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一个季度卖10亿!小城造汉服“出圈”的背后

2023-07-15 08:52:36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最近,“一季度曹县汉服卖了十个亿”冲上热搜,位于山东鲁西南的这座小县城凭借强大的汉服产业“出圈”。据说,中国汉服爱好者们“人生的第一件汉服”多是来自曹县。

  网友纷纷留言“原来山东火爆的不只有烧烤”“曹县汉服订单做不完根本做不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曹县汉服产业发达的惊叹与赞美。

  意蕴深厚、源远流长的汉服文化,如何与曹县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被调侃为“北上广曹”之一的小县城如何靠汉服“发家”?

航拍曹县风貌。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表演服制作点燃“星星之火”

  在涉足汉服前,曹县是全国最大的表演服饰加工基地。当下,被誉为“曹县汉服制造基地”的大集镇,曾是远近闻名的“戏服镇”。

  早在2010年,曹县人就开始试水电商,甚至有人凭借开网店、卖演出服赚了第一桶金,踏上创业致富之路。

  近几年,表演服市场利润下降,而汉服渐成热门,以它独有的潮流魅力重塑时装经济,突破爱好者的圈子,进入到大众视野。

资料图:曹县汉服。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西安、洛阳等古城流行起变装视频,到马面裙的突然走红,汉服的频繁“出圈”,让曹县人嗅到“商机”。

  不少眼光锐利、敢于决断的商家开辟新的生产线,在制作演出服的同时也生产汉服。随着汉服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一些商家逐渐转型成汉服制造商。

  目前,曹县汉服大多产自大集镇,这里遍布淘宝村。走进大集镇,很少能看到商品展示区,街道两旁挂满“印花”“绣花”等广告牌。在这里,厂家们通过电商渠道把制作好的汉服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曹县一家绣花厂内工人在检查机器。王峰 摄

  2020年在阿里研究院公布的《淘宝村百强县名单》上,曹县仅次于义乌,斩获名单上的亚军,成为全国第二大电商产业聚集地。

  目前,曹县汉服生产企业多达2000余家,汉服销量已经达到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全国每3件汉服,就有1件来自曹县。

  打开某购物网站,搜索“汉服”相关词条,能看到售价在100-300元之间的商品发货地大多显示为山东曹县,几乎笼占了整个汉服产业的中低端市场

工作人员在清点汉服。王采怡 摄

  今年以来,汉服生产需求激增,用当地商家的话说,“每天吵醒的不是闹钟而是订单声”,工人们为了赶制汉服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钟。

  一季度,汉服销售额达到10.38亿元,创造了曹县汉服销售的同期历史新高。

  除了开发国内市场,曹县的汉服商家也在积极拓展海外销售渠道。目前,销往欧美的服装以万圣节等节庆服饰为主,主要依靠曹县的表演服产业,而汉服大多销往汉文化圈内的韩国、日本等国家。

  天时、地利、人和促成汉服“爆火”

  曹县汉服的“爆火”,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1年5月,一位主播在网络平台上用一口山东方言高喊:“山东菏泽曹县,666!”戏谑夸张的语气引发爆炸式的传播。“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中国不能没有曹县,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等“凡尔赛”话语刷屏媒体平台。

  当“网络梗”热度渐褪,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这座小城的厚实“家底”上。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豫两省八县(区)交界处,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广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孕育了“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木艺之都”“中国杨木加工之乡”等美誉,当地发展棺木制造、汉服生产等,可谓因地制宜。

资料图:曹县工人正在制作棺木。梁犇 摄

  网络传播带来的流量效应反哺了当地产业发展,加上曹县长期发展电商产业,积累了良好基础,且政府部门重视相关产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使得汉服这把“火”越烧越旺。

  在对外销售和推广汉服的过程中,当地曾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困局。全国各地生产汉服的地方不在少数,曹县汉服靠什么脱颖而出?

  意识到问题后,当地政府主动帮助企业对接先进设备、高校设计资源等,支撑汉服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组建行业协会,带领企业加强汉服原创设计、提升汉服品质,从设计、做工到布料使用上走高端路线。

资料图:曹县汉服原创设计款式。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统计,目前,全县2000多家汉服生产企业,除上下游相关企业外,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1000家,已形成了从创意设计、原材料、款式、制版、印花、生产,到电商销售、售后服务等一条完整的汉服产业链。

  眼下,曹县正在投资111.2亿元打造“e裳之都·曹县汉服”和“曹县汉服”两个区域品牌。“e裳之都·中国曹县华服智创城”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华服(汉服)智造基地,当地开启了汉服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曹县汉服生产基地。王采怡 摄

  为什么建设“e裳之都”?曹县有意借此进一步提升汉服品质,将汉服的概念扩展到“华服”概念,包括唐装、中山装、民族服饰等,再扩展到日常装、制服、文旅工作服等,做大做强特色服装产业。

  此外,官员直播带货、公职人员参与汉服展演、“乡村好青年贷”金融服务等系列举措,也直接带动曹县汉服产业崛起。电商直播卖汉服现已成为曹县大集镇的一道风景线,全镇1100家电商企业,2022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

  经过数年积淀发展,曹县现已成为继杭州、成都、广州以外的中国第四大汉服生产基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加入“汉服生产大军”,“燎原之火”可期。

  作者:王采怡 赵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百岛之市”珠海来厦推介万山群岛旅游

      中新网厦门7月15日电 (记者 杨伏山)2023年珠海文旅推介会万山群岛专场活动14日在厦门举行,厦门、珠海两地知名旅行商、文旅企业代表200余人欢聚一堂,共话合作。  本次推介活动由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主办。珠海市副市长李翀称,珠海与厦门同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在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

    时间:07-15
  • 千人通宵鏖战 广州白云站最大规模站场改造施工完成

      中新网广州7月15日电 (郭军 吕翀 周建华)7月15日3时50分,广铁集团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联合中铁三局、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中国通号上海局,组织1200余名施工人员,经过近5小时持续鏖战,成功完成京广线棠溪站场东侧倒边施工。至此,京广铁路顺利拨接至广州白云站19和22道,给白云站西侧站场建设按下“加速键”,为按期启用广州白云站又...

    时间:07-15
  • 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提高多子女家庭贷款额度、支持新市民和青年人租房提取——  多地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振市场信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30多个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其中优化频率最高的就是公积金贷款政策,占比近一半。  制度惠及面持续...

    时间:07-15
  • 中国一汽成立七十周年: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中新网长春7月15日电 (高龙安)中国一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15日在吉林长春召开。当天,中国一汽生产的第5577万辆汽车正式下线。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长春举行,开启了新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第一步。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驶下装配线,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如今,大众、奥迪、丰田等汽...

    时间:07-15
  • 上半年我国消费和投资有何新特点?权威解读→

      行至年中,我国上半年的各项经济数据正在陆续公布。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经济走势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新特点?在主要经济指标出炉前,记者采访了多家高端智库的权威专家和研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听听他们对于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解读。  今天我们来...

    时间:07-15
  • 第31届华交会闭幕 成交额21.8亿美元

      中新社上海7月15日电 (记者 姜煜)为期4天的第31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华交会)15日下午闭幕。据初步统计,本届华交会吸引了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会境内外客商超过3.5万人,成交额达到21.8亿美元。  本届华交会展示面积10.52万平方米,设有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4大专业主题展,以及境外展...

    时间:07-15
  • 专家学者齐聚北岳恒山论“芪”

      中新网大同7月15日电 (杨静)第二届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15日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举行。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表示,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种质、种植模式、加工仓储及品质评价等方面发力。  当日,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精深、成果颇丰的专家学者齐聚北岳恒山脚下,共话黄芪产业发展。专家学者结合中医药材种植、加工...

    时间:07-15
  • 爱尔眼科:打造可持续眼健康公益模式 以科研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7月15日,2023中国生态品牌论坛暨百大品牌颁奖盛典举行,爱尔眼科成功入选“2023百大年度品牌榜”。爱尔眼科入选“2023百大年度品牌榜”。  打造可持续眼健康公益模式  爱尔眼科采用“分级连锁”发展模式,以“中心城市医院—省会城市医院—地级医院—县级医院”为标准划分层级,给不同层级的医院赋予不同的功能定位,并通过...

    时间:07-15
  • 中国最大龙眼生产基地广东茂名龙眼成熟上市

      中新社茂名7月15日电 (梁盛 梁晶晶)有“中国水果之城”美誉的广东省茂名市,荔枝的香气尚未散尽,又迎来了龙眼的收获季节。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15日介绍,茂名是中国最大的龙眼生产基地,龙眼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前。目前,茂名全市龙眼种植面积近80万亩,以储良龙眼和石硖龙眼为主,其中储良龙眼最负盛名,是中国国家地理...

    时间:07-15
  • 玉岑铁路重难点工程——黄华河大桥下部结构完成施工

      中新网梧州7月15日电 (吴文富 陆新健 胡启航)7月15日,新建南宁至深圳铁路玉岑段黄华河大桥最后一个桥台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玉岑铁路全线首座连续梁大桥下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玉岑铁路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四局承建,是南深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正线全长111.1公里,桥隧比84.8%。图为航拍正在建设的黄华河...

    时间:07-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