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货币政策精准滴灌“三农”

2023-07-04 06:16:48

来源:经济日报

  货币政策精准滴灌“三农”

  □ 本报记者 姚 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九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金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意见》多措并举,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这为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了清晰路径。

  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没想到汝城县摘帽后,我们企业依然还能享受到这么多金融政策红利。”金晋农牧负责人陈细全说。据了解,金晋农牧是湖南省最大的工业化全自动化养鸡场、郴州市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是湖南省首批扶贫再贷款示范点企业。汝城农商行对企业的贷款已从成立之初的3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980万元,支持该企业资产规模增长到2.1亿元、年产蛋量18000吨、年总产值3亿元。

  郴州市属于罗霄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地区,有4个脱贫县和442个脱贫村。针对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金融扶贫政策连续稳定,指导银行机构单列涉农贷款信贷计划,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加强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金融支持。截至2023年3月末,郴州市金融精准帮扶贷款余额201.67亿元,同比增长12.62%;4月末,罗霄山片区4个脱贫县贷款余额624.47亿元,同比增长16.17%,高于该市平均贷款增速0.52个百分点。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下和金融机构的努力下,涉农贷款保持了较快增速,有力地支持了“三农”发展。截至4月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

  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的重要举措。对此,《指导意见》提出,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发展基础好、经营结构稳健、具备可持续能力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

  “近年来,央行低成本的扶贫再贷款资金对我们业务发展帮助很大,我们也严格按照再贷款使用要求,不断优化贷款流程,探索‘再贷款+特色信贷产品’模式。在有效满足农户生产经营需求的同时,银行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汝城农商行行长肖敦锋说。

  业内人士表示,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投放,不仅能够降低相关行业企业的资金成本,也能有效分散银行承担的风险,从而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内在动力,撬动更多信贷投入涉农领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投放。截至3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5960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4331亿元。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央结算公司成功发行190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专题金融债券,其中160亿元10年期债券发行利率2.75%、认购倍数达3.82倍;30亿元20年期债券发行利率3.11%、认购倍数达6.49倍。债券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供水保障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专家认为,国家开发银行发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专题金融债券,旨在通过市场化筹集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以长期、稳定的资金助力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是保障重点领域中长期信贷投放的主力。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设立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用于补充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支持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稳投资、稳大盘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第一时间将国家审核通过的全省573个基建项目和省级层面560个重大项目推送给相关银行机构;分可放贷、协调后可投放、不可投放三类,定期监测基金投放和配套贷款发放情况,深入调研和协调解决基金投放、使用和配套融资中的难点和堵点。”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楼航告诉记者,2022年10月中旬,湖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全部投放完毕,投放金额282.8亿元,支持77个项目;截至2023年4月末,配套融资304.4亿元。

  与此同时,湖南省金融管理部门还加强与水利、交通等产业部门的对接,引导银行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项目储备,对合法合规、要素齐备、有还款保障的重大项目加大支持力度。2023年1月至4月,全省新增基础设施贷款601.2亿元,同比多增135.5亿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共投放两批次7399亿元,涉及项目总投资超9万亿元。截至2023年3月末,主要银行配套贷款签约1.4万亿元,发放近4000亿元。在此拉动下,基础设施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

  加强协同形成合力

  从托举大工程到支持小农户,如何让金融活水更高效地流动,离不开“几家抬”的政策合力。《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鼓励各地完善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配套政策,与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支持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发放。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动担保体系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加快“数智浙担”建设,推进面向担保机构的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迭代重构开发,持续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多项核心指标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年末,浙江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达1717亿元,同比增长39%,规模居全国第二位,平均担保费率从0.82%下降至0.6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指导意见》还提到,要强化金融机构组织功能,并对各类型银行支持“三农”提出了具体要求。

  “未来,各类银行机构将进一步发挥差异化优势,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依托广泛的机构网点布局和庞大的客户基础支撑,城、农商行等小型银行聚焦辖内区域性主业,推动网点和业务相对更深入下沉乡村地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表示。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迫在眉睫,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在受访专家看来,金融机构除了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贷款和信用担保支持外,还应提供营销支持,帮助地域特色产品开拓销售渠道,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和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金融创新中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避免脱实向虚,防止体内循环,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董希淼表示,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政策性的一面,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比如,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指标,对服务乡村振兴力度大、成效好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再比如,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加大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定向支持,降低金融业服务成本。“还应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与生态体系建设,通过向各类机构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金融基础设施,显著降低它们的运营成本。”董希淼说。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乡村振兴票据等用于乡村振兴。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渠道。

  在专家看来,推出“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等产品将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财务支持。银行在推广多元化金融服务方面可以考虑搭建通用服务平台,支持工厂、入股商家和其他代理商或合作社共同发展,还可以在农村地区推广金融科技,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及服务精准性。(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三部门联合发布惩治网暴的指导意见

      记者:张馨予  发于2023.6.19总第109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网络暴力事件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疫情期间,上海33岁女子请外卖骑手给独自生活在27公里外的听障父亲送菜,打赏了200元,却被部分网民认为打赏太少而遭网暴,女子坠楼身亡。24岁女孩因染粉色头发看望病床前的爷爷,遭遇网暴,患上抑郁症后自...

    时间:06-20
  • 三部门联合发布惩治网暴的指导意见

      记者:张馨予  发于2023.6.19总第109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网络暴力事件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疫情期间,上海33岁女子请外卖骑手给独自生活在27公里外的听障父亲送菜,打赏了200元,却被部分网民认为打赏太少而遭网暴,女子坠楼身亡。24岁女孩因染粉色头发看望病床前的爷爷,遭遇网暴,患上抑郁症后自...

    时间:06-20
  • 五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

      中新网6月1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6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九个...

    时间:06-16
  • 民航局:尽快研究出台《运输机场空飘物防治指导意见》

      中新网6月1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空飘物防治是运输机场净空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所谓机场净空,就是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在机场周边划定的一个保障民航航班安全起降的空间区域,在这个空间区域内不能存在影响航空器正常运行的障碍物,以确保飞行安全。”  在16日举行的民航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马志刚...

    时间:06-16
  • 中国工信部: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15日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15日在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将优化完善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张云明表示,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

    时间:06-15
  • 零距离服务“三农”的创新实践(记者手记)

      科技小院硕果累累,成功的秘诀何在?扎根一线、贴近生产、服务群众。一个院落、几间农房,小院虽小,却在实践中成为创新的大平台,做出了“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大文章。  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住在村里、“自找苦吃”、接足“地气”,农民们遇到的问题,书本上有的就去书本上找答案,书本上没有的就转化成课题来解决。实...

    时间:06-05
  •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这是该行连续第15年发布“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2022年,农业银行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围绕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战略定位,加大农业农村金融资源投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赋能,金融服...

    时间:05-11
  • 根在土地 志在“三农”

    原标题:根在土地 志在“三农”在科技小院这几年,我们驻扎在大江南北不同的乡村,却怀揣着强农兴农这个共同梦想;我们面对着不同的农业生产实际,却牢记着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相同目标。我们曾在小院里写过“大文章”,曾为了“虫口夺粮”连夜奔忙,曾走家串户做农业技术推广,曾住进农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深入了田间地...

    时间:05-08
  •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就《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就《指导意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时间:05-04
  • 多地“三农”任务清单更重实效

      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全年“三农”工作谋篇开局,吹响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各地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因地制宜,陆续发布了各地的“三农”任务清单。  截至4月20日,安徽、北京、福建、甘肃、贵州等20个省份已发布省(区、市)委一号文件,对2023年当地“三农”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端稳端好中国...

    时间:04-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