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吸引外资布局

2023-07-12 06:10:18

来源:经济日报

  外资金融机构布局中国市场又有新动向。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银行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已批准农银理财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合资筹建的法巴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至此,我国开业运营的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将达到5家。

  近几年,外资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合资、控股等方式集体“抢滩”中国市场中国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是吸引他们来华展业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给他们“施展拳脚”提供了基础和便利。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更多国际金融机构把目光对准了这里。截至2022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5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91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达3.76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8家外资保险机构和79家代表处,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达2.26万亿元。

  特别是今年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除了法巴农银理财,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取得了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成为第4家在中国新设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2020年4月份,我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同年8月份,贝莱德取得首张国内外资控股公募牌照。截至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已有8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包括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等新设立基金公司,还有摩根基金、宏利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等股权变更的基金公司。

  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兰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不断完善的监管和市场体系,我们在中国资本市场看到了很多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一方面,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需求正在增加;另一方面,中国本土财富管理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尤其是考虑到中国人均储蓄率较高及养老金融产品不足的挑战。种种原因已成为我们加快布局中国的最大驱动力。”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已超27万亿元,随着资管新规的全面落地和三支柱养老金的入市,仍有数倍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规模庞大、机遇无限的市场中,积极参与其中并与之共同成长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薏表示,从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维度来看,中国拥有经济韧性、人才红利,产业结构完整,新兴科技板块领先,而且消费潜力巨大。从国际投资者的视角来看,中国资产在全球配置中的权重与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而且配置中国资产可以让组合更多元化。

  “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背后,是中国市场中国金融类资产能向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渠道以及持续、稳健、安全、长期的投资机会。”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对外资机构来说,以人民币资产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类资产有分散化投资价值、有实际资金配置需求、有基本面支撑。同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参与和深耕中国金融市场,会让更多全球投资者关注、增配和持有中国金融类资产,是给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投下最好的信任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布局,或将为国内金融行业带来“鲇鱼效应”。优质国际金融机构来华投资、拓展业务,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促使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优化治理机制、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有利于中国金融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对外开放不停歇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近年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条开放措施,取消了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一批开放实例先后落地。

  “引进来”一直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在银行业保险业领域,取消了银行和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取消了总资产经营年限等多项数量型限制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审慎性条件,综合评估申请人资质,吸引具备专业特色的优质外资机构进入;丰富了外资机构类型,鼓励具有专业特色的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理财、养老等领域的市场建设。基本实现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范围一致。

  在证券业领域,机构方面,全面取消了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上享受国民待遇;市场方面,沪深港通机制和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制度持续优化,降低了境外投资者准入门槛,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更加便利外资投资操作。

  庞溟认为,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多中长期资金、机构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人民币资产,有助于中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中国市场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效率、价值投资理念和比较优势,更好地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高质量发展

  双向开放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了约50%,2022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是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4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权重排名现在是第三,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位列全球第5位主要储备货币。

  “中国资本市场在双向开放中不断成长壮大,大门越开越宽。”黄小薏表示,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富达基金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资管公司,备受鼓舞。展望未来,在外资准入的其他领域,如养老金管理领域,公司期待更多利好政策,帮助提高便利性和灵活度,让外资机构更好地参与中国养老金管理市场,融入中国资本市场,发挥所长,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养老金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此前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养老健康、资产管理等领域,热忱欢迎经营稳健、资质优良的外资机构来华展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各类业务试点。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断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建设,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协作,共同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马春阳

马春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资机构报告:中国经济前景仍稳健,下半年增长有望加速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夏宾)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景顺6日对外发布的《2023年中投资展望》(下称“报告”)称,中国“在起伏中复苏”,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带动经济增长显著反弹。中国通胀温和,经济增长前景依然稳健。  报告称,202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加速,通胀预期基本稳定,且货币政策依然宽松。中国可能通过相应政策...

    时间:07-06
  • 商务部:中国正全面有序放开服务业 将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昨天(17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因素,亚太地区仍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中国工商界将和与亚太工商界,携手创造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国将继续敞开...

    时间:06-18
  • 外资银行参与“北向互换通”首日交易

      中新社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姜煜)为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协同发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15日正式启动,初期先行开通“北向互换通”。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之一,当日与境外投资者顺利完成首笔“北向互换通”交易。  同日,渣打集团位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

    时间:05-15
  • 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36家 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

      中新网上海4月27日电 (高志苗)“上海已成为国际化、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落户的首选,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3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39家,占比近三分之一;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均占内地总数的一半左右。”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时间:04-27
  • 中国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她强调,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国家发改委当天举行4月新闻发布会。孟玮在会上提到,近期跨国公司高管密集来华,各地纷纷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抓紧签约落地外资项目。在去年高基数...

    时间:04-19
  • 中国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将研究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她强调,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国家发改委当天举行4月新闻发布会。孟玮在会上提到,近期跨国公司高管密集来华,各地纷纷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抓紧签约落...

    时间:04-19
  • 外资金融机构:中国经济会“愈走愈强”

      中新社上海4月18日电 (记者 姜煜)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增长4.5%。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ING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彭蔼娆博士18日对此分析说,消费增长强劲是中国首季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今年会“愈走愈强”。  据彭蔼娆分析,自1月至2月录得同比增长3...

    时间:04-18
  • 在津外资银行为天津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中新网天津3月22日电 (庞喻文)记者日前从天津银保监局获悉,在津外资银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天津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截至2022年末,在津外资银行京津冀地区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2%。  为落实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天津引导外资银行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在津外资银行投向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

    时间:03-22
  • 十年来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增长逾五成 外资险企资产增长逾五倍

      中新社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18日在北京表示,随着中国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在华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数量和资产稳步增长。十年来,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增长了58%,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产增长了552%。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当天举行,曹宇在发言中透露上述信息。  他还提到,截至2022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

    时间:03-18
  • 瞄准数字经济 外资机构再获支付牌照

      继PayPal之后,又一家外资机构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3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全球金融服务平台Airwallex空中云汇于3月7日发布声明称,经中国有关部门批准,已完成对持牌支付机构广州商物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物通”)的100%股权收购。  对于上述变动,3月8日,空中云汇方面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商物通的股权变更已于3月7...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