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2023-11-09 05:22:3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的饮料酒类、时尚潮流、保健食品这几大版块的参展面积比去年增长了三分之一。扩大进口丰富了消费清单,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总台记者 杨松涛:过去的五届进博会,有一万多家外国企业参展,在进博会上发布的有代表性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有两千多项。由于地理上的优势,很多进博会上的展品很快就可以在上海落地。这家超市,有接近50%的商品是进口商品,像奶酪有65种,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巧克力有236种。

  市民 王佳:这种超市进口的商品还是蛮好的,尝试一下进口的商品,可能会有其他的味道。

  市民 乔雯婷:买了一个奶油奶酪,还有一些果汁、酸奶。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选择上会比较多一些。会有很多没见过的比较新奇的味道,都想试试看。

  上海市长宁区盒马黑标店店长 顾明:在每一届进博会,我们的采购都会组织小团队,到现场去选购一些新奇特的商品、目前市场上缺乏的商品。

  总台记者 杨松涛:今年进博会期间,很多海外的品牌供应商也专门来到超市里面,和中国的采购商进行洽谈,他们希望他们的产品能够尽快摆上中国的货架。

  法国畜牧及肉类协会出口经理 克莱尔·杰卢特:我和一些法国公司一起来这,他们准备向中国出口一些日常的肉制品,比如火腿、干香肠等。消费者真的很喜欢这类产品,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沟通,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质量。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世界分享中国机遇,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进博会带给中国市场的,除了超市里的食品用品之外,还有像整体厨房、家用电器,甚至汽车和医疗仪器这样的大件。在这个家居卖场里,就有不少品牌是通过进博会被中国的消费者所熟悉的。

  上海室内家装设计师 应海洋:现在进口的品牌很丰富,我们国内的客户有非常丰富的选择。进口的品牌进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有更多的方案去匹配到客户。在进博会上,看到好的品牌和产品以后,我们会加入设计当中,给客户一些更好的、更多的选择。

  德国德格电器市场经理 王晓霞:去年的进博会,我们成功发布了跨界合作系列。在今年进博会上,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整体厨房方案的推介,希望能对中国的消费者在厨房环境方面做一些贡献。

  总台记者 杨松涛:在家居卖场里,另外一家进博会参展商的产品没有独立的店面,但是却应用在这里的很多家用电器上。这种最早用在航天领域的玻璃,因为耐磨而且具有极强的耐热性和稳定性,在应用了这种玻璃面板的灶具进入中国后,很多年轻人放弃了原来的燃气灶具,使用更清洁、更时尚的电能灶具。

  德国肖特集团赛兰品牌中国区销售总监 刘俊:今年是我们第六次参加进博会,我们在前几天已经签约了,将继续参加第七届进博会。我们肖特始终一直关注中国市场发展,做了很多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比如说微晶玻璃,就是在中国根据电气化的发展方向推导进来的一个新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微晶玻璃最初是应用在太空上面,天文望远镜上面的。从日月星辰到人间烟火,跨度非常大的进行了一个应用。不断地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总投资额要超过1.7亿欧元。

  总台记者 杨松涛:现在进博会上的很多展品,也将很快走进中国的商场、超市,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在扩大进口,引进更多的全球优质商品,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的同时,中国也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把创新引进来,在合作共赢当中,加快成为全球创新的策源地,世界共享的大市场,推动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

  高水平开放与更美好生活良性互动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万亿元,同比增长6.8%。全国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消费品总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1%。扩大消费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好物无疑加速了高品质消费增长。随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全球商品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也会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形成良性互动。(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商机:外企升级对华投资模式 汇聚开放式创新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李佳佳)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技术装备馆内,第三次参展的全球大型商品浆生产商书赞桉诺第一次拥有了100平方米的独立展台。就在去年,书赞桉诺位于创新孵化专区的展台面积仅为9平方米。书赞桉诺在第六届进博会上的展台。(书赞桉诺供图)  展台面积的扩大得益于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今年8...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商机:国际酒类企业对中国展现巨大热情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李佳佳)跨国洋酒企业展开对中国市场的激烈追逐,这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可见一斑。  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酒类累计进口30.43亿美元,同比增长9.38%;仅8月份,中国酒类进口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7%。法国是中国酒类进口最主要市场。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寻“味”进博会:全球美食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题:寻“味”进博会:全球美食飞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作者 王梦瑶  “不含酒精的酒还能叫酒吗?”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个酒类展台前,观众发出的疑问引起了记者注意。  本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示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品食品及农产品,宛如一个“世界厨房”。不少展台前都排起了蔚...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中外人士:可借进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助专精特新企业走向全球市场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许婧)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专精特新国际化发展论坛的中外嘉宾提出,可借助进博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共助专精特新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多方协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扬帆出海。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专精特新专委会主办、北京银行联合主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专精特新国...

    时间:11-09
  •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多合作机遇”(进博会观察)

      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相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家展集中展示。其中,11个国家首次参展,34个国家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国担任主宾国。许多国家派出大规模、高规格代表团参展。进博会“朋友圈”不断扩大,“进博效应”不断彰显。  “积极加入这个...

    时间:11-09
  •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多合作机遇”(进博会观察)

      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相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家展集中展示。其中,11个国家首次参展,34个国家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等国担任主宾国。许多国家派出大规模、高规格代表团参展。进博会“朋友圈”不断扩大,“进博效应”不断彰显。  “积极加入这个...

    时间:11-09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外国政要看进博: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外国政要看进博: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中新社记者 陈溯  今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多国政要率团赴约。不少外国政要在进博会期间表示,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商机,未来希望与中国继续携手实现“共赢”。  ——第二大市场创造持续引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庞大的市场空间持续吸引着...

    时间:1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