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搭“池”建“港”,金融活水助力企业乘风破浪“走出去”

2023-07-01 12:3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日电 题:搭“池”建“港”,金融活水助力企业乘风破浪“走出去”

  中新财经作者 华卓玛

  走进上海环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世集团”)展厅,一张全球地图上用蓝色的图标标注着印度、巴基斯坦、美国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环世集团“走出去”,并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家和地区。

  同位于上海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自动驾驶车穿梭在吊车、集装箱之间,少数技术人员在一楼智能化车间中,操控着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随着“一带一路”走了出去,被运用在上港集团运营的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中。

  这些中国企业中国技术“出海”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搭“池”建“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给予世界的“确定性”答案。今年以来,中国再次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上海承载着多项国家战略,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上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在探索中,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与跨境企业持续合作,借我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共建跨境资金池、合作落地“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乘风破浪“走出去”,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高水平“走出去”

  “我们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环世集团董事会秘书范长平说。

  环世集团是一家物流企业,为全球六大洲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国际物流履约服务,目前已在海外设立了近30个分支机构,在国内拥有43家分、子公司和办事处。

  作为一家物流企业,环世集团对实时交易有着高需求,同时因客户遍布全球六大洲,目前的交易以美元为主。范长平介绍,贸易实时发生,环世集团在国内有美元存余,但无法实时调拨至境外,因此在境内外都需要准备存余资金,且资金量较大,以确保交易的正常进行。这种情况下,集团迫切需要实现境内外成员间本外币资金的融通与管理。

  目前,中国银行上海市杨浦支行正在帮环世集团向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申请办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该行交易银行部主任杨玉雯介绍,打通境内外的现金管理确实需要一个严格的审批过程,也需要很谨慎,但这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要不断突破的业务。

  在国家外汇局等部门的试点政策下,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在上港集团落地了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这是上海首家试点企业。目前,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帮助上港集团完成了跨境资金的归集。上港集团财务部总经理杨海丰介绍,归集管理后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为集团有效管理境外资金、有效管理汇率风险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工具。

  与以往资金池相比,该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的搭建首先减少了企业资金管理成本。以往资金池要求企业开立专用账户,如自贸区账户、结汇待支付账户等,而一体化资金池在账户结构上做了简化。其次,一体化资金池扩宽了企业跨境融资额度和境外放款额度比例,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打好了基础。第三,该一体化资金池合并了意愿购汇额度,在额度之内,企业可按照自己意愿判断购汇节奏,给予了企业灵活管理风险的渠道。

  银企合作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项目

  在助推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搭建资金池,助力企业在“走出去”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企业投放“一带一路”建设贷款,提供金融服务,银企共同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项目。

  在上港集团建设的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自动驾驶车穿梭在吊车、集装箱之间,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在一楼智能化车间中,操控着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I-TOS)。该码头是世界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之一,码头核心操作系统I-TOS由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目前已被运用在上港集团在以色列建设的海法新港码头中。

  海法新港是以色列60年来迎来的首个新码头,也是我国企业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智慧港口”,为“一带一路”建设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上港集团参与海法新港竞标前夕,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及时为上港集团开立投标保函。在与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上港集团通过竞标获得海法新港码头25年运营权。

  在海法新港智能化码头建设运营中,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共计为上港集团以最低利率提供了3.4亿美元长期贷款。同时,为推进项目建设,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结合自贸区促进贸易及投融资便利化外汇政策,为企业办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购汇向企业境外子公司增资等业务,并为企业提供优惠的汇兑价格。未来上港集团称,将持续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合作,以更高水平“走出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报告:“一带一路”展现和平与稳定发展积极效应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李京泽 张凯璇)《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29日在北京发布。本年度评级中,“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各方和平与稳定发展的积极效应得以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平均风险略低于整体样本平均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

    时间:06-30
  •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助力中央企业讲好新丝路故事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吕倩媛):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十年来,中央企业积极融入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局,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际传播主体多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6月28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如何在国际传播...

    时间:06-30
  •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培育新增长点

      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日渐壮大,合作质量也越来越高,“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将如何发展?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分论坛上,互利共赢、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数字赋能等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高频词。嘉宾们表示,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世界共同发...

    时间:06-29
  • 万喆:“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丰硕 中国用事实回应质疑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彭大伟 吴家驹)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自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

    时间:06-28
  • 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未来

      (经济观察)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未来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题: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未来  中新社记者 陈溯  受新冠疫情、高通胀、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遭遇严峻挑战,如何“重启增长”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正在天津举...

    时间:06-28
  • 陈思昌:中国土木将继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新网6月28日电 题:陈思昌:中国土木将继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思昌28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现代新国企”主题论坛上表示,中国土木从非洲扬帆启航,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不断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中国铁建强大的资...

    时间:06-28
  • 2023夏季达沃斯 |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中国网财经6月28日讯(记者 李春晖)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27日-29日在天津举行。在经历了新冠疫情、高通胀、地缘政治冲突等一系列挑战之后,世界经济复苏进入关键时期,“重启增长”成为与会嘉宾共同关注并热烈探讨的重要议题。  论坛期间,多位嘉宾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世界经济...

    时间:06-28
  • 上海外国语大学:10个“一带一路”战略语种专业今年招生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

    时间:06-28
  • 让更多民众从共建“一带一路”中获益(观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方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合作内容涉及减贫脱贫、粮食安全、教育卫生、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评估,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

    时间:06-28
  • 合民愿 惠民生 聚民心(共建“一带一路”·“小而美”惠民生)

      一家医院,让千万病患免受看病难的困扰;一个面粉厂,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粮食供应;一座水厂,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送到千家万户……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许多“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想当地民众所想、急当地民众所急,接地气、聚人心,有效提升了相关国家民生水平,成为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从今日...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