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金融生鲜季丨肥美多汁的生蚝填满“蓝色粮仓”

2023-11-07 16:2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兴旺、生态可持续的美好愿景,《今日建行》特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中新网11月7日电 春天的油菜,夏天的果,秋天的麦浪,冬湖的渔,对于期盼丰收的千万农人来说,不同地域的收获不只在秋季,因为四季都在成熟。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兴旺、生态可持续的美好愿景,《今日建行》特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清晨,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海边呈现一片忙碌景象,养殖户李玉山的养殖场内,员工们正忙着将一笼笼刚出海的生蚝装车。

  眼下正是生蚝收获的时节,刚刚出海的生蚝,马上就被运往海产品批发市场,随出随卖,供不应求。

  生蚝收获的时节,海风吹来海产特有的咸鲜,水产养殖户们迎着朝霞,笑容灿烂。

  “浮筏养殖贷”精准浇灌养殖户的“心头”

  长海县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又被称为“大连海上花园”,这里生长着400多种鱼虾贝藻,其中,生蚝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2020年,李玉山开始从事生蚝养殖。第一年,他实现了创收170万元,这让李玉山更加坚定了养殖生蚝的信心。

大连长海县浮筏养殖区域

  当地生蚝养殖的主要方式是浮筏养殖:在浅海水面利用浮子和绳索组成浮筏,并将缆绳固定于浮筏,再将海藻和养殖物幼苗固定在缆绳携带的载体上进行养殖,“仅需15个月,米粒般大小的生蚝苗就能长到比巴掌还要大。”

  初尝甜头的李玉山决定在2021年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海产品养殖普遍具有周期性,在苗种采购、工人工资发放、生产规模扩大等环节,李玉山面临着资金压力。恰在此时,建行大连长海支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找到了李玉山。

  “建行的40万元普惠贷款雪中送炭,给俺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建行的帮助下,我现在生蚝养殖海域已经扩大到600亩,预计今年创收有望达到1000万元以上。”

  建行大连市分行曾就长海县渔业养殖进行过细致的调研。调研显示,长海县渔业养殖约占当地总产值的95%,已办理海域承包的浮筏养殖户,平均每户承包100亩。

  金融“活水”高效化作生蚝增值的“饵料”

  水产养殖户缺少传统抵押物,因此面临着融资难的困扰。针对这一点,当地建行推出大连首个针对浮筏养殖户的普惠信贷产品“浮筏养殖贷”,以养殖户承包海域使用权作为辅助抵押,结合客户的信用情况综合确定授信额度,从而打通养殖户的融资堵点。

  “‘浮筏养殖贷’是生蚝增值最好的‘饵料’。”在颠簸的机帆船上,养殖户蔡艳生介绍着“浮筏养殖贷”给他们带来的帮助。蔡艳生说,除了风暴潮、台风这些天气因素,生蚝养殖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跟不上,收益都会大打折扣。

  “海上养殖产出高,但投入更大。现在原材料成本不断提高,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还要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每年新增的收益也大都投入其中,资金是绕不开的最大需求。”

建行工作人员随同生蚝养殖户出海调研

  蔡艳生拿起一只半大的生蚝说:“如果资金紧张,这么大的生蚝就要提前发送市场了,1斤价格约是3元1角;如果资金充足,我们就让这种生蚝在海上继续生长,通过增肥,1斤生蚝就能增值两成左右,100亩生蚝就能增值16.8万元。”

  普惠信贷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现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要为工人们准备3万元的日工资。如果没有国家政策、银行扶持,咱哪有这能耐。”在大连国岩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岩的爱人兼公司副总栾淑琴正在指挥100多名员工分拣不同规格的生蚝。

  “生蚝养殖投入产出大,资金流水特别快。”说起建行贷给他们的50万元‘浮筏养殖贷’,栾淑琴深有感触,“‘浮筏养殖贷’太管用了。”

  “建行大连市分行主动加快跟进长海县的海洋牧场建设,‘浮筏养殖贷款’就是一个很好的惠农惠渔信贷产品。”建行大连长海县支行行长李海华表示。“生蚝养殖户的苔筏等海上固定资产难以满足固定资产抵押风险管理要求。我们经过调研,将养殖户的海域经营权纳入信贷抵押,这样既解决了抵押物与信贷风险规模匹配度不够的难题,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户最急切的资金需求。”

  长海县大长山岛的大连鑫益水产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全自动的扇贝加工流水线快速运转,成吨的扇贝被投入自动化设备中,经过清洗、去壳、消毒、蒸煮等工序,不到一小时,一筐筐冒着热气的扇贝肉便加工完成。

  大连鑫益同样是建行大连长海支行的普惠贷款客户,从建行获得了300万元的信贷支持,主要用于采购设备和扩大加工规模。

生蚝装满了网兜

  目前,建行大连长海支行的普惠贷款余额达1950万元,惠及市场主体近百户,在海岛发展海洋经济和乡村振兴进程中诠释着普惠金融力量。

  建行金融打造海岛产业链“新引擎”

  近年来,长海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富民产业,全方位推动集群化发展步伐。建行大连市分行积极响应监管机构政策号召,推进普惠金融产品创新,针对普惠客群先后推出“小微快贷”等线上服务产品,因地制宜地根据长海县域的产业特色与市场需求推出“浮筏养殖”普惠信用贷款,促进普惠金融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深度聚焦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新金融实践,打造‘蓝色引擎’,创新涉农信贷产品,助力海洋渔业产业链提档升级。”建行大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蚝养殖户向建行工作人员讲解展示浮筏养殖的生蚝

  在具体工作中,建行多角度做好金融下沉服务,全面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工作人员也多次深入乡村开展产业调研,针对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创新产品设计,有效解决了浮筏养殖户融资的痛点难点问题。

  实践证明,在长海县深耕普惠金融,不仅助力了众多养殖户、水产品加工户以及其他涉农主体,更全方位支持了海岛发展蓝色产业链。普惠金融“活水”注入让县域海洋渔业充满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从上半年数据看,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持续加强。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9.0个...

    时间:07-14
  • 上海银保监局:2023年5月末辖内普惠贷款余额首破万亿元人民币

      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 (高志苗)13日,记者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截至2023年5月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75.63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上海普惠金融业务总体呈现量增、面扩、质优、价降的特点。  上海银保监局介绍,2022年首倡“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的“三零”原则,指导银行机构稳定市场...

    时间:07-13
  • 产假延长、普惠托育……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今天(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我国的主题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护佑妇幼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和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出台生育支持措施,目前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调整优化人口与生育...

    时间:07-11
  • 辽宁全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力争年内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2%以上

      中新网沈阳7月11日电(记者 王景巍)11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增进民生福祉 倾力为民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现场,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林表示,2023年以来,辽宁安排中央及省本级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5.57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5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5所,增加普...

    时间:07-11
  • 建设海洋牧场充实“蓝色粮仓”

      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金钥匙”,是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探索。全国沿海海洋牧场建设保持强劲势头,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9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本期特邀专家围...

    时间:07-05
  • 普惠金融浇灌“小微” 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普惠金融浇灌“小微”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紧抓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这个关键,持续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专家普遍认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服务对象。商业银...

    时间:07-03
  • 普惠金融浇灌“小微” 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普惠金融浇灌“小微”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紧抓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这个关键,持续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专家普遍认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服务对象。商业银行需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

    时间:07-03
  • 广州南沙多举措打造海洋牧场 建设“蓝色粮仓”

      中新网广州6月27日电(王坚 岑柏贤)广州市南沙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之海洋牧场主题新闻发布会27日举行。发布会上,南沙区政府表示,该区将多举措打造海洋牧场产业聚集区及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蓝色粮仓”。  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青峰介绍,南沙海洋牧场建设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产业联盟,二是打造海洋牧场种业...

    时间:06-27
  •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 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6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水体近4400万立方米,产量40万吨,深远海养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力争再用5年的时间,新增深远海养殖规模1600万立方米。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水体近4400万立方米,年产量约40万吨,占海水鱼养殖产量的20%以上。我国沿海省份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

    时间:06-21
  • 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构建“普惠” 体系:让患者“用得起”国际创新药

      中新网海口6月15日电 题: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构建“普惠”体系:让患者“用得起”国际创新药  记者 张茜翼  在海南琼海市,有着中国目前唯一“医疗特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下称乐城先行区),拥有“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等政策优势,是全球最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快速进入中...

    时间:06-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