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以竹代塑”提出一年来我国还取得哪些进展?

2023-11-08 08:50:5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昨天(7日)从国家林草局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主办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

  2025年初步建立

  “以竹代塑”产业体系

  未来三年,我国将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产销对接促进等七大重点行动,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得到显著提高。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

  据介绍,我国竹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竹子837种、面积756万公顷,年产竹材1.5亿吨,涉及20个省份。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按照竹产业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

  “以竹代塑”离我们有多远?

  随着现代生活中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残留物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2022年11月7日,中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旨在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竹代塑”倡议提出一周年以来,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

  在国际竹藤中心的展厅里,各种以竹代塑产品琳琅满目。小到竹吸管、竹纤维餐盒、竹刀、竹叉、竹勺等一次性竹餐具,大到各种建材管线,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 陆文明:发电机冷却塔里面的填料原来都用塑料,现在也可以用竹子。竹子的成本比塑料贵50%,但是竹子的使用周期是塑料的四倍。一般来说,十年塑料要换四次,竹子换一次,换一次的成本高,换四次的成本就相对低了,最关键的还不是填料本身的成本,塑料换一次一个月不能发电,十年是四个月不能发电,而竹子是一个月不能发电,所以这个在“以竹代塑”产品里面我认为是效果最好的。

  专家介绍,目前“以竹代塑”产品用途已覆盖从民用到工业的各个领域。尤其“以竹代塑”日用品,耐高温、无添加、可降解,广受国际市场欢迎。仅以一根小小的竹吸管为例,目前我国每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2亿根,竹刀叉、碗碟年产量也有大幅度提升,大量出口日韩、欧美、东南亚近11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航空、高铁、旅游景点等餐饮配送环节。

  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 方长华:从出口这方面来说,在小的日用品中,其实占竹制品出口比例特别大,包括这个一次性的餐饮用具、家居里的一些小日用品,在每年的竹制品出口里占到40%左右。

  在工业制造领域,竹缠绕管道、冷却塔竹质淋水填料、电子设备外壳等“以竹代塑”产品的替代范围不断扩大。科研创新正成为“以竹代塑”行业的有力驱动。针对农用地膜污染严重,国际竹藤中心材料所已成功研发一种可替代塑料农用地膜的竹炭复合材料地膜。

  国际竹藤中心材料所副研究员 马建锋:在自然堆肥条件下,这个地膜是可以实现完全降解的,它的降解产物主要就是竹炭、二氧化碳和水。

  代替塑料

  为什么是竹子?

  为什么选择竹子作为塑料的替代品呢?竹子,属于禾本科,是高度可再生资源,在生长3到5年达到成熟后,一片管理良好的竹林,可以在接下来的40到70年的时间里,反复收割加以利用。

  此外,全球共有竹子1642种,分布面积超过5000万公顷。而我国是竹资源和竹产业大国,共有竹子837种,面积达到756万公顷,年产竹材1.5亿吨,涉及20个省份。这些为“以竹代塑”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提供了充裕的资源保障

  贵州赤水

  “以竹代塑” 产业发展“节节高”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

  国家对“以竹代塑”绿色产业的支持,也让全国各地的竹乡和竹产业基地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贵州省赤水市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竹产业发展

  走进贵州赤水的一家民宿,从整体装修、家私用具,到一次性洗漱用品,满满都是竹乡风情。

  对于民宿的经营者而言,竹制品不仅能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还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赤水市位于贵州西北部,有竹林132.8万亩,竹产业历史悠久。当地取材、当地生产加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价格优势也成为赤水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一大优势。

  位于赤水市经开区的这家中型竹制品公司,主要使用楠竹作为原材料制作生活用品,生产的竹马桶盖、竹电子秤、竹包装盒等日用品和快消品远销海外,每年产值能达到两三千万。而另一家规模更大的泰盛公司则使用杂竹作为原料生产竹浆,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是工艺最先进的竹浆生产企业,每年竹浆产量36万吨。

  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宏伟:为了方便运输,把湿竹浆做成了浆板。未来如果有模塑的产业入驻赤水市后,我可以直接供应湿浆,烘干的成本会降低,大概在300到400元每吨。

  竹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产原料,可以加工成竹纸杯、竹纸浆餐盘等代塑产品。这家原材料企业选择在赤水建厂,就是相中了这里的竹林资源。“以竹代塑”的倡议提出,也让企业捕捉到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他们已经着手扩大产能,建设二期项目,计划在两年内把竹浆产量提升到每年43万吨。而赤水市政府也正在积极招商下游竹纸浆模塑成型加工企业,以进一步延伸和完善当地的“以竹代塑”产业链。

  赤水市竹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付师春:现在我们陆续建立了竹产业研究院,还有竹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以及交易中心等平台。接下来我们将在全竹的高值化利用和纸浆模塑产业方面发力,以引进更多的优强企业,让“以竹代塑”这个产业在赤水能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江西铜鼓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在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的江西铜鼓,竹产业从粗放型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有些产品甚至突破了人们的想象,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走进江西铜鼓的一家科技企业展区,竹U盘、竹鼠标、竹计算器,竹音箱、竹制汽车内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家公司原以竹地板为主营业务,随着“以竹代塑”,减少塑料污染,保护环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萌生了利用竹材生产科技型竹制产品的想法,将目光瞄向了当时市场需求较大的电子用品。然而竹子和电子产品的结合并非易事。竹材易遭虫蛀、霉变,遇高温还容易干裂、变形,林伟和他的科研团队通过技术改造、创新工艺,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如何用机器把竹条变为平整划一的键盘帽?在摔坏了1000多个模型后,科研团队才研发出能专门生产键帽的机器。

  江西奔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林伟:竹子的按键成型非常困难,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它会出现毛刺,还不整齐,我们自主研发的竹按键成型机,可以实现一根竹条进去自动切割、倒角、做弧、钻孔一次成型。我们的按键采用了凹形的弧面设计,同时我们采用数控雕刻技术,把按键的相关内容直接雕刻在竹子的按键上面,怎么使用的话它都不会磨损掉。

  敲击声小、键盘电子部件使用寿命长的竹键盘,一经推向市场,当年就卖出了2.5万套。竹键盘取得成功后,林伟和团队成员发现竹制电子产品的天然环保性很受市场欢迎,又继续研发竹鼠标等配套用品。

  为了壮大竹产业规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以竹代塑”产业进程,江西铜鼓县安排专项资金助推企业智能化转型、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目前,当地竹木精深加工企业有100多家,其中科技型企业达50家以上,年产值达7.5亿元。(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以竹代塑”提出一年来我国还取得哪些进展?

      记者昨天(7日)从国家林草局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主办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  2025年初步建立  “以竹代塑”产业体系  未来三年,我国将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产销对接促进等七大重点行动,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种类、...

    时间:11-08
  • 我国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

      记者今天从国家林草局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主办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启动“以竹代塑”三年行动,未来三年,我国将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产销对接促进等七大重点行动,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重点产品市场...

    时间:11-07
  • 竹键盘、竹鼠标、竹吸管…… “以竹代塑”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用竹吸管喝水,用竹键盘、竹鼠标工作……两三年后,使用替代塑料的竹制品可能会成为大家的日常。11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未来...

    时间:11-05
  • 广东竹产业蓬勃发展 “剑指”超千亿元产值

      中新网清远6月1日电 题:广东竹产业蓬勃发展 “剑指”超千亿元产值  作者 程景伟 林荫  时下,在广东清远英德市西牛镇,竹林里的麻竹笋争先恐后破土而出,麻竹笋迎来采收季节,每天都有村民在忙着采笋、运笋、加工。  英德竹产业是广东竹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目前,广东竹产业集中分布在粤东、粤西、粤北山区,逐渐发展...

    时间:06-01
  • 探秘“中国竹子之乡”建瓯:竹中谋富

      中新网建瓯5月30日电 (叶艺琳)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建瓯市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林面积居全国县市级第一,不仅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还有着“国家火炬计划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笋竹)优势区”等多个国字号招牌。  近年来,建瓯市大力鼓励科研攻关和竹产业机械设备研发,全力突破“全竹利用”“以竹代塑”等...

    时间:05-30
  • 福建建瓯:笋竹产业节节高

      中新网福建建瓯5月29日电 (记者 林玲)在建瓯市天添食品有限公司,一包包美味的“武夷”牌水煮笋已被打包好,即将卖向国外;在福建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一件件精美的竹制家具被运往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开展销售;在建瓯绿剑食品有限公司,由拥有千万粉丝的南平籍网红——“乡愁沈丹”代言的手剥笋正在直播平台销售得...

    时间:05-29
  • “两山”高效转化富民增收 竹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走进了浙江安吉。这里是我国著名的竹乡,却也面临着竹子卖不上价的难题。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近百万亩毛竹林既是安吉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现“两山”高效转化、富民增收重要的资源存储。竹产业如何焕发新活力?记者来到浙江安吉县的这片毛竹林时,赶上省里的农林专家到...

    时间:05-27
  • “以竹代塑”引领绿色发展 福建建瓯再添“中国笋竹之都”新名片

      中新网南平5月26日电 (林玲 叶艺琳)竹,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一头连着产业发展。5月26日,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中国笋竹之都——福建南平建瓯市开幕。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瑞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上,建瓯被中国竹产业协会授予“中国笋竹之都”称号,意味着建瓯再添国字号新“名片”。  2022年11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

    时间:05-26
  • 意外跌倒竹子插入“生命中枢” 上海专家成功“扫雷”救回老人性命

      中新网上海5月4日电 (陈静王根华)一次意外摔伤,将66岁姜老伯(化名)推到了死亡的边缘:一段长4.3厘米的竹子尖端,从姜老伯右侧嘴角直接插入其口腔,贯通咽喉,紧贴颈部大动脉和相关神经,直达枕颈交界处枕骨大孔腹侧。姜老伯生命危在旦夕。  记者4日获悉,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紧急组成...

    时间:05-04
  • 以特色拓展脱贫成果 湖南桃江用一根竹子“串”起“共富”链

      中新网益阳5月4日电 (吴建平 李胜财 彭朝众)“通过村上的合作社培育竹林以后,每亩竹山能产150多斤冬笋、600多斤春笋,一年下来就有五六万元收入,我们村民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在湖南益阳市桃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村民肖武最近总是一大早就开始忙着垦复竹林,以期进一步提升竹山产量。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

    时间:05-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