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减肥人“减”出上市公司,但赚钱比减肥还难

2023-07-15 00:03: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5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早餐:鸡蛋清;午餐:鸡蛋黄;晚餐:鸡蛋妈。”

  “早餐:沙拉;午餐:沙拉;晚餐:把能吃的都给我杀啦。”

  互联网上近来流行的几个段子,在减肥人士中可谓相当有共鸣。但减肥人常有,靠减肥赚钱却并不简单。

  就像近日,三度闯关IPO的运动科技公司Keep终于如愿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但风光敲钟的背后,却难掩它略显辛酸的账本。

截图自Keep官网。

  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

  7月12日,有着“运动科技第一股”之称的Keep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最终定于28.92港元,以此计算市值超过152亿港元。挂牌首日,Keep最高涨至32港元,盘中涨幅超10%,最终收报29港元。

  Keep创始人、CEO王宁表示:“从今天起,Keep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我们将继续坚守我们的使命——让世界动起来,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迎接更多新的挑战。”对于敲钟现场的照片,还有网友笑称:“Keep高管的身材管理都还不错,算是为自己代言了。”

  如果回到2014年的夏天,还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读书的王宁,也在进行着严格的身材管理。即将毕业的他因为身材问题而失恋,用了将近六个月的时间,一口气减肥50斤。这段特殊的经历,让王宁萌生了在运动健身领域创业的想法。

  毕业后,王宁在同年9月创立了Keep,公司的名字来源于他在减肥过程中总结出的最重要成功因素——坚持,也因此有了“Keep诞生于一场失恋”的说法。

  在冲击IPO的过程中,Keep也将坚持的精神贯穿始终。2022年2月和9月,Keep曾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表,但均未通过聆讯。直至今年3月,第三次提交的申请书才顺利通过。

  招股书显示,Keep是国内运动科技赛道规模最大、营收最多的公司,在国内有3亿注册用户和3640万活跃用户,在iOS中国区健康医美类目排名第一。

资料图:健身教练带领健身爱好者一起跳操。 王刚 摄

  痼疾难消,目前仍未盈利

  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三闯港交所”,可见Keep上市心切。Keep到底在急什么?或许可以从它此次上市成功的另一层意义说起——在成为港股“运动科技第一股”的同时,Keep也推开了中国互联网初创企业时隔两年后赴港上市的大门。

  过去两年,港股互联网公司普遍回调,无论是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都对互联网模式创新的故事少了些兴致。外部环境的收缩难免会对企业的估值产生不利影响。

  和同期或早期的互联网大佬相比,王宁的背景也显得有些单薄。在长远发展的过程中,想要获得资本的持续青睐,必须要拿出够硬的产品和够强的技术。

  这也便走向了互联网企业的一个通病,便是“烧钱快”,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这点投射到Keep身上也不可避免,业内分析认为,这也是Keep在2021年底刚完成F轮融资后,第二年初就急于上市的原因之一。

  在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创始人况玉清看来,Keep的商业模式并不符合当下资本市场的喜好,其上市后一度破发并不意外。但即使如此,Keep也需要上市。

  “不上市的话钱会花光,以后也会越来越难。”况玉清认为。上市之后,Keep有了募集资金的新渠道,能在盈利之前创造更高的安全边界。此外,作为第一家上市的运动科技公司,品牌效应会放大。

  王宁不止一次表示,想要将Keep打造成为数字化赛道中的耐克。但如今,盈利却仍然是摆在Keep面前的一个老大难。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Keep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1亿元、16.2亿元和22.1亿元,但与之对应的是,经调整后的净亏损分别为1.06亿元、8.27亿元和6.67亿元。

  持续亏损的背后,营销费用过高是关键原因。同样在这三年间,Keep销售及营销开支为3.02亿元、9.56亿元、6.46亿元,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27.3%、59%和29.2%,但研发开支的占比却只有15.2%、22.0%及24.3% 。

Keep推出的各式跑步活动奖牌。 截图自Keep App

  减肥和挣钱,哪个更难?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Keep会发现,相比于运动健身的内容,各式各样精巧漂亮的跑步活动奖牌,似乎占据了更大篇幅。

  随着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Keep多元业务的布局也逐渐展开。产品端的尝试是从自营的运动手环、瑜伽垫、跑步机等运动器材开始的,但品牌价值的变现之路却不是十分顺利。

  转折发生于与IP形象的联名。只需要花几十块钱报名线上赛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运动量,就可以得到一枚设计精巧的奖牌。健身本是一件很难获得即时反馈的事,但有着萌趣外表的奖牌却让结果变得可视化,一时间俘获了大批年轻人。

  Keep的营收也连带着一并上涨。招股书显示,2022年,参与虚拟赛事的付费用户超过150万人次,活动登记费产生的交易总额超9000万元,让Keep在这一板块的收入增长超500%。

  但除了奖牌这样的边缘性业务出圈,Keep的多元变现并未跑出更好的盈利模式。更为焦灼的是,从老本行健身来说,年轻用户更是呈现全面回归线下的趋势,以线上购买Keep的订阅会员拉动收入变得更难。

  “健身和吃穿用度不同,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对于新手而言,他们完全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到各式各样的教学视频;对于更专业的健身者而言,他们也更倾向于将钱花在实实在在的健身房里。”一位健身教练对记者表示,愿意为了一节私教课花费300元及以上的消费者大有人在,但假如让他们花几十块钱开个App会员,可能要斟酌良久。

  但Keep也对扭亏表示了信心,并预备从控制成本入手。自2021年底开始,Keep逐步提高了销售和营销举措的效率,并减少了开支。展望未来,Keep表示将持续评估和监测促销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营销开支。

  上市或许只是开始。运动科技赛道还有更广阔的故事,等待“保持自律”的Keep去探索。(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奖牌发布!100天后见!

    同一个赛场和赛道,同一个起点和终点心相约,梦闪耀!10月22日至10月28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将在杭州举行世界将把目光聚焦在之江大地、西子湖畔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现场。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官方供图今晚(7月14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杭州已做好准备!敞开怀抱共迎一场...

    时间:07-14
  • 杭州亚残运会奖牌诞生记:枝头摘“桂子”,市花与玉璧如何“珠联璧合”

      金秋十月,杭州满城桂香引客来。  对于参加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运动员来说,这一缕桂香,不仅沁润鼻尖,留香心间,还将以独特方式,镌刻于亚残历史上——  7月14日,在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的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上,杭州亚残运会奖牌正式发布。奖牌取名为“桂子”,源自描写杭州的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寓含江南意...

    时间:07-14
  • 杭州亚残运会奖牌发布

      中新社杭州7月14日电 (钱晨菲)14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下称杭州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杭州亚残运会奖牌正式发布。  奖牌取名为“桂子”,源自描写杭州的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寓含江南意境和浪漫色彩。系继会徽“向前”、吉祥物“飞飞”、色彩系统“润泽”、火炬“桂冠”后又一杭州亚...

    时间:07-14
  • 推动全民健身,Keep上市首日收报29.00港元,盘中涨超10%

      7月12日,运动科技第一股 Keep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每股收报29.00港元,盘中股价一度涨至32.00港元,涨超10%。  根据此前消息,Keep发售价为28.92港元/股,全球发售1083.9万股,筹资约3.13亿港元。中金公司担任 Keep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Keep营收4.47亿,同比增长7.2%。同时,Keep总营收实现连续三年增长,由2020年...

    时间:07-12
  • 北交所联手港交所推出“北+H”机制

      北交所联手港交所推出“北+H”机制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两地上市  本报讯(记者孙杰)昨天,北京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在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记者获悉,京港两大交易所此次联手推出“北+H”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两地上市。新机制将便利更多企业借助京港市场加速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北交所企业赴港上市,也将有更多在港...

    时间:06-30
  • 年内8家“袖珍”IPO公司登陆港交所 超低比例首发频现为哪般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毛艺融  今年上半年,港股“袖珍”IPO频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29家年内登陆港股市场的公司中,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比例低于10%的有8家公司,占比28%。粉笔、北森控股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比例仅为0.95%、1.12%。  “袖珍”IPO,即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比例较低,主要是为了稳定股价,避免一二级...

    时间:06-29
  • 人民币可以直接买港股 港交所“双柜台”模式开闸

      人民币可直接买港股了。昨天,港交所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此举将让一些港股证券同时拥有港币和人民币两个交易柜台,用两个币种分别进行买卖和结算。对合格投资者而言,交易该股票时既可以用港币,也可以用人民币。业内表示,双柜台模式的落地,是港股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重要一步。  24只“大...

    时间:06-20
  • 港交所启用人民币-港币双柜台模式 首日成交额约16262万元

      港交所启用人民币-港币双柜台模式【 提供港币和人民币计价股票选择 首日24只证券人民币柜台成交总额约16262万元】  6月19日,港交所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港币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选择。目前已获批的双柜台证券共24只。同时,符合资格的双柜台庄家共9家。中金公...

    时间:06-20
  • 港交所启用人民币-港币双柜台模式 首日成交额约16262万元

      港交所启用人民币-港币双柜台模式【 提供港币和人民币计价股票选择 首日24只证券人民币柜台成交总额约16262万元】  6月19日,港交所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港币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选择。目前已获批的双柜台证券共24只。同时,符合资格的双柜台庄家共9家。中金公司认为,此举是香港市场发展...

    时间:06-20
  • 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

      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专家解读→  今天(6月19日),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目前主要针对持有离岸人民币的投资者,将来有望加入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机制,让内地投资者也能直接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  港股上市公司 证券公司等踊跃申请参与  从宣布“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

    时间:06-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