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赋能电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力建设发展大会举办

2023-06-21 20:0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1日电 题:赋能电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力建设发展大会举办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6月20至21日,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举办的中国电力建设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赋能电力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行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建设是排头兵。过去十年来,电力建设领域积极推动行业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安全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新增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未来随着这一比例的逐渐增加,能源结构将日趋完善,新能源将代替煤炭成为新的翘楚。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表示,目前,全国在建规模以上电力工程近6000个,包括大量电源、电网项目,没有过硬的建设质量,投产后必将影响电力设施甚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他强调,要多元赋能持续提升电力建设安全水平,助推电力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表示,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电力建设的关键支撑。经过全体电力建设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实现了发电装机容量10年翻一番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实现了电力技术和装备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未来电力建设行业要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助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形成以电为核心,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新型能源体系。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会长王思强表示,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始终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十年来,共有315个电力工程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含金奖69项),年均约32个,占所有工程奖项的比例超过10%,为各行业之最;共有49个电力工程项目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5个项目获得中国安装之星;去年首个电力优质工程参评第十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并获奖,对推动电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行业引领作用。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邓建玲说,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坚实步伐: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折算的碳减排量、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少的碳排放量,合计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可以说,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处在了全球能源转型的最前沿。

  邓建玲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能源电力建设行业转型既要锚定长远保持定力,又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要做好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传统能源碳排放的“减法”,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

  会上,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首期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简称CEPI)和中国电力建设发展指数(简称PCDI),这是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首次发布,也是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历史上首次对外发布电力建设相关指数,填补了行业在清洁能源景气和电力建设发展指数信息方面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鼓励“衣食住行”转向低碳消费

      减少餐饮浪费的小份菜、颇受追捧的二手商店、交易火热的线上闲置交易平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不断“迭代”,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正在加速“升温”,成为新的潮流。  一直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较为突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去年年初发布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

    时间:06-21
  • 垃圾分类正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生活习惯。本期特邀请几位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

    时间:06-21
  • 首期中国电力建设发展指数发布:绿色转型升级加快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20日发布首期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和中国电力建设发展指数(PCDI)。首期PCDI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表明报告期内中国电力建设持续向好。  据介绍,CEPI是基于中国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的季度采集数据,经过相应模型研究计算得出的,具体...

    时间:06-20
  • 倡导低碳出行 天津举办沿海河休闲骑行活动

      中新网天津6月17日电(张少宣)17日,2023年首届“渤海骑行日——低碳出行,骑遇津城”休闲骑行活动在渤海银行大楼门前鸣笛开启。  活动共吸引来自天津市内各区400余人参加,群众以更放松自由的方式体验城市骑行,以更绿色环保的方式享受沿途风景。  “本次骑行以打造群众高品质生活,助力天津市体育局‘海河蓝丝带’骑行车道项...

    时间:06-17
  • 垃圾分类融入“新日常” 重庆市民低碳生活成“新时尚”

      中新网重庆6月16日电 题:垃圾分类融入“新日常” 重庆市民低碳生活成“新时尚”  作者 张霁雯  “我注意到视频里说焚烧一吨其他垃圾可发电500度,我们更应该做好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从外地出差回来的重庆市民侯柏羽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平时都有主动做垃圾分类的意识,厨房和客厅放置了不同的垃圾桶,分类...

    时间:06-16
  • 交通运输和绿色如何融合?陆家嘴产业金融论坛刮起“低碳风”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 (高志苗)通过计算,包裹订单送达后,通过订单对应的运单真实路径的提取,实现高精确度和细颗粒度轨迹采集,一张“订单碳足迹地图”便生成。  2023亚洲物流双年展正在上海召开,在配套的“陆家嘴产业金融论坛2023—亚洲航运及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集团X事业部低碳专家王秭为观众展现了京东物流如何将“科学...

    时间:06-16
  • 中国低碳市场潜能大 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中新社上海6月14日电 (谢梦圆)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越来越多的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得以出现。在正在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多家中外企业都看好中国低碳市场,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合作”是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建筑专委会秘书长李晓旭多次提及的词汇,以建筑行业为例,她认为想...

    时间:06-14
  • 学者、官员、业界上海聚焦绿色低碳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数字化转型亦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记者13日获悉,专家学者、官员、业界人士共聚一堂,探讨数字化发展与绿色低碳相互融合,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点话题。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指出,绿色低碳和人工智能是高质...

    时间:06-13
  • 亚洲最大煤电CCUS项目投产 高效“碳捕手”助煤电走低碳路

    ◎本报记者 陆成宽  目前,该项目已与8家单位签订购销合同,合同量为4万吨/月,另外,还有2万吨/年液态二氧化碳将用于与周边油田开展驱油利用研究,实现了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纳利用,并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为煤电CCUS长期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样本,成为创新链协同攻坚的示范案例。  “3、2、1,投产。”近日,随着一声令下,国家能源集团江苏...

    时间:06-13
  • 西澳铁矿项目之后再携手 宝武集团与力拓集团合作低碳钢铁项目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庞无忌)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力拓集团12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共同探索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新项目,助力钢铁行业价值链实现脱碳。  该合作备忘录由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白睿明(Alf Barrios)和宝武集团副总经理侯安贵签署。这是双方继成...

    时间:06-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