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成都大运会提炼典型案例 形成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遗产

2023-07-13 22:58:3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成都大运动会开幕在即,从场馆建设到赛事保障,成都大运动会在筹办方面,都更加凸显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

  据成都大运会组委会消息,为全力保障赛时绿色出行,大运会期间,将使用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1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龙泉赛区配备了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这两天,相关车辆已陆续完成调试并交付。

  除了赛事保障,在场馆建设上也更加凸显环保理念。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香城体育中心是大运会水球项目的比赛场地。在建设之初,香城体育中心融入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外围利用透水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装,不仅可以高效渗水、透水,保持路面干爽,还可以将自然雨水留存下来,循环使用。

  此外,坡面的屋顶可以将雨水汇聚储存,配合下沉式的渗水绿化带设计,储存下来的雨水就可以进入到场馆最下方的储水器,经过净化处理后,可成为场馆的日常绿化用水。据介绍,场馆预计全年节水量可达3000吨以上。

  成都大运会还将参照北京冬奥会,在赛后发布《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提炼典型案例,形成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遗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南非学者: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值得世界借鉴

      国际在线专稿:近日,南非国家电视台前政治主编马库伊(Abbey Makoe)在南非《独立报》网站发表评论文章。马库伊不久前作为南非媒体代表团成员受邀访问中国,他在文章中分享了在华期间的诸多见闻感受,并高度评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称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为世界提供了许多启迪。  马库...

    时间:07-14
  • 红色旅游热持续攀升 中青年成游客主力

      红色旅游热持续攀升   火红的七月,多地红色旅游热度显著提升,中青年成为红色旅游主力军,红色旅游不断创新发展。  红色旅游线路深受喜爱  浙江嘉兴红色旅游近日持续升温,不少游客赴南湖旅游区瞻仰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等,体验嘉兴的红色旅游。  7月初,由浙江省...

    时间:07-14
  • 山东为农技专家划分“责任田” 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中新网济南7月14日电(记者 沙见龙)“当务之急要先排积水,等土壤表层有龟裂现象时再进行划锄,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根系正常呼吸。”山东临沂临沭县近日遭遇了一场今夏以来最强降雨,包片农业技术人员解学涛雨后赶到田间查看积水情况,为农户提供雨后农田管理指导。  为提高农技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临...

    时间:07-14
  • 福建各部门多管齐下 高频次组织招聘活动 帮助毕业生求职就业

      央视网消息:2023年,福建全省有高校毕业生32.5万人,同比2022年增加了近9%。为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福建省人社、教育等部门通过为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发放就业补贴、提供政策性岗位等方式,帮助毕业生求职就业。  福建省推出了毕业生免费住宿政策,毕业生留在学校所在地求职的,其所在高校将提...

    时间:07-14
  • 湖南建立“校内提前上岗、赴企真实在岗、就业优先选岗”就业模式

      央视网消息:当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冲刺期,湖南各地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今年,湖南2023届高校毕业生约49.8万人,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各地人社部门积极行动,搭建校企合作直通对接平台,畅通岗位招聘渠道,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  在湖南汉寿县,当地人社部门积极牵线搭桥,搭建校企...

    时间:07-14
  • 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4日电 (余艳春 丁碧薇)随着华电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3日并网发电,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026万千瓦,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居西北第一,占总装机容量的41%。其中,风电装机2989万千瓦、光伏装机2037万千瓦,较2022年底的4065.5万千瓦,增长了23.63%,新能源发展势头强...

    时间:07-14
  • 山西纪委监委通报6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日前,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第一批6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1.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王晋文违规为他人在案件办理、业务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企业主钱款问题。2008年8月至2020年9月,王晋文利用担任省高院执行局协调办主任、审判员、调研员、三级高级法官...

    时间:07-14
  • 【何以中国】中新网评:赓续历史文脉,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韦香惠)世界东方,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站在历史桥头,要理解“何以中国”,便要回归历史,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读懂什么是中国,什么可以定义中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正是考古学。自1921年,河南仰韶遗址被发现,中国考古学正式诞生,至今已有百年历程。近年来,中...

    时间:07-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