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走进口岸看新疆)阿拉山口:通道建设赋能“口岸经济”崛起

2023-11-06 16:16: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阿拉山口11月6日电(徐金波 刘新)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被辟为通商口岸;10年前,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随后被列为国家陆上边境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如今,这里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113条,覆盖中国25个省区市,可达21个国家和地区。

  阿拉山口市相关负责人近日对“走进口岸看新疆”中央媒体采访团表示,被誉为“戈壁风口”的该市,十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把政策优势、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中欧班列辐射与影响力,大力推进“口岸强州”战略,“口岸经济”加速崛起。

  强化通道建设保障口岸畅通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当前,地处“风口”的阿拉山口市气温已经跌破零度,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阿拉山口站换装场扩能改造项目正加紧进行。该项目将过去室外换装线改造成室内换装库,减少大风天气等因素对换装作业的影响,进而提升效率。

建设中的新换装库正在吊装设备。 记者 刘新 摄

  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副主任郭华介绍,由于中哈铁路轨距不一样,中欧班列出入境时需要进行换装。尽管该站已有一座亚洲最大的室内换装库,每天能够完成6到8列班列换装,但随着中欧班列高速增长,原有设施已不能需求。再加上当地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平均达180多天,这对要求精准的换装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当前,中欧班列换装场扩能改造项目施工正酣。该项目建成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将新增1个室内换装库、延长5条换装线,大大提高换装能力。

  与此同时,当地还谋划实施了铁路车站散矿自卸料系统、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改造提升、油气换装线、海关监管库、联检中心等基础性、功能性口岸通关能力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关能力将由目前的2000万吨提升至4000万吨,公路口岸通关能力由40万吨跃升至200万吨。

  此外,当地还通过创新推进通关便利化措施,建立联检单位“并联”作业模式,学习上海等地先进经验制度,大力提升了通关效率。2022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为16.39小时、出口货物通关时间为0.08小时,跻身国内先进水平。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中欧班列年通行量由最初的17列增加至目前的近6000列,累计通行班列3.05万余列、占中国通行总量近五成,通行中欧班列线路达113条,搭载的货物涉及汽车及配件、棉纱、木材等8大类200余种。

  拓展口岸功能促进经济转型

  通关能力和通关效率的“双提升”,使得当地实现“通道经济”赋能,为发展“口岸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悉,2011年5月设立的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近年来深入实施“口岸强州”战略,积极扩展口岸功能,坚持“畅通开放、贸易先行、以贸促工、贸工并举”发展理念,以通关能力提升做大贸易、以做大贸易带动落地加工、以进出口加工推动外贸升级,着力打造“两进两出”(进口农产品精深加工、进口金属矿产品加工、出口医用材料和出口装备制造)和跨境电商五大产业集群。

图为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外景。(航拍图) 邹浩 摄

  目前,园区内共有贸易、工业、物流等企业813家。以进口粮食、肉类、活畜等资质为平台,综合保税区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及45万吨植物油换装线投入运营,进口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初显规模;以进口金属矿产品资源为基础,20万吨铜加工产业园即将试生产;以中亚、俄罗斯和欧洲为市场方向,医用材料出口产业预计年内产值6亿元;依托综保区“两头在外”的产业优势,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以新业态创新为目标,拓展“保税+”业务,推动跨境电商、边民互市、市场采购等业态壮大规模。

  新业态新模式的协同快速发展,带动了阿拉山口对外贸易实现“加速跑”。今年1—10月,综保区进出口一二线货物累计237.22万吨,同比增长137.8%;完成一二线贸易值445.51亿元,同比增长141.4%。

  企业积极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阿拉山口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依托口岸区位优势和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更高水平开放助力口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5日,位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内的金沙河面业有限公司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用来自邻国哈萨克斯坦的小麦日处理750吨面粉、加工400吨挂面。企业负责人说,该综合保税区作为新疆首个综保区,具有免许可证、免配额、进口保税、出口退税等政策,物流运输更加便捷,原料通过铁路专用线可以直达企业车间,小麦进口不受关税配额限制,有效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图为阿拉山口新博油气管道制造公司生产车间。 徐金波 摄

  阿拉山口新博油气管道制造公司内同样一派繁忙。作为新疆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焊管生产厂家,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供水、供热等输送工程。企业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广阔市场,这家从山东搬迁而来的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为充分发挥口岸区位优势和综保区政策优势,阿拉山口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于2020年启动运营了2.8万平方米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吸引了阿里巴巴、亚马逊、易贝、Wish等国际知名电商平台企业落地,累计服务50.7万电商企业,最近3年贸易额保持高速增长。

  走进跨境电商大数据中心,巨大显示屏上,大到历年统计数据,小至一笔订单的收发地、货值、通关时效等信息一目了然。户外,众多国际货运卡车停靠在仓库前,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地打包、装车,将更多国内外商品运往全球市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普百业惠万企 建行开启小微福“贷”季惠企活动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立业之本。建设银行依托“建行惠懂你”平台,以“普百业惠万企”为主题打造小微福“贷”季活动,通过汇聚多方资源、创新贷款产品、优选权益福利,配套信贷、金融、经营、生活等高频场景,为企业送服务、送优惠、送权益,全面助力小微企业经营成长。  小微福“贷”季是2023年“建行惠懂你”平台面向普惠...

    时间:11-06
  • 金融生鲜季丨一颗火龙果 奏响“山海协作”交响曲

    《今日建行》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

    时间:11-06
  • 金融生鲜季丨“小红提”串起“甜日子”

    《今日建行》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

    时间:11-06
  • “山里DOU是好风光·知秋向山行”活动收官 带动乡村文旅收入超13亿元

      日前,由抖音公益和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发起的“山里DOU是好风光”2023年秋季乡村旅游推广项目——“知秋向山行”活动收官。活动于9月1日启动,致力于通过抖音生活服务平台的数字能力,扩展新农人创业的新渠道、新方法,帮助更多经营主体实现线上化经营。  活动面向景区景点、酒店民宿、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全国乡村文旅经营主...

    时间:11-06
  • (第六届进博会)美国农业部官员:没有贸易就没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电 (记者 陈溯)“没有贸易就没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当今世界必须对贸易有进一步开放态度。”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贾森·哈夫梅斯特(Jason Hafemeister)6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  当天,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举办“共享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机遇 共促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分...

    时间:11-06
  • 中国A股证券板块周一走强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6日(周一)表现亮眼,主要股指悉数上涨,证券板块涨幅居前。  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数据,当天证券板块大涨4.47%。个股方面,当天太平洋、方正证券、锦龙股份和国联证券股价均收获涨停板(涨幅达10%)。  中国证监会3日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机构...

    时间:11-06
  • 数字引擎助推共富,峰会十年“让乌镇不止乌镇”

      “乌镇宝宝,今天天气如何?”;数字教练在线教广场舞、健身操……在乌镇,转身看到的或许就是AI管家,没准它还会笑着问,“是否需要打个无人驾驶车?”  白墙黛瓦的乌镇,曾经因水而兴,如今多了一个重要身份——“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荣获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典型,足以说明数字技术为小镇发展赋予的澎湃动力。而今的乌镇,也吸引...

    时间:11-06
  • “翼”往无前 新疆第二座高高原机场飞行校验工作圆满成功

      11月5日,一架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奖状680”校验飞机平稳降落在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标志着新疆第二座高高原机场——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空管及助航设备等校飞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架机身印有“中国民用航空局”字样的“奖状680”校验飞机是我国专用校验飞机。数日来,这架飞机全面检测了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导航设...

    时间:11-06
  • 一张交通网,与一座云南古城的振兴

      中新网11月6日电(记者 张尼 程春雨)群山环抱,林海茫茫,位于乌蒙山腹地的云南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然而这里也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曾饱受发展制约。  如今,伴随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昭通不通”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永不过时的质朴话语,在这座云南山城得到了最好的实践。  乌...

    时间:11-06
  • 金融生鲜季丨榴果满山香,他的童年愿望照进现实

    《今日建行》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