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从“强资源”到“强品牌” 江西着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3-11-08 16: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昌11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11月8日,记者从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红博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实现江西红色旅游从“强资源”到“强品牌”的转变,江西将多举措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李韵涵 摄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韩之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红博会”是一路伴随和见证了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展示交流合作平台。本届红博会将于2023年11月中旬在赣州市于都县举办,活动主题为红色旅游“新长征再出发”。

  据了解,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主要包括三大主体活动、四个配套活动。三大主体活动为博览会开幕式、主题展、全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话。四个配套活动为红色旅游“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新文创”创意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可爱的中国——中国红色研学旅行全球推广活动、“红色摇篮·革命赣南”精品旅游线路考察活动。

  据江西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黄欢介绍,近年来,江西红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供给体系不断丰富,综合效益逐渐显现,江西省红色旅游已实现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巨大转变,引领了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黄欢表示,为实现江西红色旅游从“强资源”到“强品牌”、从“强参观”到“强体验”、从“强景区”到“强目的地”的转变,将加快出台《江西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7年)》,推动红色旅游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四个摇篮、一座丰碑和一个出发地”等红色旅游IP。

  此外,江西将推进红色旅游跨界联动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改造和提升,推出一系列红色旅游活态体验产品,让游客在真实新奇的体验情境中感知红色历史,感悟红色基因。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江西将构建“高校+企业”相结合的红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市场对红色旅游人才的基础性配置。建立线上云课堂、线下培训班相结合的红色旅游讲解员定期培训机制,培育一批金牌讲解员、五好讲解员,全面提升红色旅游讲解员整体水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东: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原标题:广东: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有一支英雄的队伍长期坚持在广东东江地区进行敌后独立作战,这就是被誉为“广东人民解放旗帜”的东江纵队。今年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记者日前重新走访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追寻先...

    时间:11-08
  • 广东: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原标题:广东: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有一支英雄的队伍长期坚持在广东东江地区进行敌后独立作战,这就是被誉为“广东人民解放旗帜”的东江纵队。今年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记者日前重新走访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追寻先...

    时间:11-08
  • 广东: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原标题:广东:挖掘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有一支英雄的队伍长期坚持在广东东江地区进行敌后独立作战,这就是被誉为“广东人民解放旗帜”的东江纵队。今年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记者日前重新走访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追寻先...

    时间:11-08
  • 红色旅游热持续攀升 中青年成游客主力

      红色旅游热持续攀升   火红的七月,多地红色旅游热度显著提升,中青年成为红色旅游主力军,红色旅游不断创新发展。  红色旅游线路深受喜爱  浙江嘉兴红色旅游近日持续升温,不少游客赴南湖旅游区瞻仰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等,体验嘉兴的红色旅游。  7月初,由浙江省...

    时间:07-14
  • 探访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聆听古瓷片的“文明回响”

      中新社景德镇7月8日电 题:探访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聆听古瓷片的“文明回响”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一块碎瓷片,或埋于土中,或沉于水底……但在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内,却可以通过检测与分析,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变迁,聆听来自古瓷片的“文明回响”。  位于江西东北部的景德镇有着2000多...

    时间:07-08
  • 中美团队合作开发基因遗传信息新模型 精准预测冠心病患病风险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获悉,为实现对个体未来罹患冠心病风险的精准预测,该所汪敏先团队与美国博德研究所Amit V. Khera团队合作,最新成功开发出基于基因遗传信息预测冠心病患病风险的新模型,有望在冠心病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识别及精确分层上发挥作用,促进冠心...

    时间:07-07
  • 推动中国甘蔗品种升级 需用好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农业生产命脉。对于甘蔗产业发展来说,种业究竟有多重要?  “种业是甘蔗产业发展的基石,对产业发展贡献高达60%。”7月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首届现代生物育种与甘蔗育种升级高端论坛上,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给出了答案...

    时间:07-07
  • “卢沟桥事变”86周年:福建龙岩缅怀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中新网龙岩7月6日电 (司寒杰)在“卢沟桥事变”86周年到来之际,福建省上杭县溪口镇大连村举行抗日英烈廖海涛生平事迹展开展仪式,烈士后代、森林消防指战员、小学师生、退役军人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上午9时30分,在廖海涛纪念碑前,全场肃立,全体人员高唱国歌,向纪念碑三鞠躬,并敬献花篮,少先队员献唱《...

    时间:07-06
  • 庆“七一”:走近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盛夏时节,北京的阳光明亮热烈。7月1日一早,就有游客等候在北大红楼外,等待进场参观前一天刚开幕的“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巡展。不仅在北京,各地许多民众都在7月1日自发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

    时间:07-02
  • 我科学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记者齐芳)基因编辑技术是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是这一领域国际竞争的核心。我国科学家在这一方向又建新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研发出一系列新的碱基编辑系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有望...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