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爱尔眼科:打造可持续眼健康公益模式 以科研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2023-07-15 18:0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7月15日,2023中国生态品牌论坛暨百大品牌颁奖盛典举行,爱尔眼科成功入选“2023百大年度品牌榜”。

爱尔眼科入选“2023百大年度品牌榜”。

  打造可持续眼健康公益模式

  爱尔眼科采用“分级连锁”发展模式,以“中心城市医院—省会城市医院—地级医院—县级医院”为标准划分层级,给不同层级的医院赋予不同的功能定位,并通过医院网络切实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推动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自2002年成立至今,爱尔眼科积极参与并支持的公益项目超600项,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地区,累计公益捐赠20亿元,公益服务超过2亿人次,公益手术达100万台,并连续两次荣获国家级奖项“中华慈善奖”。

  2022年7月底,在集团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爱尔眼科对下一阶段公益战略做了系列部署,即未来十年捐资助力打造可持续眼健康公益生态,构建一个由政府指导、企业出资、基金会运作、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机构执行、国内国际联动、覆盖更广泛人群的眼健康公益生态圈,推动系统性解决眼健康问题,让人人都享有优质可及的眼健康服务。

  持续完善医教研平台

  一直以来,爱尔眼科坚持一边专注眼科医疗服务,不断延伸服务的触角,一边加强学术科研及眼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科研创新助力眼科医疗行业协同发展

  2023年1月,爱尔眼科与中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双方新一轮十年之约,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中南大学和爱尔眼科的人才培养平台。此外,爱尔眼科还陆续推动与10余家高校的战略合作,在医院共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眼科医学人才。

  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爱尔眼科,在科研创新上的投入巨大,已构建起“多院、多所、五站、三中心、三基地、一平台”的医教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体系。不仅打通了从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全建制人才培养体系,还建立了国际化临床诊疗、临床培训中心及科研机构,持续推动眼科学、视觉科学以及各亚专科前沿和临床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400余篇,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平台交流发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场。在向社会输送高端眼科人才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眼科人才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

  爱尔眼健康大数据平台覆盖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所有就诊记录,支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眼健康“互联网+”生态体系,为青少年近视防控、基础眼病防治等提供依据和支撑。爱尔眼健康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将全面促进爱尔眼科的临床医疗质控、患者服务体验、管理经营决策、学术研究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发布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预计每年培养1万人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将以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为核心,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培养一定数量的数字技术领军人才,预计每年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1万人,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员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  12日,北京市人力资...

    时间:07-12
  • 广西将建优质高效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 强化人才培养

      中新网南宁7月4日电 (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官方4日发布《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实施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根据《方案》,广西将推进广西骨伤医院经开区医院、广...

    时间:07-04
  • 让医疗服务更高效贴心

      让医疗服务更高效贴心(人民时评)  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回应群众期盼,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供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预约的精准度,完善预约诊疗制度;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设计,缩短患者在门诊的滞留时间;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好就诊环境的适...

    时间:07-04
  • 我国启动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单位昨天(3日)在北京启动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以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省和国家两级公共卫生机构的总体能力提升。  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目标是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应急能力和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

    时间:07-04
  • 加强中欧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培养

    原标题:加强中欧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培养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欧盟协会共同举办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论坛”6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中欧人才培养合作”。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和国际行动委员会联席主席、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

    时间:07-03
  •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揭牌成立 开启数字经济复合型研究人才培养

      中新网上海6月30日电 (记者 许婧)为更好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迎接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机遇与挑战,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30日揭牌成立。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同日揭牌成立。  数字经济系将充分发挥上海财经大学学科特长与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和校企联合,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培养模式,借助...

    时间:06-30
  • 中非深化职业教育双边合作 助力非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中新网长沙6月30日电 (张雪盈)6月30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研讨会以“职连中非、经贸共赢”为主题,中非双方相关政府官员、有关院校、行业代表等围绕非洲技术人才培养、中企在非人才本地化,当地员工职业技术技能提升等议题进行探讨。  近年来,湖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

    时间:06-30
  • 北京中医药大学:聚焦人才培养全程 持续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一所...

    时间:06-27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打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民网6月27日电 (记者郝孟佳)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院校和专业选择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接受人民网专访,对学校的新使命新作为、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等进行了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承载着推动国家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学校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时间:06-27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安徽:探索信息便民“新举措”构建高效医疗服务

      央广网合肥6月26日消息(记者周然)近年来,安徽围绕信息便民惠民推出一系列举措,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出发和落脚点,便民惠民出实招,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便民服务质量,让服务更走心、群众更放心,更好地发挥了“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作用。  看病就医“一码通行” ...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