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推动中国甘蔗品种升级 需用好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

2023-07-07 04:58:22

来源:科技日报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农业生产命脉。对于甘蔗产业发展来说,种业究竟有多重要?

  “种业是甘蔗产业发展的基石,对产业发展贡献高达60%。”7月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首届现代生物育种与甘蔗育种升级高端论坛上,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给出了答案。

  甘蔗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完成了5次品种改良更新,平均每次约提高单产1吨,提高蔗糖分1个百分点,显著促进了我国糖业发展

  多年来,我国甘蔗种植已实现了种源自主,但研究水平相比主要作物较为滞后,育种材料血缘狭窄,难以实现突破性品种选育。“甘蔗现代主栽品种的遗传背景十分狭窄。种植多年后,品种退化严重,不耐冷不耐寒、易感黑穗病表现比较突出。”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大学甘蔗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负责人张积森说。

  当前,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组学等育种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应用,为甘蔗育种带来了新的机遇。

  针对传统育种时间长、性状不精确、抗病虫害不强等现状,巴西等蔗糖主产国在10年前启动了Bt转基因育种,5年前育成了一系列转基因品种。

  “基因组编辑是生命科学的革命性技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叶健认为,甘蔗是遗传背景复杂的高多倍体植物,传统杂交育种面临巨大挑战,精准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为甘蔗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机遇。

  他表示,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组成的科研团队,以高产量高糖分甘蔗新品种培育为目标,目前初步建立了甘蔗基因组编辑方法,为后续高效基因组编辑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为国内甘蔗优良新品种选育的主导力量,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选育登记了43个甘蔗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面积超过甘蔗种植面积的65%。

  “基因组学是甘蔗生物育种研究重要科学问题的关键工具。”长期从事甘蔗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研究的张积森表示,要加强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应用,探索中国甘蔗新品种升级之路。

  作为中国重要的甘蔗产区,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均占全国的65%左右。“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育种,在品质、产量、抗病性、宜机化等方面提升甘蔗品种的整体水平,是广西甘蔗种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广西糖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文纲说。

  与会专家认为,甘蔗生物育种应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质量;利用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新技术对甘蔗进行改良,推动高产、高糖、高抗、强宿根性、宜机性等性状协同改良甘蔗种质创新与重大突破性新品种更新换代;坚持“政产学研金”相结合,出台政策鼓励良种应用推广,保障国家、蔗农和糖企利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国家食糖供给安全。

  “甘蔗生物育种的时代已经到来,要继续向科学要答案,利用先进育种新技术,实现甘蔗育种从2.0时代到4.0时代的跨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钱韦说。(科技日报记者 刘 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联播+|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

      联播+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悍然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起猛烈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要擦...

    时间:07-07
  • 齐向东:数智时代数据呈三大变化,网络安全“易攻难守”或常态化

      中新网7月7日电 题:齐向东:数智时代数据呈三大变化,网络安全“易攻难守”或常态化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近日在BCS2023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发表演讲称,数智时代和传统时代相比,社会安全生产事故的诱因将完全不同,网络攻击将成为最主要的诱因。而攻击数智...

    时间:07-07
  • “中华体育精神颂”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李纯)“中华体育精神颂”项目启动仪式7月7日在北京举行。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中华体育精神颂”项目系列活动,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国家体育总局在京党组...

    时间:07-07
  • 台籍教授常驻“大陆老家”:“说媒”温州体育与健康 促两岸融合

      中新网温州7月7日电 (张益聪)“我们常说,体育健康不分家。但在民间,体育和健康还在‘说媒’阶段。”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台籍教授李豪杰表示,虽然他与温州结缘还不足一年,但是他的祖籍就在浙江,并表示会常驻这里,为体卫融合事业奔走,促进海峡两岸深度融合。  2001年,李豪杰到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

    时间:07-07
  •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创新论坛(2023)在沪举办

      中新网上海7月7日电 (谢梦圆)6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创新论坛(2023)在沪举办,近200位中外嘉宾围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主题深入交流研讨。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路径,为推进中国式...

    时间:07-07
  • 第一观察|总书记到江苏考察释放鲜明信号

      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考察。  5日下午至6日上午,总书记先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高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企业科技创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情况。  从时间看,此次考察,正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时间过半。在年中的...

    时间:07-07
  • 中国女足启程参加2023女足世界杯

    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今天启程赴澳大利亚参加2023女足世界杯,第八次进军世界杯,新的征程!小组赛赛程:7月22日20:00丹麦vs中国;7月28日19:00中国vs海地;8月1日19:00中国vs英格兰...

    时间:07-07
  • 构建更加紧密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7月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上合组织同舟共济凝心聚力,为上合组织发展壮大擘画蓝图,为维护亚欧大陆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强大正能量。  当前,世界团结与分裂、和平与冲突、合作与对抗的矛盾日益突出。国...

    时间:07-07
  • “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强大正能量”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合作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各成员国可以通过直接对话寻找合作伙伴,联合开发项目,深化友好关系,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谢尔盖·卡纳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未来将发掘出更多合作潜...

    时间:07-07
  • 学习时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抗战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战争的创痛警示我们,吾辈当自强,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在何行业,都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在“七七事变”86周年来临之际,让...

    时间:07-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