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看进博之水如何滋润企业之田

2023-11-07 11:29: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闻1+1丨看进博之水如何滋润企业之田

  第六届进博会全面恢复线下举办,这一届进博会创下了历史之最,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历届。11国首次参展,这一届进博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它的吸引力是什么?又有哪些亮点?《新闻1+1》连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共同关注:第六届进口博览会。

  全面线下办展,进博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总台记者 魏雪娇:相比较过去两年,今年进博会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全面线下办展,那对您来说今年的挑战大吗?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每年进口博览会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时刻。又是一年进博时,进博会举办的时间就是收获的季节,期待兑现时刻。今年进口博览会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很多国外企业期待能够通过进口博览会化危为机,但是由于财政、资金各方面的压力,难以如期地参加进口博览会。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到压力和责任就变得越来越大了,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让进博之水,滋润企业之田,多带来一片希望,满足他们一份期待。所以说我们今年的挑战压力比任何一届都大。

  11国首次参展,进博会规模创下历届之最

  总台记者 魏雪娇:今年进博会的规模可以说创下了历届之最,比如说11国首次参展,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增长,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这一届创了历史之最,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历届。比如说像洪都拉斯,毅然决然地要参加进口博览会,把他们一些产品都带到进口博览会上来。这就说明进口博览会的魅力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最主要的是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总台记者 魏雪娇:每次到进博会时间,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媒体愿意用“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这样一些词,那对您来说今年进博会的亮点是什么?有没有什么产品给您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已经成为进口博览会的亮点之一。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有一种驱虫技术,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达到驱虫这种目的。比如说贝宁的菠萝,很甜也很香,但是糖分不高。比如说有一款内衣质量优良,重量下降了20%,完全可以达到保暖的目的。

  创新是办好进口博览会的不竭之源

  总台记者 魏雪娇:今年已经是第六届的进博会了,如果说对过去五年进行一个总结的话,您会用哪个词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我想不用一个词,我想用三个词,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是我们办好进口博览会的不竭之源,只有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展商和采购商各方面的需求,也是我们办好进口博览会的一个重要保证。比如,本届进口博览会,我们又在题材设计上,展区的布局上,采购商的邀请上,都做了精心安排和布置。

  总台记者 魏雪娇:您觉得今年进博会的吸引力在哪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我觉得这一届进口博览会在精准招商,重在精和准,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实行了一企一策、一团一策,我们还设计了供采大厅,让东西双方在网上就可以事先披露信息,进行交流。

  进博会价值的体现是否达到预期?

  总台记者 魏雪娇: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进博会这样一个平台,去发布自己最新的产品。那通过您对他们的了解,这些企业达到了他们的预期吗?那么对于进博会价值的体现,是否又达到了您的预期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每年的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如期举办。在这期间我们也策划了新产品发布的平台,很多企业都非常看重进口博览会这个时机,调整他们自己的研发新产品的发布的节奏。

  总台记者 魏雪娇:您提到了节奏和时机这两个词,那为什么会着重强调节奏和时机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 刘福学:我们面对那么多的国家,时差不一样、文化不一样、预算不一样,企业的经营理念都不一样,我要通过进口博览会这个节奏,把所有的参展企业尽量能够适应进口博览会的时间表。这样大家都劲往一处使,共同来搭建进口博览会这个平台,达到最好的效果。(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增进友谊 深化合作——访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5.2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在此举办。  在国家展中,各具特色的国家馆舍、展览陈设精彩呈现。这里有端庄大气的“国家范”,也有多彩热闹的“烟火气”“民族风”,来自五大洲的嘉宾展商在经贸洽谈、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深化合作。  展示进步的窗口  11月6日,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前,人们纷纷拍...

    时间:11-07
  • 和评理|“进博时间”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开幕以来的盛况,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及全球商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进博会将开展至11月10日,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有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39.4万名...

    时间:11-06
  • (走进口岸看新疆)阿拉山口:通道建设赋能“口岸经济”崛起

      中新网新疆阿拉山口11月6日电(徐金波 刘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被辟为通商口岸;10年前,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随后被列为国家陆上边境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如今,这里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113条,覆盖中国25个省区市,可达21个国家和地区。  阿拉山口...

    时间:11-06
  • (走进口岸看新疆)“输血”与“造血”并举 湖北援疆惠民生暖人心

      中新网新疆博乐11月6日电(徐金波 刘新)近年来,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省结合当地需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扎实推进对口援助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当地民生,赢得普遍赞誉。  5日,“走进口岸看新疆”中央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新疆博州博乐市的博尔塔拉职业...

    时间:11-06
  • 进博会“六年级学长”再赴约,这次带来了四项中国首展产品

      11月5日,第六届进博会拉开大幕。自称进博会“六年级学长”(指连续六年参展进博会)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携全新创新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六度赴约,并带来了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周制剂Icodec临床研究结果文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的承诺。第六...

    时间:11-05
  • 走进口岸看新疆|乌鲁木齐:推动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11月4日,走进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工地现场,工人们正忙碌地施工,棚顶下黄色的吊车灵活翻转着机械臂,工地一派繁忙的景象。“目前飞行区已完成外借土方1.66亿立方米,航站区工程正在抓紧开展装饰装修、民航专业设施设备的安装工作,预计到2024年年底能实现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为运营前校飞、试飞、...

    时间:11-05
  • (第六届进博会)李强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11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11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向本...

    时间:11-05
  • 百事公司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今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企业百事公司,携旗下50多款休闲食品、饮料和营养产品“盛装”亮相。作为虹桥论坛钻石会员,百事公司高管将参加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为全球生态文明、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银发经济等热点议题建言献策,贡献“百事智慧”。百...

    时间:11-05
  • 李强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向本届进博会致信,重申了中国推...

    时间:11-05
  • 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习近平指出,2018年以来,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

    时间:1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