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人民币逼近7.2会走向何方

2023-06-26 05:28:33

来源:第一财经

  6月21日上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2关口,这也是自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截至北京时间上周收盘,美元/人民币报7.1799,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2156,美元指数报102.512。

  第一财经此前多次报道,高企的中美利差、出口商结汇意愿弱、境外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购汇(集中在7月、8月)等都导致人民币面临较高的季节性压力。此外,尽管6月美联储暂停加息,但多数机构预计7月开始还可能会有1~2次加息。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个月来,在人民币累计贬值近4000点的过程中并未见到央行发声或出手干预,监管层显得颇为淡定。不过,中国央行于19日宣布,央行六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将于6月26日(周一)进行投标,并于28日(周三)交收。交易人士普遍对记者表示,央票本身是一个稳定的信号,但更多还是在于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保持发行的持续性,支持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

  人民币面临季节性压力

  “近期没有看到明显的干预迹象,就是市场化的贬值。”某外资行交易员对记者提及,“海外套息交易的敞口较高,出口商不必要时并不会选择结汇,叠加分红的压力,一般二三季度人民币面临比较高的季节性压力。”他也表示,今年春节前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当时也是因为出口商集中结汇。

  巴克莱外汇、宏观策略师张蒙对记者表示,对美元/人民币的最新预测分别是7.2、7、6.9、6.8(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的预测)。未来,中国政策放松措施的时机和力度或决定汇率的表现。

  无独有偶,高盛近期将未来3个月的美元/人民币汇率预测分别从7.16调至7.2,不过预计12个月后的点位为6.9。

  除了季节性的贬值压力,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也影响了汇市情绪。近期,由于高频数据疲软、外需疲软,不少机构陆续开始调整中国GDP预测,但普遍仍高于中国制定的官方目标(5%)。早在一季度后,由于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高企,叠加经济数据在基数效应带动下一度冲高,当时众多国际机构将2023年中国GDP预测调整到了6%以上。

  上周末,高盛将2023年中国GDP预测从6%下调到5.4%;瑞银在本周二宣布将2023年GDP预测下调至5.2%;野村则在上周表示将2023年GDP预测从5.3%下调至5.1%,并将2024年预测从4.2%降至3.9%;巴克莱对2023年的GDP预测为5.2%。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对记者表示,“我们认为,二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长率可能放缓至1%~2%之间,弱于我们此前4.5%的预期。随着政策加码支持,我们依然预计三季度消费将进一步温和复苏、房地产活动可能企稳,经济增长将再度加速。然而,政策支持力度可能较为温和,推动下半年经济环比增长温和反弹至4%~4.5%(环比折年增长率),但不大可能完全抵消二季度经济走弱的影响。因此,我们将2023年GDP增长预测下调至5.2%,2024年预测也下调至5%。”

  在她看来,预测的下行风险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走势和政策宽松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需大幅转弱的风险。政策支持加码出台的时点、规模和有效性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对记者表示,预计中国政府将在上周降息后推出一系列支持性措施。然而,由于信心和情绪有待提振、土地销售下滑等因素导致财政存在压力、传导渠道有待疏通,因此相关措施的效果有待观察。

  近期的数据显示,随着基数效应消退,5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放缓至12.7%,不过其绝对水平较4月小幅上升;房地产销售走弱至同比下跌3%,新开工同比再降27%,而经季节性调整后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面积较4月大致持平或小幅上升,但仍处于疲弱低位水平;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加快至8.8%,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大致企稳;5月出口同比下跌7.5%,环比增长动能也有所走弱。

  汪涛认为,如果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走弱,未来出台的政策支持可能包括:进一步放松房地产政策,如进一步放松二线城市购房限制,降低二套房贷款首付要求,增加“保交楼”资金支持,改善开发商融资条件等;增强财政和准财政扩张力度,例如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筹集和使用新一批政策性银行专项基建投资基金,从而提振基建投资;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政府提供临时信贷和资金支持,以清偿其对企业供应商的欠款;但中央政府向居民部门直接发放大规模消费或收入补贴的可能性很小;进一步小幅降息,信贷支持加码以配合准财政政策的扩张,以及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进行重组或将其置换为成本更低的债务。

  主流机构普遍认为,部分政策措施可能在7月底之前出台,但重大的财政政策支持和宏观政策转向可能需要等到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不过,面对高企的中美利差,各界并不认为中国具备很大的降息空间,更关键的仍在于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

  汇率变化仍由市场驱动

  6月26日,中国央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3年第六期中央银行票据。第六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50亿元,起息日为2023年6月28日,到期日为2023年12月27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有观点认为,央票的发行将吸收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起到支撑汇率的作用,强调了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管理和底线思维的重要性。不过,更多观点认为,这更在于维持央票发行的持续性。相较于去年,今年人民币的走势更多是市场驱动,央行并无明显的干预迹象。

  回顾去年,从4月中旬开始的人民币贬值阶段内,当时央行已几次启动调节工具,如2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共计3个百分点,发行了人民币离岸央票9期共计900亿元,去年9月26日宣布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0调至20%,这些政策明确释放货币当局降低人民币贬值预期、保持汇率稳定的信号。目前这些措施并没有被取消。

  渣打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中美息差较大仍是人民币汇率较弱的主因(中美存款利率倒挂幅度为2%~3%),离岸对冲基金多数都积累了一定的空头头寸、出口商结汇意愿弱。我们预计美联储最快也要年底才可能降息,因此面对这种息差,央行进行干预的意义不大。关键要看美联储6月到底是最后一次加息,还是暂停,但无论如何加息进入尾声。”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6月初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向前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上行的态势,而一些市场机构则预测美国经济可能面临温和衰退。同时,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元走强较难持续,外溢影响有望减弱。总体看,我国外汇市场有望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状态。”

  “多年来,我们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外汇市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也更加丰富。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他称。

  第一财经 作者:周艾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年内再次加息 加息速度将放缓

      中新社华盛顿6月21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当地时间21日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表示,当前美国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预计年内再次加息,加息速度将放缓。  鲍威尔当天就美联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出席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鲍威尔表示,当前通胀仍高企,距离通胀率回落...

    时间:06-22
  • 国家外汇局:5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1.58万亿元人民币

      中新网6月21日电 国家外汇管理局21日在官网公布2023年5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5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1.5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9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2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7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31万...

    时间:06-21
  • 国家外汇局:5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1.58万亿元人民币

      中新网6月21日电 国家外汇管理局21日在官网公布2023年5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5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1.5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9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2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7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3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2万亿...

    时间:06-21
  • 5月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邱海峰)国家外汇管理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结售汇、企业和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均呈现顺差,规模分别为33亿和19亿美元。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5月份,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结汇率(客户向银...

    时间:06-17
  • 美联储为何“踩刹车”

      在连续10次、累计500个基点的加息之后,美联储终于“踩刹车”。  当地时间6月14日,美联储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5%至5.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暂停加息,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同时,美联储也表示,“按兵不动”是为了观望市场变化,并暗示了后续还有“进一步...

    时间:06-16
  • 美联储为何“踩刹车”

      在连续10次、累计500个基点的加息之后,美联储终于“踩刹车”。  当地时间6月14日,美联储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5%至5.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暂停加息,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同时,美联储也表示,“按兵不动”是为了观望市场变化,并暗示了后续还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通胀问...

    时间:06-16
  • 经济观察:停下连续加息步伐,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经济观察)停下连续加息步伐,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美联储连续加息的步伐终于停了。当地时间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至5.25%的水平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但从美联储透露的信息来看,这次只是暂缓加息,远未到结束之时,下一步美联储会怎么走?  最新公布的加息路径点阵...

    时间:06-15
  • 经济观察:停下连续加息步伐,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经济观察)停下连续加息步伐,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美联储连续加息的步伐终于停了。当地时间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至5.25%的水平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但从美联储透露的信息来看,这次只是暂缓加息,远未到结束之时,下一步美联储会怎么走? ...

    时间:06-15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年内预将再加息

      中新社纽约6月14日电 (记者 王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至5.25%的水平不变,符合普遍预期。这是美联储自去年年初以来连续加息十次后作出的暂停加息决定。  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强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将使委员会能够评估更...

    时间:06-15
  • 美联储再次讨论加息 美元霸权向全球转嫁危机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当地时间6月13日至14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讨论是否继续加息。  自2022年3月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经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5%至5.25%。  美元指数近期出现上涨趋势  近期,美元指数出现上涨趋势。在一般情况下,美国利率下跌,美元指数的走势就疲软;美国利...

    时间:06-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