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一张交通网,与一座云南古城的振兴

2023-11-06 16:3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6日电(记者 张尼 程春雨)群山环抱,林海茫茫,位于乌蒙山腹地的云南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然而这里也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曾饱受发展制约。

  如今,伴随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昭通不通”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永不过时的质朴话语,在这座云南山城得到了最好的实践。

  乌蒙大地,已开新局。

昭通苹果挂满枝头 中新网 张尼 摄

  一条路,引领民生幸福

  秋季,正是昭通苹果上市的时节,昭阳区洒渔镇的果园内随处可见果农忙碌的身影。记者跟随2023年“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线路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这里,见到了正在工作的村民李佐标。

  一提到家乡这些年发生的变化,这位种植大户难掩激动,“果园一年能有十几万斤的苹果产量,等级最高的苹果收购价可以达到7元一斤。”

  不过,就在几年前,因为道路太破旧,李佐标还和村里的很多果农一样,每到收获季都要雇人用肩挑手扛的原始方式,把苹果用箩筐挑出去售卖,人力成本非常高昂。

  “苹果对运输条件要求比较高,一旦磕碰就卖不上价格。”洒渔镇党委副书记赵世东解释说。但这几年,伴随崭新的公路修建完成,像李佐标一样的果农摆脱了过去的烦恼,运输效率翻了几番,平均每斤苹果节省的成本在0.5到1元之间,公路也带来了更多游客和订货商,让这里的“丑苹果”出了名。

崖上石寨 中新网 张尼 摄

  在几百公里外的威信县水田镇,一座藏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也在体验着交通带来的改变。

  崖上石寨,坐落于山崖之上,因为交通不便,村民只能就地取石搭建房屋,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但四面环抱的大山一直是村民出行的障碍。

  水田镇的镇长桂世芬说,大概在2013年之前,当地村民若想出山,只有通过一条紧邻峭壁的羊肠小道,因为路面宽只有几十公分,步行成为了唯一选择。

  现在,一条崭新的公路铺设打破了大山的“封锁”,让小村庄与外界连接起来。如今通过公路,从县城到崖上石寨的车程仅需1小时左右,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现代化的民宿、咖啡厅也建设了起来,准备随时迎接远方的客人。

  在昭通,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建设,正让更多当地民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秦五尺道 中新网 张尼 摄

  一张网,造就“交通强市”

  在盐津县的豆沙古镇,“五道并行”的奇景引得无数游客驻足打卡。秦五尺道、关河水道、内昆铁路、昆水公路、水麻高速在此交汇并行,是中国三千年交通史的见证,也是昭通现代交通飞速发展的缩影。

  高速公路平均每天建成400米,通车里程位列全省第四,打通了11条“出滇入川进黔”大通道;成贵高铁建成通车,昭通迈入“高铁时代”,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并顺利推进;“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扩能改造一期工程建成投运,跃升为千万吨级的云南第一大枢纽港口;昭通机场开通至多个城市的航线,架起“空中走廊”……

  如何寻求发展之路?这,是昭通交出的答卷。公路、铁路、水路……像一条条血管,在崇山峻岭中穿梭交汇,也让昭通摘下了“不通”的这顶“帽子”。

  从壮美的大山包国家公园,到奔流的金沙江;从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到民俗风貌完整保护的苗寨;从延续红色文脉的扎西老街,到现代化的水上乐园;从山顶民宿,到苹果采摘园……一张交通网将城与城、县与县、村与村紧密连接,造就了如今的“交通强市”,更打通了产业融合。

扎西老街夜景 中新网 张尼 摄

  一座城,实现振兴发展

  历史上的昭通,曾有“小昆明”的美誉,这里是中原文化入滇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蹄声清脆,物资流转水陆并举,商贾往来熙熙攘攘……

  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受交通滞后等因素影响,这里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如今,现代化运输体系的崛起,正让这座山城重新焕发出活力。

  在李佐标生活的洒渔镇,建立起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市场,依靠苹果种植这个支柱产业村民们盖起了二层小楼,开上了汽车;这里还将以洒渔河流域烟柳长廊为依托,建设一批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点,预计每年吸引游客4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1亿余元,带动2万户群众增收。

蝴蝶苗寨歌舞表演 中新网 张尼 摄

  在绥江县板栗镇罗坪村,竹产业道、采笋道的建设,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也让蝴蝶苗寨的村民收入翻了几番,甚至吸引外村姑娘嫁了进来。

  在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一间设计颇具格调的咖啡厅为当地青年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有外省工作的年轻人毅然选择回村,在这里做起咖啡。

  夜晚,华灯初上,光影交错,昭通小肉串的香气弥漫街道,引得无数美食爱好者前来打卡品尝;扎西老街上,灯火璀璨,游客穿梭于小巷,驻足于悠悠水车旁,感受浓浓民族风情与红色记忆……透过灯火,一座古城的振兴画卷正在眼前铺展开来。(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普百业惠万企 建行开启小微福“贷”季惠企活动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立业之本。建设银行依托“建行惠懂你”平台,以“普百业惠万企”为主题打造小微福“贷”季活动,通过汇聚多方资源、创新贷款产品、优选权益福利,配套信贷、金融、经营、生活等高频场景,为企业送服务、送优惠、送权益,全面助力小微企业经营成长。  小微福“贷”季是2023年“建行惠懂你”平台面向普惠...

    时间:11-06
  • 金融生鲜季丨一颗火龙果 奏响“山海协作”交响曲

    《今日建行》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

    时间:11-06
  • 金融生鲜季丨“小红提”串起“甜日子”

    《今日建行》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

    时间:11-06
  • “山里DOU是好风光·知秋向山行”活动收官 带动乡村文旅收入超13亿元

      日前,由抖音公益和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发起的“山里DOU是好风光”2023年秋季乡村旅游推广项目——“知秋向山行”活动收官。活动于9月1日启动,致力于通过抖音生活服务平台的数字能力,扩展新农人创业的新渠道、新方法,帮助更多经营主体实现线上化经营。  活动面向景区景点、酒店民宿、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全国乡村文旅经营主...

    时间:11-06
  • (第六届进博会)美国农业部官员:没有贸易就没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电 (记者 陈溯)“没有贸易就没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当今世界必须对贸易有进一步开放态度。”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贾森·哈夫梅斯特(Jason Hafemeister)6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  当天,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举办“共享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机遇 共促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分...

    时间:11-06
  • 中国A股证券板块周一走强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6日(周一)表现亮眼,主要股指悉数上涨,证券板块涨幅居前。  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数据,当天证券板块大涨4.47%。个股方面,当天太平洋、方正证券、锦龙股份和国联证券股价均收获涨停板(涨幅达10%)。  中国证监会3日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机构...

    时间:11-06
  • 数字引擎助推共富,峰会十年“让乌镇不止乌镇”

      “乌镇宝宝,今天天气如何?”;数字教练在线教广场舞、健身操……在乌镇,转身看到的或许就是AI管家,没准它还会笑着问,“是否需要打个无人驾驶车?”  白墙黛瓦的乌镇,曾经因水而兴,如今多了一个重要身份——“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荣获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典型,足以说明数字技术为小镇发展赋予的澎湃动力。而今的乌镇,也吸引...

    时间:11-06
  • “翼”往无前 新疆第二座高高原机场飞行校验工作圆满成功

      11月5日,一架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奖状680”校验飞机平稳降落在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标志着新疆第二座高高原机场——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空管及助航设备等校飞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架机身印有“中国民用航空局”字样的“奖状680”校验飞机是我国专用校验飞机。数日来,这架飞机全面检测了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导航设...

    时间:11-06
  • 金融生鲜季丨榴果满山香,他的童年愿望照进现实

    《今日建行》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