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去年我国新接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近五成 创历史最高水平

2023-07-08 09:11: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造船业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我国是世界最大造船国,2022年我国全年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总订单的49.1%,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船厂绿色船舶在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

  总台央视记者 孟湛东: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造船厂的一艘13000箱的双燃料集装箱船,除了使用传统的石油燃料,还引入了液化天然气,可以直接降低28%以上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除此之外,船头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是一个绿色的防风罩,工人们亲切地称它们为“绿头怪”。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船舶在正常行驶当中降低2%左右的燃料消耗。

  记者了解到,船艏防风罩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船舶行驶时的风阻,通过减少燃料消耗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这艘船除了这处新设计外,其他地方也不简单。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集装箱船首席技术专家 袁红良:一个是我们正通过流体力学CFD的软件来优化船的性能;还在目前现有的船上用了气泡减阻技术, 使得它能够节能。

  向绿色低碳转型正是我国船舶工业当今的发力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的船舶已经屡见不鲜,甲醇、氢气、氨等绿色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也在研发之中。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总经理 陈军:我们今年已经承接了200多亿元的订单,90%以上都是绿色动力。我们也已经开发好了甲醇作为动力的集装箱船。

  总台央视记者 孟湛东:绿色船舶除了体现在动力之外,也体现在设计建造的各个环节。以往在设计阶段,很多时候呈现的是2D图纸,很多细节会被忽略。在江南造船数字造船实验室的一个3D展厅,只要戴上3D眼镜,就可以沉浸式地观看设计当中很多细微之处。

  由于传统2D图纸比较复杂,在船舶建造中可能会出现管线干扰,需要返工修改。这种不必要的返工,在船舶建造周期中占比通常超过10%。采用了3D建模设计后,船东与施工人员可以更直观理解图纸,完成设计和建造。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数字化设计主管 王杰:我身后这艘海巡160,是第一艘无纸化建造的船舶。使用了三维模型技术,所以它的整个制造工时缩短了60天。

  数字化节能手段的应用还远不止此。集装箱船由于采用分段建造,以前船身合拢后需要将集装箱吊进全部箱位测量精度,而现在只需要通过设备扫描船舶箱位,就能建立3D模型获得全部数据。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开发研究所所长 周清华: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必由之路。研发端我们采用了绿色船舶的研发,制造过程当中减碳,全产业链计算碳排放。

  今年1到5月,全国造船完工16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承接新船订单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绿色船舶理念正逐步贯穿船舶的设计建造全过程,成为中国造船业一张响亮的名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深圳铜鼓航道实现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夜航试运行

      中新网深圳6月28日电 (陈文 王舒蕾)6月27日晚,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海事局及深圳港引航站等相关部门多方协调,赫伯罗特公司的20万吨级船舶“柏林快航”从深圳西部港区妈湾智慧港4号泊位顺利通过铜鼓航道离开深圳港,驶往下一目的港。  “柏林快航”于今年6月14日下水交付使用,船长399.9米,载重吨22.5万吨,最大载箱量23664...

    时间:06-28
  • 上海出品的155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在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殷立勤张文豪)6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加拿大SEASPAN公司建造的15500TEU大型集装箱船项目首制船“马士基·查尔斯顿”号,较合同期提前66天在中国船舶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至此,沪东中华今年上半年累计交船9艘,经营承接逾200亿元,分...

    时间:06-26
  • 大连港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马斯特罗”轮

      中新网大连6月25日电 (记者 杨毅)全球最大24100TEU(集装箱计数)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马斯特罗”轮24日首次靠泊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刷新了辽宁港口集团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挂靠纪录。图为“地中海尼古拉马斯特罗”轮。 赵玉昕 摄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集装箱巨轮,“地中海尼古拉马斯特罗”轮于今年6月15日...

    时间:06-25
  • 新一代中型集装箱船外高桥口岸交付运营 将首航

      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陈静 宫兴 瞿华)22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的新一代中型集装箱船“佩林(Pelion)”轮顺利交付运营,将迎来首航。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外高桥边检站实施“一船一策”边检查验举措,助力新船安全、快速交付运营。  本次交付的“佩林(Pelion)”轮为7000TEU集装箱船。作为集装箱船大型化的典型代表,对比...

    时间:06-22
  • 长江口南槽航道一集装箱船机舱失火 无人员伤亡

      6月19日深夜,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接上海海上搜救中心险情信息:在长江口南槽灯船以东约15海里处,1艘巴拿马籍集装箱船“中谷泰山”轮机舱失火,失火机舱已封闭,火情暂未扩散,船上共有22名中国籍船员,亟待救援。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立刻启动应急预案,指令“东海救101”轮全速前往现场,上海救助基地(应急救...

    时间:06-20
  • 大连—印尼、马来西亚航线开通 计划投入6条集装箱船舶

      中新社大连6月12日电 (记者 杨毅)随着“地中海尼米莎三号”轮12日靠泊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地中海航运(MSC)大连—印尼、马来西亚航线在辽宁大连口岸正式开通运营。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目前已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开放口岸,大连港在东北地区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通道...

    时间:06-12
  • 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正式启动

      中新网上海6月11日电 (李秋莹)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启动仪式在此间举行。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对1.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的碳排放实时监测分析。  据悉,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在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

    时间:06-11
  • 碳排放大户迎来大限?新能源重卡开打“续航战”

      作者:马纪朝  全国3.19亿辆汽车中,谁是真正的碳排放大户?  6月5日上午,在郑州举办的“为商用而生”宇通商用车技术品牌全球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给出了答案。  “3%的重卡,‘贡献’了50%的二氧化碳排放。”孙逢春说,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约为3.19亿辆。其中,以重卡为代表的商用燃油车,...

    时间:06-06
  • 宁波舟山港再迎2.4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首航

      中新网宁波6月2日电(奚金燕 朱睿)2日,中国自主研制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米歇尔卡佩里尼”轮首航首站靠泊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4号泊位,从此开启其航运之旅。这已是穿山港区78天内迎来的第3艘“全球最大集装箱姊妹船”首航。  据悉,“地中海米歇尔卡佩里尼”轮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于5月24...

    时间:06-02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正式进入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领域

      中新网大连6月1日电 (记者 杨毅)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的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首制船6月1日开工,该船是大连造船承建的首制大型LNG运输船。此次开工建造标志着大连造船正式进入大型LNG运输船建造领域。  LNG运输船,也叫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是在常温常压下运输零下163摄氏度液化天然气的特殊船舶,...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