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安徽夏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 入统企业收购小麦393万吨

2023-07-03 16:0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7月3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3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安徽夏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截至7月2日,安徽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小麦393万吨,占预计收购量44%。

  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首战,抓好夏粮收购对于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小麦自5月25日由南向北陆续上市后,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强化夏粮收购组织部署,发挥市场化收购主导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说,今年安徽省部分地区小麦虽然不完善粒超标,但真菌霉素等卫生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芽麦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价格较低,饲料企业收购芽麦作为生产原料的积极性高,芽麦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目前达到1.28元/斤,整体销售顺畅。

  此外,安徽夏粮收购市场主体多元购销活跃。安徽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同时江西、湖北、河南、陕西、浙江等省部分粮库以及加工企业来皖采购小麦,市场购销活力大大提升。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等不靠,采取自主购销、合作经营、代购代储等灵活方式,拓宽粮食收购渠道。政府储备粮收储企业提前对接市场合格粮源,加紧开展小麦轮入工作,发挥政府储备价格引导作用。

  据统计,今年安徽全省参与夏粮收购企业达1190家,较去年增加25家。其中,国有粮食收储企业327家、粮食贸易企业163家、粮食加工转化企业700家。

  曹越方说,从目前市场行情和安徽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价格看,今年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可能性不大。

  据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朱军介绍,当前安徽夏收工作全面启动,为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已备足夏粮收购资金200亿元,确保“钱等粮”。全力支持政策性收储,积极支持市场化收购与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全力以赴确保夏收工作平稳有序运行,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下一步,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继续做好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小麦收购进度、价格和质量监测报告工作,重要指标实行“日报告”制度。督导政府储备粮收储企业加快小麦轮入和增储收购进度,发挥政府储备价格引导作用。

  同时,拓展产销合作,吸引省外、销区企业前来收购粮食,与中央企业、省内外大型用粮企业对接,建立粮食购销贸易、仓库租赁、代收、代储、代销等多种合作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安徽粮食销售市场

  此外,加强对市县粮食收购工作督查指导,深入一线收储库点、粮站等,了解地方收购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防止夏粮收购中发生安全事故。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夏粮收购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市场监管的覆盖面和穿透力,切实维护好收购秩序。(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南方早稻陆续收获 夏粮收购加紧进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收获季节,同时,夏粮收购也正加紧进行,确保粮食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这段时间,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自西向东开始收割,湛江雷州是早稻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40万亩,目前已收割九成。由于当地阴雨天气持续,正加紧组织抢收,全市所有粮食机械化烘干中心全部开启,确保...

    时间:07-03
  • 给群众吃“定心丸”!政策兜底 分类分级收购受损小麦

      央视网消息:目前,新麦收购进入旺季。在2023年的麦收时节,河南遭遇严重的“烂场雨”,部分地区的小麦出现籽粒萌动和麦穗发芽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河南省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对受损小麦实行政策兜底收购、分类分级收购。  河南省要求,以县为单位指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等主体,适当高于市场价格敞开...

    时间:07-03
  • 给群众吃“定心丸”!政策兜底 分类分级收购受损小麦

      央视网消息:目前,新麦收购进入旺季。在2023年的麦收时节,河南遭遇严重的“烂场雨”,部分地区的小麦出现籽粒萌动和麦穗发芽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河南省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对受损小麦实行政策兜底收购、分类分级收购。  河南省要求,以县为单位指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等主体,适当高于市场价格敞开...

    时间:07-02
  • 2023年小麦成熟期连阴雨气象服务保障研讨会在河南召开

      中新网郑州6月30日电(记者 韩章云)6月29日,2023年小麦成熟期连阴雨气象服务保障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该研讨会由国家气象中心、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在会上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复合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国家气象中心将积极...

    时间:06-30
  • 记者走近种粮主体,细算夏粮增收账——种粮挑上“金扁担”(夏收一线探访②)

      夏粮收获,颗粒归仓,记者走近各类种粮主体,跟他们一起细算收入账。一笔笔种粮增收账背后,凝聚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全方位支持,折射出农业生产方式的喜人变化。  政策真金白银,6亩地补贴1392元。“田保姆”托管,每亩节本增效220多元  仲夏时节,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枣行村晒场上,一台台运粮车进进出出。扦样、...

    时间:06-30
  • “新冬60号”三创南疆麦区早熟冬小麦高产纪录

      科技日报喀什6月26日电 (通讯员杨波 黄天荣 记者朱彤)2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泽普县,来自科研院校、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在新疆农科院小麦育种家泽普基地建立的50亩“新冬60号”小麦高产田进行了测产。经现场实收测产,平均亩产771.88公斤。  测产专家组组...

    时间:06-27
  • 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山西曲沃小麦丰产丰收

    曲沃农家迎来颗粒满仓。 王建先 摄  中新网临汾6月25日电 (任丽娜)山西曲沃,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记者25日从该县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曲沃小麦丰产丰收,农家迎来颗粒满仓。  麦收之时,在曲沃县绛山向北俯瞰,小麦绕村,满目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婆娑作响,麦田丰景一望无际,纵横阡陌,机声和鸣,风吹麦浪滚,麦穗香满陌,一派丰收喜悦...

    时间:06-25
  • 我国储粮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智慧粮库”让小麦“冻龄”

      央视网消息:“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随着智能化和机械化在粮食产后的应用,不仅在粮食烘干环节实现了节食减损,我国的储粮设施功能也不断完善。如今,小麦储存实现了减损增效的目标。   在这家华北大型的粮食储备库,伫立着40栋高大平房仓,粮食储备仓容量达55万吨。沿着高大平房仓外部的侧梯登上仓门走进仓内,一股谷物特有的...

    时间:06-25
  • 麦收时节丨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夏播粮食超七成

      央广网北京6月22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目前,四川、湖北、河南等9省已收获冬小麦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与此同时,全国已夏播粮食72.3%,进度同比快0.9个百分点。  在山东德州乐...

    时间:06-23
  • 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夏粮收获

      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夏粮收获  ——从夏收一线看农业强国建设之一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6月2日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截至6月20日,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9省已收获冬小麦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河北、山东、陕西麦收进入扫...

    时间:06-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