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院士专家齐聚杭州 共议低碳城市发展

2023-11-06 22:0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1月6日电 (童笑雨 杨之颖)11月5日,第二届“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院士专家齐聚于此,共议低碳城市发展

活动现场。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供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基于科学论证的自主承诺,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如何坚持转型升级,推进高碳城市低碳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主席杜祥琬表示,当前,中国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综合效率偏低三个突出问题,要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的达峰原则,鼓励已达峰地区的碳排放不再增长,鼓励碳排放处于平台期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实现达峰。

  他认为,要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在达峰的基础上,持续采取降碳、脱碳、碳移除等措施,加快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进程。同时,构建减污与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机制,建立健全与减污降碳统筹融合的战略、规划、政策和行动体系,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王金南提出,要坚持“提效率、优能源、强生态”三大碳中和战略,关注能源、交通、建筑等七大净零转型领域,开展零碳产业、零碳旅游、碳中和产品等十项行动计划。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理事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沈满洪指出,以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落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生态修复与建设、污染减排与防治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向未来,能源、产业、消费、科技、金融、治理等多个领域要共同发力开展低碳绿色革命,同步推进工业化、绿色化、低碳化,以绿色革命精神推进城市低碳发展

  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石敏俊表示,产业发展与双碳目标之间存在双向约束,双碳目标计划必须考虑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梯次有序地开展碳达峰行动。

  他指出,破解产业发展与双碳目标双向约束的关键,是要在技术进步和能源转型上做文章,遵循“降低单位GDP能耗”和“降低单位能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两条路径。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指出,要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除了关注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方面外,更重要的是关注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培养市民群体的低碳消费习惯,可以让低碳城市建设事半功倍。

  他提到,联合国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生活方式的革命,倡导17种低碳生活方式。以垃圾分类为例,它不仅仅一项简单的具体工作,实际上是推动市民生活方式革命的最有效载体。杭州垃圾分类和垃圾直运的实施,既节约了建设垃圾中转站所需土地,提升了周边土地利用价值和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又实现了垃圾资源的减量化,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国家发改委:选择100个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日对外公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  《方案》提出了“坚持积极稳妥、坚持因地制...

    时间:11-06
  • 湖南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湖南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奋力在生态文明...

    时间:11-05
  • 中国与亚太区域各成员国共同推进能源电力发展 关注绿色低碳未来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亚太电协活动组委会副主席,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在亚太电协大会新闻通气会上指出,作为电力大国和电力强国,中国与亚太区域的各成员国一道,共同推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的能源电力发展。未来三年,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供应年平均增长率为11.6%,超过美洲年平均增长率两倍以上。  记者...

    时间:07-15
  • 九三学社中央编著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2012—2022)》发布

      中新网锡林郭勒7月15日电(记者 李晗雪)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草原保护修复现场会暨国有草场试点建设启动会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盖管理区举办。会上发布了由九三学社中央组织业内专家学者联合编写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2012—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

    时间:07-15
  • 五省区探讨珠江片区 “江海联动” 加快航运绿色低碳发展

      中新网南宁7月14日电 (黄令妍)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王建华14日表示,平陆运河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标志性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珠江片区又一条出海大通道即将打通。珠江片区将突出“江海联动”,充分发挥珠江航运跨区域大通道的优势作用,加快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汇聚力量构建好现代化珠江航运市场体系。  ...

    时间:07-14
  • 积极参与“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共建美丽家园 宝马倡导绿色生活低碳出行

      7月12日,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西安举行,今年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宝马集团作为唯一一家高档汽车制造商出席主场活动,并携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全网经销商和My BMW APP客户端千万用户,发起“绿色生活,低碳出行,共享悦星球”的低碳倡议,从每一个个体做起,采取积极行动,共建宜居地球。  ...

    时间:07-14
  • 成都大运会提炼典型案例 形成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遗产

      央视网消息:成都大运动会开幕在即,从场馆建设到赛事保障,成都大运动会在筹办方面,都更加凸显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  据成都大运会组委会消息,为全力保障赛时绿色出行,大运会期间,将使用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1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龙泉赛区配备了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这两天,相关车辆已...

    时间:07-13
  • 大运来了 | 从交通工具到场馆设施 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大运会

      央视网消息: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从场馆建设到赛事保障,成都大运会在筹办方面都更加凸显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  据成都大运会组委会消息,为全力保障赛时绿色出行,大运会期间,将使用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1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龙泉驿赛区配备了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这两天,相关车辆已陆...

    时间:07-13
  • 大运会临近 成都传递“绿色低碳”新风尚

      随着成都大运会日益临近,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也深深植入了整个城市之中。无论是赛事场馆建设,交通出行,还是迎大运的一系列城市活动都在传递着“绿色低碳”的新风尚。  在成都宽窄巷子广场的成都大运会低碳体验馆,低碳魔方、碳循环灯箱、动力单车、能源小屋等科技感十足的体验装置吸引了不少市民和...

    时间:07-13
  • 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显著 钢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截至2023年6月30日,270余家钢铁企业约7.6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逾2000亿元。全行业已有31家长流程企业与5家短流程企业成功创建了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企业。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地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

    时间:07-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