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金观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锚定绿色化

2023-07-02 11:44:58

来源:经济日报

  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推进产业绿色化不仅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还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均遥遥领先。2012年至2022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标准煤约14.1亿吨,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

  但也要看到,基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国情,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全球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提升绿色产业体系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牵引作用。

  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化。产业用能绿色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进一步加大对绿氢、绿电等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积极探索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打造可持续的产业绿色供应体系。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限制“两高项目”建设,通过科学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提升新兴产业占比,让产业结构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要强化科技赋能,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强化产品质量、功能、品牌等建设,不断提升产品价值链位置,以最低的能耗排放实现单位效益的提升。

  加快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在产业源头控制用能,在生产环节优化结构,资源循环利用则是在末端的治理挖潜。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本质上是一种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促进生产生活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升级,构筑可持续发展未来。

  着力营造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际上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孕育成长壮大的过程,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要加快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同时兼顾处理好发展与减碳、结构优化与产业链安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之间的平衡,确保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完整、更先进、更安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村何以共富?旅游产业反向赋能浙西乡村振兴

      中新网杭州7月2日电(谢盼盼 程明芳)碧水潺潺,在龙井峡乘着橡皮艇顺流而下,穿梭在蜿蜒流动的河中,四面青山环绕,漂流其间,迎面而来的凉风与水珠冲刷掉了夏日的酷热……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历来以山水取胜,临安区龙岗镇内的浙西大龙湾景区瀑布群落、奇峰怪石、深峡幽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以浙西大龙湾景区内龙井峡为例,该地发...

    时间:07-02
  • 农业“破圈”夯实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经济观察)农业“破圈”夯实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  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陈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好端稳中国饭碗,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官方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农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中国将如何建立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探索农业“破圈”之策?  对于农业...

    时间:07-01
  • 赋能酒企走出国门 贵州白酒产业瞄准国际市场

      中新网贵阳6月30日电 (李龙霞)记者30日从贵州省商务厅获悉,中国优质白酒主产区的贵州将瞄准国际市场,扩大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贸易规模,积极整合好商务部门境外经商机构和资源,赋能酒企走出国门。  为助力酒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拓展好海外市场,贵州一方面支持优质资本在酒类生产以及流通领域的并购、重组、整合等...

    时间:06-30
  • 黄山愿景:用数字赋能全球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

      中新网安徽黄山6月30日电 (刘浩 叶智成)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愿景》(以下简称《黄山愿景》)在安徽省黄山市发布,为期两天的第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以下简称“黄山对话会”)正式闭幕。  《黄山愿景》强调了天-空-地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数字技术...

    时间:06-30
  • 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中国工业如何“由大到强”?

      (经济观察)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中国工业如何“由大到强”?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中国工业如何“由大到强”?  中新社记者 夏宾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逆袭”: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107万辆,首次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功不可没。  ...

    时间:06-30
  • 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中国工业如何“由大到强”?

      (经济观察)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中国工业如何“由大到强”?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中国工业如何“由大到强”?  中新社记者 夏宾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逆袭”: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107万辆,首次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功不可没。  今年以来,中国工业领域可谓...

    时间:06-30
  • AI技术如何赋能教育? 清华学者谈“三个助力”“三个局限”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题:AI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清华学者谈“三个助力”“三个局限”  记者 张素  “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教育数字化领域深度融合,将为教育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闵海波近日在受访时说。  这位学者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教...

    时间:06-30
  • 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智能化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产业体系的智能化转型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必然要求,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拓展智能化深度,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这关系到未来国际竞争的成...

    时间:06-30
  • “非洲淘宝”正当红 跨境电商如何持续为中非经贸赋能?

      中新社长沙6月30日电 (记者 傅煜)“去年,一位肯尼亚年轻人通过我们的网站销售了约60万美元的商品。今年以来,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吸引当地年轻人加入的同时,非洲知名电商平台Kilimall创始人杨涛不断感受着非洲消费者的热情,“许多消费者甚至希望我们能在平台上销售汽车、农业机械”。  2014年,来自湖南常德的杨涛在肯...

    时间:06-30
  • 中国吹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结号”

      (经济观察)中国吹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结号”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正在加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久前,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作出一系列部署。有观察认为,这表明中国已绘就现代化产业体系“路线图”。  中国日益重视建设现代化...

    时间:06-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