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三大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造船业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2023-07-12 17:58:16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国造船业最新数据,上半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新接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超过了70%,实现了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新接订单量的新纪录。

  2023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211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6.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三大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今年上半年,中国是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实际上证明了我们中国船舶工业已经实现了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汽车运输船等,我们在各个细分船型市场上都有斩获,是一个均衡发展的局面。

  不仅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全球领跑,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接订单量更是占国际市场份额的72.6%,这意味着中国造船业正逐渐在全球市场中掌握主动权。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上半年的数据从侧面反映我们全面超越的一个形式,包括利润情况、主营业务的情况,都是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我觉得是已经吹响了中国船舶工业全面提升、进入到领先的冲锋号。

  在船舶行业,修正总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据。作为一项考虑船舶复杂程度后计算出的船舶度量单位,它更能反映出船价高低和产值大小。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新接订单中修正总吨占全球的67.2%,这意味着中国造的船价值越来越高。在李彦庆看来,今年上半年,这个数据的“含金量”与以往相比大不一样。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我们一方面是在吃透技术,一方面在改进工艺,还有一个很重要,作为企业来讲一定要实现盈利。在整个经营生产过程中,我们更加精益,每一个订单都要赢得利润。

  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产业观察:中国船厂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截止到2022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仍保持继续领跑。面对欧美日韩这样的造船强国,中国造船靠什么能保持领先优势?来看记者的采访。

  记者来到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发现今年船厂80%以上的订单都是国外客户的。在广船国际的经营部,10人左右的经营团队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与国外船东联络。

  订单量创历史纪录的背后是广船国际市场的预判和对商机的把握更加精准。在以往的造船市场中,欧洲船企普遍掌握着高端客船市场,日韩获得了大量中端市场订单,而中国船企只能建造他们不要的订单。

  广船国际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发现全球市场上的汽车运输船排放标准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激增的运输需求,决定通过错位竞争开拓市场,研制双燃料汽车运输船。

  有想法,还得有技术,更得有建造的能力。广船国际凭借着以往多年积累的造船经验和技术,仅用了3个月就确定了双燃料汽车运输船的建造方案。

  今年下半年,第一艘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即将交付挪威船东。由于交付时间快、产品质量过硬,再加上今年汽车运输船需求量快速上升,广船国际通过这一条船的“试水”一口气拿下了25艘订单,实现了从“零”到手持同类型船型订单“世界第一”的跨越。

  而除了汽车运输船,广船国际还有曾获得过国际权威“最佳技术和设计大奖”的豪华客滚船,最近也进入了建造收尾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交付。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生产管理中心建造经理王永刚:这艘船就是我们在建的豪华客滚船,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交付给意大利船东。

  记者:咱们这型船订单有多少?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生产管理中心建造经理王永刚:目前广船国际在手的客滚船订单有7艘,有两条接近完工了,另外有两条还在产品线上。

  今年上半年,船厂承接生效的20艘船舶订单中,这类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就有18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中国船舶工业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能力优势,我们的自主设计越来越多、自主配套越来越多,工程师队伍的技能水平能够迎接未来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中国造船工业就是世界造船的中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去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 创历史最高水平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我国是世界最大造船国,2022年我国全年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的49.1%,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船厂绿色船舶在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  总台央视记者 孟湛东: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造船厂的一艘13000箱的双燃料集装箱...

    时间:07-08
  • 去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 创历史最高水平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我国是世界最大造船国,2022年我国全年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的49.1%,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船厂绿色船舶在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  总台央视记者 孟湛东: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造船厂的一艘13000箱的双燃料集装箱...

    时间:07-08
  • 大火的汽车出口导致滚装船“一舱难求” 造船订单陡增

      本报记者 施 露  新能源车出口火爆,带动滚装船运输及制造需求上升。  6月12日,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汽车企业出口38.9万辆,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58.7%。今年1月份至5月份,汽车企业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5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10.8万辆,环比增长7.9%,同比增长1.5倍。1月份至5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45....

    时间:06-15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 我国将集齐造船业皇冠三颗明珠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 我国将集齐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探访海上城市  长江入海口南侧,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区,红色的门式起重机昂然屹立。6月6日,二号船坞内,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一系列试验后,出坞转入码头建造阶段,并计划于7月开启试航,年底前完工交付。  大型邮轮是国...

    时间:06-08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 我国将集齐造船业皇冠三颗明珠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 我国将集齐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探访海上城市  长江入海口南侧,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区,红色的门式起重机昂然屹立。6月6日,二号船坞内,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一系列试验后,出坞转入码头建造阶段,并计划于7月开启试航,年底前完工交付。  大型邮轮是国...

    时间:06-08
  • 优化结构 中国造船业持续保持全球领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2%。截至2022年,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大量高技术船舶成为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在上海,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的亚洲最大船坞里,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已经进入建造的尾声,因为...

    时间:03-21
  • 向海图强 中国造船业连续13年世界第一

      央视网消息:从最初的散货船,到如今的大型邮轮,中国造船业不断向海图强。目前,中国造船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3年保持第一,国产大型邮轮成为中国造船业进军高端船舶市场的又一标志。  陈刚2001年毕业后就加入了外高桥造船,从参加船厂首船开工仪式到国产大型邮轮即将交付,20多年间,他见证了我国船舶工业的一次次转型升级。 ...

    时间:03-19
  • “火热”的韩国造船业遭遇用工寒潮

      2023年2月,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市内的街道旁,几条彩色的横幅在寒风中摇晃着,横幅上写着“包吃住+初学者日薪15万韩元以上”“入职造船公司可领取100万韩元”等造船企业招工的内容,但横幅前几乎无人驻足。韩国造船企业凭借环保型船舶领域的技术优势取得了大量订单,但全球经济整体不振和劳动力严重短缺却紧紧扼住韩国造船业发展的...

    时间:02-28
  • 中国船舶集团汽车运输船全球市场份额再突破 累计承接订单达35艘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殷立勤何宝新)进入2023年,全球汽车运输船(PCTC)市场持续火爆。据克拉克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PCTC新船订单共17艘、51万载重吨、15.2万车位,且全部落入中国船企囊中。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其中近50%份额,实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再突破。  新年伊始,中国船舶集团PCTC经营团队在去年开拓市场取得良好...

    时间:02-14
  • 从“巨轮出海”看我国造船业提质升级“新航迹”

      新年伊始,中国造船企业斩获新订单。意大利GRIMALDI EUROMED公司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外高桥造船”)订造5艘9000车汽车运输船。大型汽车运输船成为中国造船业进军高端船品市场的又一标志,这也是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造船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

    时间:01-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