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破解义乌“世界超市”流量密码 原创设计让“义乌造”飞得更高

2023-07-07 09:34:25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走进义乌“世界超市”破解流量密码

  原创设计让“义乌造”飞得更高

  在义乌做小商品,卖的是“世界超市”;在义乌当“小掌柜”,比的是全球眼光。商品虽小,但却可以通往“大世界”、造就“大平台”。义乌小商品交易,从“鸡毛换糖”起步,再到1982年创立小商品市场、确立“兴商建县(市)”发展战略四十年来,在筚路蓝缕中不断探索、在改革打拼中联通世界,如今已经是市场年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的“大市场”。

  特别是近20年来,“八八战略”中关于“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的决策部署,大大拓宽了义乌小商品经营者们自主发展创新创业的空间,让义乌小商品市场迸发出更强劲的动能。

  如今,在640余万平方米的义乌小商品市场里,7.5万个商位、210万个单品“藏龙卧虎”。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如果一个人在每个商位前停留三分钟,按一天8小时的营业时间来计算,逛完整个市场需要一年半时间。

  这座“世界超市”的流量密码是什么?商贸底蕴浓厚的广州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数字赋能+自主创新

  为小商家小商品插上翅膀

  每天清晨8点多,义乌国际商贸城面前的稠州路以及旁边的城北路便密集了起来;到9时许,车流人流开始渐渐聚集到商贸城内。一天24小时有86400秒,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车流量高达日均88600次,即平均每秒钟就会有至少一辆车进出。一位刚停下车的商户对记者说:“看到路上塞车、停车场车位难找,我就放心了。”

  今年以来,义乌的小商户们心情都不错。经营毛绒玩具20多年的陆庆荣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主销南非、南美和俄罗斯,目前的生意额已经基本回到了2019年以前的水平,每天进店的客人比以往多了几十个。“今年初,一些三四年没见的老客户在义乌重逢,大家都很兴奋。”经营铜制饰品外贸生意的谢的宏表示,今年以来生意“明显好做了一点”,特别是几款铜戒指,卖得很不错。

  据义乌商城集团市场运营公司总经理王向荣介绍,今年开市以来,义乌市场迅速回暖,客流、车流持续增加,商户对市场未来预期增强。目前市场日均客流量超20万人次,已经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水平。

  线下商城人流复苏的同时,客流也在互联网平台上涌动。据介绍,义乌在2020年推出了官方数字贸易平台——Chinagoods,目前在该平台上集合了7.5万个商户,采购商注册更已超过400万。记者发现,Chinagoods平台的功能不仅限于商品推广,还能提供市场缴费、转租转让、电费充值、宽带续费、跨境收款等多样化服务。据义乌商城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商城还集成了便利化通关、信息化物流、数字化仓储、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信用数据采集及应用、供应链金融赋能等功能,实现义乌市场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商户一个月上架30多款新设计

  要保持走在市场前列,数字化只是其中的“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真正的“道”是自主创新。义乌的小商家们从长时间的市场摸爬滚打中明白了这一点。

  陆庆荣告诉记者,他现在一个月最少会开发和上架30多款新产品,几乎比以往翻了一倍,目前在售的毛绒玩具有2000多款,几乎全是原创设计。陆庆荣向记者展示了一款销售成绩比较好的玩具小熊,“这是今年新开发的款式,采用了新型毛绒布料,手感亲肤、水洗不易变形,一个月能卖超过10万只,主要销路是去往东南亚。”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里大约80%在义乌及周边城市进行近地生产,原创设计款式更新得以进一步提速。

  像陆庆荣这样的小商家,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义乌惊艳的外贸数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2173.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8.7%。

  原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见证了义乌小商品行业近40年来的变迁。在他看来,义乌小商品中自主创新产品占比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商品经营者近年来进行了代际交替,“许多小商品摊档已经由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接棒’,他们是更有资源、更有文化、视野更开阔的一代人,自主创新能力更强。”

  义乌市场发展委员会方面表示,义乌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饰品、服装、箱包、工艺品等传统小商品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原创设计,促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业态,建立行业大数据库。为了帮助店主们追上最新的时尚潮流,商城还不时会组织当地的设计美术院校与小商户们交流设计经验。

  数字化+原创设计的“双翅”有望助力如陆庆荣这样的小商家飞得更高。

  自主创业+充分放权

  让小县城成长为“世界超市”

  今天义乌的繁荣,源于上世纪80年代确立的“兴商建县(市)”发展战略,也植根于“鸡毛换糖”的营商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将义乌的发展概括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这12个字,可以说是“义乌故事”最生动的总结。

  农耕经济时代,义乌人用宰杀禽畜留下的毛羽作肥料,意外发现效果奇佳。如何收集到更多禽畜毛羽?身无分文的农民们想到了“鸡毛换糖”——把粳米或火烧米配合大麦芽酿成糖油,再经过一定工序制成糖块,到千家万户换取禽畜毛羽。至清朝年间,“鸡毛换糖”生意越做越大,还形成了有组织的“敲糖帮”。

  到1982年9月,义乌迎来了现代意义上“小商品市场”的发轫。时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一句“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让多少人为之内心激荡。一时间,义乌“货郎”纷纷涌入义乌湖清门,他们用水泥板搭起的上百个简易摊位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雏形。

  义乌小商品市场真正跨越式发展第一个关键节点,源于对义乌的顶层设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要求给义乌这个“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破除制约其发展的融资、进出口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

  彼时,义乌正面对着超常规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于是,浙江省委、省政府2006年下发《关于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义乌下放13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义乌市政府一度被称为“中国权力最大的县级政府”。强县扩权改革后,义乌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00.1亿元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420.9亿元,年均增幅达15%以上;义乌国际商贸城在此期间多次扩建,国际商贸城三期、四期、五期,篁园服装市场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均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

  五年再迈步,义乌再跨越。2011年3月,义乌迎来了国务院批复的《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意味着义乌市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拥有先行先试权。今年68岁的卓勇良说起这项12年前的改革时仍显得十足振奋:“这标志着义乌‘草根式改革’上升为中央政府实施推进的制度创新。”让义乌小商户们受益匪浅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试点期间的2014年实施。自此,义乌小商品贸易货物出口不再必须“大公司之间整箱出口”,小商户的商品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拼箱组货,也一样可以便利通关走向国际市场,大批义乌中小微企业乃至普通大众得以低门槛地参与国际贸易。

  八年试点后,义乌再转型。面对时代新任务,义乌再次获得“充分放权赋能”,从试点向试验区转变。2019年2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管委会挂牌成立;2020年1月1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开始施行,赋予义乌“最大的自主权”,明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管委会行使国际贸易改革领域省级权限。条例实施仅两个月后,义乌便获国务院同意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自此,从“卖全球”到“买卖全球”,义乌加速打造进出口商品双向流动的“世界市场”。

  以上“三大步”改革深入,脉络清晰地塑造了今天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浙江省商业网点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义商智库执行院长周淮山认为,义乌的商品贸易从“行商、坐商”拓展到“电商、播商”,经营空间从商贸城、专业街扩容到电商园和楼宇。相应的,义乌针对商品市场的服务也在更新换代,例如赋予“划行归市”新内涵、新形态,并不断优化调整市场空间布局。

  卓勇良说,义乌小商品市场最初主要是在民间和基层的自主创业中形成的,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用“乱哄哄的繁荣”来形容。“其实,‘乱哄哄’也正表明了义乌商业很强的内在活力,但‘乱哄哄’对义乌市场的转型升级确实也有一定桎梏。”

  解决桎梏的关键一步在2003年到来。卓勇良认为,“八八战略”的决策部署,拓宽了义乌小商品经营者的自主发展空间,进而才有了后面的“强县扩权”、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乃至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

  服务升级+外部合作

  帮市场商户解难题拉流量

  市场“吹哨”,部门“报到”

  今年7月1日,义乌国际商贸城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将常态化提供党群服务、政务服务、采购服务、商户服务、公益服务等5个大类35项服务内容。

  这只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强服务”的一个缩影,更多贴心服务正在实现“市场吹哨、部门报到”,大部分商户都表示“商城管理员都很负责任”,“遇到什么事一个电话就会有管理员以及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过来了。”

  快速反应源于服务的“近地供应”。每位管理员负责300~400个商户,这些管理员每天都在商城里穿梭,可谓“商城百事通”。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发改委、公安局等相关部门都在小商品市场里驻点办公,还时常与市场商户们开“联席会议”,及时了解商户遇到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当场多部门“会诊”解困。

  小商品出海打通“任督二脉”

  义乌铁路口岸是义乌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丰富的商品可以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或者海铁联运输送到世界各地。从“海外单点”布局向“全球组网”的创新举措为义乌小商品的出海打通“任督二脉”。

  中欧“义新欧”班列义乌平台目前开通运行至中亚五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越南、乌克兰、老挝、土耳其等18个方向的点对点国际货运直达班列线路,到达境外站点101个,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成功打通亚欧大陆“从太平洋直达大西洋、波罗的海、里海、黑海”的互联互通上。

  某程度上说,义乌铁路口岸可以说是义乌外贸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累计开行921列,同比增长13.99%。其中去程开行513列,回程开行408列,分别同比增长9.15%、20.71%,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实现“半年红”。

  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最早参与中欧班列规划和运营的公司之一,据该公司运营副总裁叶秋然介绍,除了传统的玩具、棉纱、茶叶以外,今年“义新欧”运送的货物中还多了光伏太阳能产品、新能源车整车等“新明星”。因应新形势,“义新欧”推出了侨商号、CMEC新能源号、京东号等新服务形态,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合作共创“数字化老板娘”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的中庭,有一个小房间尤为引人关注,那就是商城专门辟出的一个“直播间”。《义乌市市场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与主流直播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强力推进直播进市场活动”,“积极引进全国知名的直播和短视频经济总部,大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MCN机构、网红品牌、直播电商带货达人”。

  除直播以外,与外部平台的合作在更多领域成为义乌小商品数字化的“借力”之道。今天,人们在移动端百度App搜索“义乌商贸城”“义乌批发市场”“义乌拿货”等关键词,就可以立即看到琳琅满目的义乌“出品”。这个快速跳转功能来自今年4月11日推出的“百度爱采购”义乌数字馆,有望助力90多万市场主体,上下游210万家中小微企业“拉流量”。仅仅两天后,义乌又跟另一个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携手,推出“全球采 义乌供”1688义乌小商品城数字馆。另外,阿里巴巴的“ChatGPT”产品“通义千问”,将为每位入驻经营户研发专属的数字智能接待的“数字化老板娘”,有望降低买家与卖家的交互成本。

  小城雄心

  做强特色产业,雕刻小城未来

  从浙江金华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区县市经济成绩单来看,有两个“明星”表现亮眼,一是义乌,其GDP总量位居各区县市第一;另一个则是东阳,其GDP增速在各区县市中居首,达到7.4%。东阳的经济动能来自哪里?除了广为人知的横店影视产业以外,还有一个产业对东阳经济贡献不小,那就是东阳木雕。

  东阳地处浙江省中部,市域总面积17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8.8万,确实是个“小”城市,但“小”亦可谋“大”。在不少东阳木雕从业者看来,一把刻刀和一双巧手,有机会雕刻出东阳小城的未来。当前,东阳木雕手工艺的产业化正在提速,有1600多家木雕红木家具企业活跃在东阳,其中规上企业达47家。截至2022年底全产业链总产值达713.93亿元,从业人员10余万人,已经形成了集木材交易、产品设计、加工制作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胡先民是东阳木雕小镇的大师之一,在他看来,近年来,东阳木雕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单打独斗的家庭作坊为主,转变为在政府引导下进行整体大市场开发,全产业联动发展,布局全国销售”。他说,“不少木雕从业者也从一般的手艺人,成长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工作场所也从小作坊扩展到‘前店后坊’甚至艺术馆。”

  胡先民在东阳木雕小镇里开设了自己的艺术馆、民宿和咖啡厅。他认为,这个时代的工艺美术人员不能纯粹“做手工”,更要肩负“传承授道”的责任,“我开办民宿,组织研学活动,是希望借此让东阳木雕的非遗手艺得以在下一代中传承,木雕产业得到更有活力的发展。”

  这与东阳木雕小镇的目标是一致的,据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镇将按“产、城、人、文”功能融合发展的理念,最终建成木雕红木产业创新研发基地、跨界融合平台、信息传承交流中心,打造独具产业特色、历史文化产业新标杆。

  东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加速木雕家居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不断推动木雕家居产业转型发展,培育木雕家居全产业链“千亿产业”。

  记者手记

  “搭台”的事多做

  “唱戏”的事少做

  这次采访期间,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位相关负责人的话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的职责是搭好舞台,真正唱戏的人是商户们。”

  当然,这“搭好舞台”,说起来简单,要做的事可不少。大到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维护、纠纷处理,小到空调冷热,大事小事琐碎事,都需要商城的管理服务团队操心。

  2006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义乌调研时强调,必须把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场在法治轨道上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真正回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本职上来。

  义乌近20年来的蓬勃生机,正印证了一点: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批发市场,只要能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进而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经营生态,“以小谋大”就是可能的:近5年来,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个“小支点”,就撬动了210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展、3200万名工人就业。

  有所为有所不为,“搭台”的事多做,“唱戏”的事少做,给市场参与者充分的空间,他们就会报你以惊喜——之前又有谁能想到,义乌国际商贸城还能成为国家4A级景区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达文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突破4500列

      中新网钦州6月30日电(杨陈 农腾告 罗仕志)6月30日,随着汽笛声响,2023年西部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第4500列,满载着粮食的100个集装箱,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开出,预计2天后到达云南昆明王家营西站。至此,如期实现今年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今年以来,广西北部湾港集团一方面与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

    时间:06-30
  • “发现最美铁路·‘海铁联运’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赋能助力”活动在沈阳启动

      中新网沈阳6月27日电(记者 刁海洋 于海洋)6月27日,“发现最美铁路·‘海铁联运’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赋能助力”活动在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沈阳站启动。  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主办,辽宁省委网信办、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联合承办。辽宁省委网信办负责同志、中...

    时间:06-27
  • 广西凭祥旅游“搭台”经贸“唱戏” 将加强与东盟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中新网南宁6月21日电(杨陈 王伟臣)即将于6月底举行的2023年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或将成为一次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交流盛会。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覃梅21日在南宁表示,本届旅游节除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外,还将举办5项经贸活动,旨在共同推进广西与越南等东盟各国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

    时间:06-21
  • 广西致力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北部湾港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速

      中新网南宁6月14日电 题:广西致力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北部湾港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速  作者 谭雪飞 蒋颖秋 凌秋发  近日,一辆满载4170吨铁矿粉和卷钢的45036次货物列车在电力机车牵引下从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铁路专用线鸣笛驶出,通过企沙铁路支线将货物快速运送至腹地。  据了解,企沙铁路支线经电气化改造后,货物...

    时间:06-14
  • 厦门火炬高新区牵手福建工程学院建设新工科产教融合平台

    原标题:厦门火炬高新区牵手福建工程学院建设新工科产教融合平台  记者从5月13日召开的第二届厦门产教融合论坛上获悉,厦门火炬高新区作为当地创新创业重要平台,将与福建工程学院共建“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学院,打造集科技创新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及拓岗就业于一体的新工科产教融合平台,推动产业与教...

    时间:05-18
  • 浙江永康东站第500列海铁联运班列启程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中新网金华5月6日电(奚金燕 朱睿 俞璐)5月6日,一列满载着100个标箱的海铁联运班列从浙江交通集团永康东站驶出,这趟班列满载着电动工具、五金餐具、休闲产品等货物,驶向宁波舟山港,货物抵达后将立即登上货轮,运往欧美、南美等多个地方。这是永康东站正式开通海铁联运的第595天,车站开出的第500列海铁联运班列。  永康东站于2...

    时间:05-06
  • “洋浦港—北部湾港—云南”海铁联运沥青班列首发

      中新网钦州4月26日电(杨陈 罗仕志 蓝仕林)26日上午,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载着56个罐式集装箱的海铁联运沥青班列在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预计2天后抵达云南祥云西站,标志着“洋浦港—北部湾港—云南”海铁联运沥青班列首发成功,海南洋浦港经北部湾港衔接内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体系赋能持续完善扩大。  据了解...

    时间:04-26
  • 全球连线丨西部海铁联运集装箱井喷增长凸显中国贸易活力

      位于广西北部湾的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个个来自海外的集装箱经过智能化吊装作业,被有序装上火车。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的关键节点,钦州港东站每天到发的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近20列。  目前,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覆盖中国17省(区、市)的113个站点,货物流向通...

    时间:03-24
  • 250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数量新突破

      23日上午,随着汽笛声声响起,满载巴西纸浆、巴基斯坦锌精矿等进口货物的74个集装箱,搭乘海铁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开出,驶向四川城厢站。至此,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突破250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第25000列发车。(受访单位供图)  广西北部湾联运公司运营主管刘福名介绍,这趟班列预计2...

    时间:03-24
  •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至今已突破25000列

      中新社钦州3月23日电 (翟李强 罗仕志)装满了来自巴西的纸浆、巴基斯坦的锌精矿等外贸进口货物的74个集装箱,23日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前往四川城厢站。至此,海铁联运班列开行至今不到6年的时间,开行量已突破25000列。  据了解,这批外贸进口货物到达四川城厢站后,将被分销至川渝及...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