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万喆:“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丰硕 中国用事实回应质疑

2023-06-28 23:3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彭大伟 吴家驹)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自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沿线国家人民“心联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中国用事实对有关“一带一路”的诸多质疑作出了回应。

  万喆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将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优先方向。十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顺利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修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开通航线,基本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

  她举例,目前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欧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把中亚国家从过去的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陆海通道的连接,让中亚国家也实现了通往蓝色海洋的梦想。中吉乌公路过去是走马帮的,现在已经是现代化的车道。老挝是东盟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山地和高原占了大部分的国土面积。过去老挝境内只有3.5公里的铁路,中老铁路成为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有力带动各领域合作,让老挝变成了具备区位优势的“黄金大通道”。

2023年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李骏 摄

  万喆还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把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十年来,中国已经从世界规则标准的跟随者,步入了引领者的道路。中国在电网、高铁、通讯、交通、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标准制定上,越来越成为引领者。

  此外,“一带一路”框架亦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非盟《2063 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全球和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了有效对接, 形成了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政策合力。

  万喆还说,沿线国家人民“心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的减贫工作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全面脱贫的伟大目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中国拿出了自己的脱贫经验,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受益者,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者。

  万喆介绍,基础设施建设给沿线国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增长,重大项目的合作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农业合作夯实了粮食安全的根基,文教的合作使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此外,鲁班工坊等小而美的项目,让人心更加凝聚了。

  对于西方媒体和政客对“一带一路”的诸多质疑,万喆认为,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还是中国自身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会不断面对质疑。

  “我们要摆正心态,我们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肯定会越来越多面对既有掌声也有质疑的状况,我们要适应这样的状况。”她说。

  万喆表示,中国明确提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她认为,面对质疑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在“一带一路”共建上,十年来一直存在对于债务、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质疑,但中国用事实作出了回应。

  中国在“一带一路”始终将绿色作为底色,中国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已成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路径。

  同时,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上也在统筹增量和存量。在存量上,中国砍掉了一批高耗能、可能造成污染的产业和项目。在增量上,中国更多利用了先进的新能源和绿色技术。在绿色投资方面,中国也和全球不同国家、地区、机构进行了合作。

  此外,2018年,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提升投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在G20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牵头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制定了《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推动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引导市场资金支持高排放行业稳妥有序实现低碳转型。

  “进一步发展,才能进一步保障安全。进一步合作,才能更好地回应那些看起来对我们不利的批评。从增量和存量,或者从全面和重点上来看,未来中国也会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她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未来

      (经济观察)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未来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题: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未来  中新社记者 陈溯  受新冠疫情、高通胀、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遭遇严峻挑战,如何“重启增长”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正在天津举...

    时间:06-28
  • 陈思昌:中国土木将继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新网6月28日电 题:陈思昌:中国土木将继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思昌28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现代新国企”主题论坛上表示,中国土木从非洲扬帆启航,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不断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中国铁建强大的资...

    时间:06-28
  • 上海外国语大学:10个“一带一路”战略语种专业今年招生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

    时间:06-28
  • 让更多民众从共建“一带一路”中获益(观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方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合作内容涉及减贫脱贫、粮食安全、教育卫生、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评估,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

    时间:06-28
  • 合民愿 惠民生 聚民心(共建“一带一路”·“小而美”惠民生)

      一家医院,让千万病患免受看病难的困扰;一个面粉厂,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粮食供应;一座水厂,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送到千家万户……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许多“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想当地民众所想、急当地民众所急,接地气、聚人心,有效提升了相关国家民生水平,成为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从今日...

    时间:06-28
  • 国家发改委:共建“一带一路”已吸引全球超四分之三的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参与

      中新社天津6月27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开放司副司长梁林冲27日在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对话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吸引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参与。  梁林冲表示,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深受欢迎...

    时间:06-27
  •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双方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6月2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总理范明政。  习近平指出,去年中共二十大闭幕后,我邀请阮富仲总书记来访,共同为中越关系发展定向把舵。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两国各层级交往日益密切,我同阮富仲总书记达成的共识...

    时间:06-27
  •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职教分盟拓朋友圈:与企业携手走出去

      中新网兰州6月26日电 (陈劼 刘玉桃 李亚龙)“甘肃省的职业教育要紧紧依托企业一起走出去,紧紧结合向西开放走出去。”谈及职业教育如何“走出去”“引进来”的问题,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凯建议道。  6月26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职教分盟年度工作会议暨分盟论坛在兰州资...

    时间:06-26
  • 2023年四川“一带一路”国际民间友好组织交流会在成都举行

      中新网成都6月25日电 (岳依桐 陈选斌)以“新时代友好组织的使命与担当:共筑民心相通”为主题的2023年四川“一带一路”国际民间友好组织交流会25日在成都开幕,50余名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要、友好组织负责人、友好人士等参加。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在...

    时间:06-25
  • 秦刚会见斯里兰卡外长:双方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新成果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6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斯里兰卡外长萨布里。  秦刚表示,中斯建交以来,双方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树立了大小国家友好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中方愿巩固和拓展中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要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密切高层交往,扩大人文交流,推动高质量...

    时间:06-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