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31省最低工资标准公布,河南工资不得低于这个数

2023-07-05 08:20:12

来源:第一财经

  人社部最新发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7月1日)。其中,上海以2690元仍居榜首。目前全国共有15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

  据上海市人社局消息,上海市从2023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590元调整到2690元,增加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3元调整到24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的月工资不能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即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

  上海市人社局的信息显示,上海市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夏季高温津贴、中夜班津贴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岗位津贴以及伙食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也不作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上海之外,今年还有河北、山西、贵州、青海、安徽、陕西等地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中部省份安徽3月1日起执行最低工资新标准,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共有四档,分别为:2060元、1930元、1870元、1780元。这也是安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首次超过2000元。

  陕西省从2023年5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月最低工资标准共有三档,一类区2160元、二类区2050元、三类区1950元。

(来源:人社部)

  另一方面,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31个省份中,有8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为四档,有17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档,有一个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两档,其余5省份最低工资标准只有一档。

  以安徽为例,该省最低工资标准共有4档。其中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60元/月,执行的地区是合肥市区和铜陵市区。第二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930元/月,执行的地区包括:地级市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安庆的市区和寿县、凤台县、毛集试验区。

  在福建,月工资最低标准第一档是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即厦门的6个市辖区。地处闽南地区的计划单列市厦门,是当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名城市中,唯一一个来自三大经济圈之外的城市。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厦门的经济增长质量好,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占比高,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集聚。同时厦门的经济开放度很高,有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岸合作示范区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的政策功能优势,经济活力强,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高。

  丁长发说,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存在明显差异,比如大城市和县域,生活成本差异很大,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也会有明显不同。在福建,厦门是不仅收入水平省内最高,房价和生活成本也比较高,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也会比较高。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5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河北、陕西、天津、山东、四川、重庆、安徽、福建、湖北、河南。

  这其中,地处长三角的江苏和浙江两省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为2280元,且两省最低工资标准都设为2280元/月、2070元/月,1840元/月三档。中部人口大省河南第一档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刚好达到2000元/月,第二档和第三档分别为1800元/月、1600元/月。

  在实践中,最低工资标准看似与大部分劳动者实际收入关联不大,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与之挂钩的劳动者其他待遇水平也会产生相应变动。比如,企业在计算员工加班费、社保缴纳基数等方面,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予以提高。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这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相应有所提升,有利于让劳动者普遍受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多地再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如何影响我们?

      地方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窗口再度开启。  从7月1日起,上海市再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590元调整到2690元,增加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3元调整到24元。  据潮新闻梳理,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河北、山西、贵州、青海、安徽、陕西等地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至此,全国范围内共有15个省份...

    时间:07-04
  • 一些用人单位为扩大宣传 强行征用员工朋友圈引热议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营销和扩大宣传,强制要求员工转发工作信息引发热议  “朋友圈”,公司怎能想占就占  前不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职工不转发朋友圈被罚1万元并开除”案例,引发广泛关注。2017年,某妇产医院开展员工微信朋友圈推广活动,该医院驾驶员陈某因未按要求转发相关链接,被扣除工...

    时间:07-03
  • 一些用人单位为扩大宣传 强行征用员工朋友圈引热议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营销和扩大宣传,强制要求员工转发工作信息引发热议  “朋友圈”,公司怎能想占就占  前不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职工不转发朋友圈被罚1万元并开除”案例,引发广泛关注。2017年,某妇产医院开展员工微信朋友圈推广活动,该医院驾驶员陈某因未按要求转发相关链接,被扣除工...

    时间:07-03
  • 上海从7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中新网上海6月30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0日发布消息称,上海将从2023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590元调整到2690元,增加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3元调整到24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

    时间:06-30
  • 用人单位“闻病色变” 让求职者很受伤

      拒绝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辞退肺结核患病职工……  【拆除隐形就业门槛③】用人单位“闻病色变”,让求职者很受伤  阅读提示  一些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在求职时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专业人士指出,这一行为构成就业歧视,有此遭遇的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投诉。建议扩充就业促进法中的反歧视条款...

    时间:06-19
  • 用人单位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高温季节。为加强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有效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加强分析研判 提高工作针对...

    时间:06-17
  • 用人单位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高温季节。为加强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有效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加强分析研判 提高工作针对...

    时间:06-17
  • 准毕业生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准毕业生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本报记者 陈丹丹  《工人日报》(2023年05月25日 06版)  进入毕业季,对于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提前实习是“双向选择”的重要考察期。然而,提前实习是否会面临权益保护“空窗期”?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又该从何时算起?  日...

    时间:05-25
  • 用人单位“巧躲”员工加班费,巧成拙!

      阅读提示  近期,全国多地法院发布了一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涉及加班问题。实践中,有的企业将带薪休假划入请假范畴,直接在劳动者的加班时长中予以扣除,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审批加班……这些套路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未进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怎...

    时间:05-11
  • 用人单位“巧躲”员工加班费,巧成拙!

      阅读提示  近期,全国多地法院发布了一批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涉及加班问题。实践中,有的企业将带薪休假划入请假范畴,直接在劳动者的加班时长中予以扣除,有的单位不按规定审批加班……这些套路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未进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怎...

    时间:05-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