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亚洲最大煤电CCUS项目投产 高效“碳捕手”助煤电走低碳路

2023-06-13 02:39:43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陆成宽

  目前,该项目已与8家单位签订购销合同,合同量为4万吨/月,另外,还有2万吨/年液态二氧化碳将用于与周边油田开展驱油利用研究,实现了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纳利用,并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为煤电CCUS长期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样本,成为创新链协同攻坚的示范案例。

  “3、2、1,投产。”近日,随着一声令下,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是亚洲最大的煤电CCUS项目,其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煤电CCUS技术日趋成熟,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高效,各项指标全面优于设计值,均处于行业最优水平。在‘源头减碳、过程控碳、终端捕碳’的全过程绿色低碳生产上,我们又取得重要突破,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功打造了减碳固碳新样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季明彬表示。

  CCUS技术迎来快速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行业碳减排是重中之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当下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煤电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解决煤电行业的碳排放问题,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目前,CCUS技术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它可以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能源生产等排放源或空气中捕集分离,并加以利用或输送到适宜场地封存,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

  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瞄准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储能、氢能、新一代核能体系、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天然气水合物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被称为“碳捕手”的CCUS技术迎来快速发展期。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用的煤电CCUS项目(含CCS项目)13个,总捕集能力约60万吨/年,规模最大的是国家能源集团锦界公司的15万吨/年CCUS项目。

  “然而,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目前CCUS还存在总捕集能力低、项目运营成本高、产品应用场景窄等问题。”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碳中和中心主任徐冬坦言。

  作为全球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自觉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决心在大规模煤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蹚出一条创新路。

  围绕当前煤电碳捕集技术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负责牵头组织,委托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作为技术总负责单位,联合国能龙源环保、华东电力设计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工作

  1000多次测试才找到理想配方

  作为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回忆起项目的科技攻关历程,徐冬至今仍然对很多场景记忆犹新。其中,吸收剂测试最让徐冬揪心。

  吸收剂是CCUS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用徐冬的话说,吸收剂是碳捕集的“心脏”。“开发出能耗低、稳定性高的吸收剂是我们的主要攻关方向。”徐冬说。

  然而,吸收剂的能耗和稳定性就像一个跷跷板,能耗低的吸收剂,稳定性就差,而稳定性高的吸收剂,能耗也高。如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成为摆在徐冬等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我们反复试验、反复调整配方,虽然失败的次数很多,但每一次测试都让我们对吸收剂的特性有了新的认知,这种新认知一直激励着我们持续做下去。”那时徐冬对攻克难关充满信心,他坚信一定可以找到低能耗、高稳定性的吸收剂配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00多次测试,他们成功了!当低能耗、高容量、高稳定性的三元复配吸收剂研发出来的时候,徐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吸收剂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开发出大规模碳捕集工艺包才是项目科技创新的核心。

  “吸收塔多高多粗,吸收剂用量多少,入口的温度是多少……所有这些参数都需要我们在工艺包里做好设定。只有找到这些参数组合的最优解,才能真正提高CCUS项目的碳捕集能力,降低项目运营成本。”徐冬说。

  “尽管我们在锦界公司有过15万吨/年CCUS项目的成功经验,但是那套技术应用到50万吨的项目中到底行不行?”徐冬心里也打鼓,“毕竟从15万吨到50万吨,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进行技术再造和革新。”

  为找到让他们梦寐以求的最优解,徐冬带领团队持续攻关。“比如吸收塔直径,当时我们有3种方案:7米、8米和8.2米。虽然塔的直径越小,投资越省,但是塔径小的同时,烟气的流速就快,同工况下发生塔液泛的风险也就越高。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关于塔直径的选择,我们反复论证了3个月,最终才选定8.2米的方案。”徐冬举例道。

  煤电CCUS可持续运营的样本

  除了三元复配吸收剂和大规模碳捕集工艺包,项目组还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联合开发了小齿顶角填料、新型干法凝胺回收装置、首套国产最大等级二氧化碳压缩机……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景春表示,本项目经历3年的集中攻关,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揭示了大型碳捕集系统与电厂热力系统的耦合规律,攻克了多项碳捕集工程放大技术难题及瓶颈,形成完整的大规模碳捕集科技研发和工艺包设计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可为国家CCUS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和决策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捕集的二氧化碳无法实现足额消纳是限制CCUS项目可持续运营的堵点。

  “为此,我们提前开展市场调研,锁定了焊接制造、食品级干冰、高新机械清洗和油田驱油等方面的用户。目前,已与8家单位签订购销合同,合同量为4万吨/月,另外,还有2万吨/年液态二氧化碳将用于与周边油田开展驱油利用研究,实现了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纳利用,并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为煤电CCUS长期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样本,成为创新链协同攻坚的示范案例。”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泰州电厂总经理蒋欣军表示。

  5月27日,泰州CCUS项目试运期间生产的第一批液体二氧化碳交付给了首批用户。“品质非常好!”收到货几个小时后,用户打来的反馈电话振奋了每一名项目参与者。

  下一步,泰州电厂将联合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就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制精细化工品等方面进行协同攻关突破,提升二氧化碳价值率,进一步贯通从捕集到消纳的二氧化碳全周期链条,加快推动煤电CCUS由科技示范转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力拓集团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展CCUS技术创新

      中新网6月6日电 记者6日从力拓集团获悉,力拓集团日前与四川大学签署研究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二氧化碳矿化工艺的创新研究,致力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作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重要技术之一,二氧化碳矿化工艺通过将二氧化碳资源化以产生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其大规模工业化的应用潜力。  力拓与...

    时间:06-06
  • 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建成投产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从中国国家能源集团获悉,2日,国家能源集团泰州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试运期间系统安全可靠,能效指标、产品品质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电CCUS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二氧化碳年捕集量达50万吨,可实现100%消纳。  ...

    时间:06-02
  • 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建成投产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从中国国家能源集团获悉,2日,国家能源集团泰州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试运期间系统安全可靠,能效指标、产品品质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电CCUS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二氧化碳年捕集量达50万吨,可实现100%消纳。  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碳捕集...

    时间:06-02
  • 山西挂牌督办西山煤电环保绿化分公司致4人死亡事故

      中新网太原5月31日电 (吴琼)记者31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对太原古交西山煤电环保绿化分公司“5·29”较大中毒窒息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2023年5月29日,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西山煤电环保绿化分公司屯兰净水厂工地污水井内发生一起中毒窒息较大事故,造成4人...

    时间:05-31
  • 中国最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开工建设

      中新社银川5月19日电 (记者 杨迪)总投资102亿元人民币的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19日在宁东基地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公司负责的“宁...

    时间:05-19
  • 甘肃“最年轻县级市”华亭筑巢引凤:冀建成陇东煤电化产业发展高地

      中新网兰州5月7日电 (魏建军)在“煤城瓷都”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7日举办的2023年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大会上,华亭市委书记景晓东用四个“当下的华亭”,向全国客商介绍了该市的优势资源、发展成就、创业氛围以及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他表示,华亭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开放姿态拥抱未来。  2018年8月,经报请...

    时间:05-07
  • 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

      中新网4月21日电 题: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近日,作为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辅助调频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台山电厂1-2号及6-7号机组共60兆瓦电化学储能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运营,进一步提高机组综合调频能力,为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04-21
  • 2023 CCUS国际会议北京举办 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中新网4月18日电 近日,2023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际会议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揭牌仪式于北京昌平举办。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全球各地投递的300多篇全英文论文,并择优录取200余篇,特设10个分会场,供各位参会者进行论文宣讲交流与论文张贴交流。2023 CCUS国际会议现场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未...

    时间:04-18
  • 致1人死亡 霍州煤电一煤矿被停产整顿

      中新网太原3月21日电 (吴琼)记者21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庞庞塔煤矿因发生死亡安全事故被责令停产整顿。  2023年3月7日,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庞庞塔煤矿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事故。  依据相关规定,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

    时间:03-21
  • “上大压小”的煤电项目建设热潮,将持续多久?

      作者:马晨晨  一边淘汰落后产能,一边布局先进机组,今年煤电行业的新旧更替正在加速。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9日,湖南、黑龙江、安徽、陕西、山西、山东、湖北等省份陆续披露2022-2023年淘汰关停煤电机组情况,涉及超过90台煤电机组。  山东关停的煤电机组数量占据了其中的多数,达到73台。不过,与其他省份相似...

    时间:03-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