物纳入其中。阿斯利康也建立了病人慈善援助项目,并在积极寻求医保、商业保险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力量,为罕见病病人实现多层次医疗保障。“我们希望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尝试不同的途径,提高药物的可支付性,解决病患用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而进博会在此方面再次彰显了其“共赢”的深层价值。胡轶清介绍,借由进博平台的展示、交流、合作,一方面,更多省市的医疗机构了解到了罕见病及目前世界最新的诊疗方案,“是一种很好的知识普及方式”;另一方面,阿斯利康也与如山东等中国内地多省市政府开展了罕见病领域的诊疗一体化合作,顺利将其发展宏远“下沉”,而更多病患也能够因此受益。

  “因为人口数目庞大,中国的罕见病队列数据对于世界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创新而言非常有价值,”胡轶清说,“我们也希望通过深入中国市场,诊疗病患,进一步在罕见病领域做‘中国创新’,并以此惠及全球的罕见病患者。”(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商机:外企升级对华投资模式 汇聚开放式创新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李佳佳)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技术装备馆内,第三次参展的全球大型商品浆生产商书赞桉诺第一次拥有了100平方米的独立展台。就在去年,书赞桉诺位于创新孵化专区的展台面积仅为9平方米。书赞桉诺在第六届进博会上的展台。(书赞桉诺供图)  展台面积的扩大得益于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今年8...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商机:国际酒类企业对中国展现巨大热情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李佳佳)跨国洋酒企业展开对中国市场的激烈追逐,这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可见一斑。  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酒类累计进口30.43亿美元,同比增长9.38%;仅8月份,中国酒类进口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7%。法国是中国酒类进口最主要市场。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寻“味”进博会:全球美食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题:寻“味”进博会:全球美食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作者 王梦瑶  “不含酒精的酒还能叫酒吗?”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个酒类展台前,观众发出的疑问引起了记者注意。  本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示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品食品及农产品,宛如一个“世界厨房”。不少展台前都排起了蔚...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中外人士:可借进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助专精特新企业走向全球市场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许婧)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专精特新国际化发展论坛的中外嘉宾提出,可借助进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共助专精特新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多方协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扬帆出海。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专精特新专委会主办、北京银行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专精特新国...

    时间:11-09
  •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多合作机遇”(进博会观察)

      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相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家展集中展示。其中,11个国家首次参展,34个国家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国担任主宾国。许多国家派出大规模、高规格代表团参展。进博会“朋友圈”不断扩大,“进博效应”不断彰显。  “积极加入这个...

    时间:11-09
  •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多合作机遇”(进博会观察)

      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相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家展集中展示。其中,11个国家首次参展,34个国家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国担任主宾国。许多国家派出大规模、高规格代表团参展。进博会“朋友圈”不断扩大,“进博效应”不断彰显。  “积极加入这个...

    时间:11-09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