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渠道下沉、农产品上行 小果子走向大市场

2023-11-06 05:47:48

来源:人民日报

  渠道下沉、农产品上行,云南孟连种出近八成国产牛油果

  小果子走向大市场(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这个秋天,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牛油果再获丰收。种植面积10.81万亩,投产面积2.04万亩,鲜果产量1.73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以上——孟连将牛油果作为特色产业,这里有颇具规模的种植基地,鲜果产量占据国产近八成。

  从“舶来品”到“土特产”,牛油果在孟连扎根结果,伴随着当地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完善。这个采摘季,记者来到孟连、走进果园,看当地如何实现渠道下沉、农产品上行的蝶变。

  特色种植 从无到强

  10年培育,16年努力,建成百万株种苗基地

  娜允镇芒街村,游客现场采摘,拳头大小的果子,皮色锃亮,光泽诱人。成筐的果实送至餐厅、咖啡店,煮汤、炖肉或做成甜点,与孟连咖啡一并入口,唇齿留香。

  牛油果原产自墨西哥,既是水果,又可入菜,闻起来淡淡清香,吃起来细腻爽滑,口感就像奶酪。早年间尝过的滋味,让玉溪企业家祁家柱念念不忘:“老百姓收入增长,生活品质提高,这种果子市场潜力不小。”

  经过一年调研,祁家柱选中孟连:“年均气温约20摄氏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是种牛油果的好地方。”

  2007年,第一批果树引进试种。牛油果挂果需要4到5年,果农根据当地实际调整种植方式,10年培育终有成果。2017年,首批200吨牛油果上市,被经销商抢购而空,不到3个月卖了上千万元。这给了孟连人信心。2018年,当地将牛油果确定为“一县一业”特色产业。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孟连的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规模化生产,引进优良品种,与专家团队合作……引种、试种、扩种,16年来,建成年产100万株的优质种苗基地和年产20万株的无菌无性繁殖克隆苗基地,培育出颇具规模的牛油果种植园。

  孟连牛油果种得早,随着这种小众水果走进大众视野,也就更能卖得上价。“在大城市,一个礼盒最高卖到135元,让我们相信这个产业前景广阔。”孟连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牛油果种植产业发展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赵原说,但怎么持续稳定地将果子给卖出去,当时可没有把握。

  供需对接 畅通渠道

  从枝头到餐桌,最快只需72小时

  不出所料,孟连大规模种植的同时,牛油果在市场上也逐渐流行。“销量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平台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商生鲜零售平台盒马鲜生的牛油果采购专员侯钰说。

  “以往,牛油果因运输原因需要提前采摘,会牺牲一定的生长期,影响口感。”侯钰说,而今,孟连牛油果从枝头到餐桌最快只需72小时,这意味着果子可以在树上挂到八九成熟再采摘,口感更佳。

  2019年,侯钰在全国搜寻牛油果种植基地。有的地方难以稳定供应,有的地方无法保证品质,一轮考察下来,结果不尽如人意。另一边,孟连利用社交平台,发文推介牛油果,备受关注。

  “孟连就产牛油果。”一条供应商的信息让采购员再次动身,这一次有了收获。“这里的种植基地规模够大。”侯钰说,孟连能够批量供货,还有条件进行集约化生产。

  前瞻性的产业布局,给孟连牛油果产业发展带来了宽裕的窗口期。

  2021年,孟连牛油果首次进入18个城市的盒马鲜生门店销售。2022年11月,首个牛油果盒马村在孟连芒信镇芒信村揭牌,此后3年,盒马鲜生承销价值年均可达1亿元。一条国产即食牛油果供应链打通了。

  与此同时,孟连积极改进生产流程。过去,牛油果最早9月份就上市,与电商平台合作后,企业和种植户将采摘期延后一个月,果子的干物质含量随之提高,口感更浓郁。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孟连还建成选果仓库和电子商务平台,与盒马鲜生、农夫吉采、冉升果品、中通云仓科技等企业开展合作,不断打开市场。小镇牛油果坐上冷链车,来到城市的生鲜超市里,2个400克的果子装成一盒,打上“树上熟”的标签,很受认可。

  联农带农 融合发展

  土地入股、果农务工,亩均年收益约6000元

  娜允镇南雅村牛油果基地里,村民扎儿正在管护果树。天上无人机作业,地下智能滴灌,扎儿只需一部手机就能管护。

  “产值越高,分红越多。按市场价,一亩地每年能收益6000元左右。”扎儿以土地入股,同时也做管护员,可以拿到分红和劳务两笔收入,挂果前还有土地租金,旱涝保收。

  为带动更多村民享受到产业收益,县里成立产业投资集团,地方国企负责产业规划、标准制定和资金筹措,种植龙头企业负责管理、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管理。销售利润农户、龙头企业各得30%,剩余40%由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再次分配。

  据介绍,目前孟连累计入股合作土地约5万亩,产业覆盖村的集体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多的可以达到40万元。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基地管护协议,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每年可吸纳3000人以上就地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超1.5万元。

  “孟连牛油果”还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果品质量等级和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一一出炉,精深加工园区建设也提上日程。果泥、果饮、果粉、果油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牛油果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衍生产品,将从小县城走向大市场

  “今年10月,孟连举办了第一届牛油果节,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和订货商。”赵原说,开幕当天就促成牛油果订单3000余吨,“目前,本地鲜果已经替代了15%的进口果份额。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牛油果与休闲观光、民族文化、口岸旅游、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本报记者 李茂颖)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云南茶叶、花卉等8个“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

      中新网昆明7月14日电 (记者 韩帅南)“云南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中药材、牛羊、生猪等8个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土特产’已成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助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源泉。”中共云南省委农办主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琰14日如是说。  当日,“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

    时间:07-14
  • 上半年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同比增7.5%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李晓喻)越来越多东盟农产品正在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海关总署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125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5%,高于中国自东盟进口整体增速6.4个百分点。  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规模在不断扩大...

    时间:07-13
  • 乡约福建:屏南县为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

      中新网宁德7月12日电 (甘叶斌)走进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辰颐严选电商产业园的福建鲜珥贸易有限公司内,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几十名工人正紧张地拣选、打包银耳、菌菇等农产品,随后各式包装齐整的货物逐一被搬上快递运输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据介绍,福建鲜珥贸易有限公司由屏南县第二批乡村特聘指导员黄金门创办,是一家...

    时间:07-12
  • 一颗鹿亭笋的创新形态:“土特产”闯进“大市场”

      中新网宁波7月8日电 (方堃 曹依)今年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称“千万工程”)20周年,20年来,其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伴随“千万工程”深化推进,浙江乡村全面提升市场化水平,让生态禀赋兑现附加值,“土特产”文章越做越大。  浙江余姚鹿亭乡地处四明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5%,境内约有5.8万...

    时间:07-08
  • 上海崇明网络人士“云端”助农产品销售 促乡村振兴

      中新网上海7月8日电(记者 范宇斌)“桃子来一波,家人们,崇明本土水蜜桃来了,非常甜……”近日,上海市崇明区网络人士陆慧慧在短视频平台向广大网友推介崇明各类农特产品,吸引了5000余名粉丝关注,收获点赞4万余次。  眼下,在上海崇明,像陆慧慧这样的网络主播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粉丝在10万人以上的“直播达人”,在弘扬正能量、述说新...

    时间:07-08
  • 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上海发布重点监管食用农产品清单

      中新网上海7月5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上海市食药安办”)5日发布消息称,将豇豆、生姜、鳊鱼、黄鳝、鲫鱼等5种食用农产品列入2023年《重点监管食用农产品动态清单》(下称《清单》)。  该《清单》由上海市食药安办会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

    时间:07-05
  • 黑龙江调“重金”助推农产品精深加工 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中新网哈尔滨7月4日电 (记者 王妮娜)“黑龙江省每年将安排专项支持资金9亿多元,用于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说。  7月4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黑龙江省6月末连出两个政策,打出“组合拳”,调“重金”助推农产品精深...

    时间:07-04
  • 山东精深加工农产品 助推“土特产”远销海外

      中新网济南7月4日电 (吕妍)7月4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缕缕玉米纤维有序从管束干燥机顺延而下,生产工人收集、打捆、包装,随后这些玉米纤维将通过轮船运往韩国。图为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生产中的山药养生面条。 桓台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为保证出口产品原料供应质量,我们积极探索风险...

    时间:07-04
  • 澜湄国家代表共商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合作机遇

      中新社南宁7月3日电 (陈秋霞)第五届澜沧江—湄公河商务推介会3日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澜湄六国的10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合作机遇。  湄公学院院长素立言·威奇叻坎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随着澜湄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以及食品需求激增、消费模式改变、食品加工和包装技术进步,...

    时间:07-03
  • 点“土”成“金” 青海山村“土特产”带动发展“大流量”

      中新网青海互助6月27日电 题:点“土”成“金” 青海山村“土特产”带动发展“大流量”  作者 李隽  高原夏日,伴着清凉的微风,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出发,经过盘山公路,来到东山乡。  “我们这里洋芋(土豆)收成好,除了够自己家里吃的,每年还可以卖洋芋蛋,还可以下粉条卖洋芋粉,我家今年比去年多种了些,希望今年...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