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不断做大做强帮扶产业

2023-06-21 11:41:56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举行的全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推进会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帮扶产业发展的路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统筹考虑市场需求和本地农业农村资源禀赋,科学谋划推动帮扶产业发展,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好、发展好,纵向贯通产加销、横向融合农文旅,不断做大做强脱贫地区帮扶产业。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帮扶产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

  帮扶产业主要从脱贫产业而来。产业既是脱贫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又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要奋力推动帮扶产业迈上新台阶。

  大力引进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帮扶产业关键靠人才。一是要选派熟悉产业发展、引进产业项目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发展力。二是用好科技特派员,发挥其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作用,持续深耕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形成技术集成、加工销售、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的“一条龙”服务产业链。三是用好新乡贤,让更多优质的资本、技术等资源向乡村聚集。当然,主要还是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

  持续擦亮帮扶产业金字招牌。脱贫攻坚期间,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涌现了一批优质品牌。这些“金字招牌”畅销市场,为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证明,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很难卖上好价钱。因此,脱贫地区要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不但要守好已经形成的“金字招牌”,使之发扬光大,还要打造新的品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品牌溢价,增强发展后劲。如宁夏盐池滩羊,近年提高品牌知名度后,不但价格大幅提高,而且供不应求。

  以数字化赋能帮扶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就要建设统一的“三农”数字平台,以数字化为抓手,通过精准“画像”,使农业生产更高效,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同时,以数字化平台整合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新兴业态,促进帮扶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扩大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

  此外,用好东西协作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两把“金钥匙”。当前,西部脱贫地区仍然需要东部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而且西部众多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销往东部。例如,闽宁协作,福建省就在宁夏帮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东部的高质量发展带动西部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帮扶产业后继乏人以及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花果经济”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整合自然资源、产业特色、传统文化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花果经济”,蹚出了一条“护住绿水青山,筑牢金山银山”的乡村致富路。  夏庄街道山色峪社区地处崂山水库上游,生态环境良好,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明清时代就盛产樱桃,但由于...

    时间:06-08
  • 水稻生产“一条龙”全程托管 多举措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

      央视网消息:眼下,四川绵阳的水稻种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在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鹤林村的农田里,插秧机来回穿梭。  据了解,以往该村农户多为散户种植水稻,费时费力。今年,该村将水稻托管给专业的农业公司,让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种植环节用机械替代,为农户节省了时间,让当地农户务工、种粮两不误。  此外...

    时间:06-06
  • 一见·总书记用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

      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连...

    时间:06-06
  • 白皮书勾勒青光眼患者画像:呈年轻化趋势、多与慢病共病

      中新网上海6月3日电 (记者 陈静)全国“爱眼日”宣传主场活动3日在上海举行,现场发布的《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呈现中国青光眼患者整体画像、疾病现况和诊疗全貌,探索高效的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模式。  据此,中国青光眼患病与年龄相关但呈年轻化趋势,青光眼与其他慢病共患病比例高。《白皮书》指出,对...

    时间:06-03
  • 山西屯留培育高素质农民 “土专家”“田秀才”支撑乡村振兴

      中新网长治5月31日电 题:山西屯留培育高素质农民 “土专家”“田秀才”支撑乡村振兴  作者 李庭耀 杨建伟  “通过培训学到了视频剪辑、农产品直播带货等知识。学以致用,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帮助更多村民卖好农产品。”59岁的农民王芳先向记者展示他的山西省高素质农民中级技能证书。  王芳先是长治市屯留区李高乡西六...

    时间:05-31
  • 论文代写“一条龙”,中介干成“老字号”

      毕业季临近,“枪手代写”毕业论文现象有所抬头,“论文包过”“开题答辩一条龙服务”此类宣传用语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并不鲜见。论文代写,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践踏公平学术环境,助长畸形商业模式,这一不良风气和相关非法产业链亟须加强整治。  购物平台能买论文  尽管早有规定,但参与学位论文买卖、...

    时间:05-26
  • 论文代写“一条龙”,中介干成“老字号”

      毕业季临近,“枪手代写”毕业论文现象有所抬头,“论文包过”“开题答辩一条龙服务”此类宣传用语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并不鲜见。论文代写,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践踏公平学术环境,助长畸形商业模式,这一不良风气和相关非法产业链亟须加强整治。  购物平台能买论文  尽管早有规定,但参与学位论文买卖、...

    时间:05-26
  • 兰州牛肉面迈向品牌化、规范化 首批50家面馆被授予“金字招牌”

      中新网兰州5月24日电 (记者 丁思)为推动兰州牛肉面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扩大兰州牛肉面非遗品牌影响,24日,兰州牛肉拉面商标认定授牌仪式在兰州举行。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首次对符合条件的50家兰州牛肉面馆(店)授予“兰州牛肉拉面”商标这一“金字招牌”用于使用。本次授牌标志着兰州牛肉面品牌化、规...

    时间:05-24
  • 品牌促进协会揭牌 青海拉面大县谋求擦亮百亿产值“金字招牌”

      中新网西宁5月22日电 (记者 张添福)目前,青海拉面在全国337个城市拥有店面3.26万家,从业人数达19.3万人,生产经营性收入近200亿元,行业利润、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均超过青海省平均水平。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是该省有名的“拉面大县”。据此前数据,该县从业者经营拉面店达1.8万家,从业人员达11万人。其中,在省外经营拉面店10年...

    时间:05-22
  • 【大国基理】数字赋能,开化擦亮生态警务“金字招牌”

      中新网衢州4月20日电(记者 谢艺观)衢州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三省七县交界,是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但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曾面临着主动发现难、部门联动难、跨界协作难、检察监督难等问题。  为把钱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好,开化县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谋划打造了林区融合集成应用。...

    时间:04-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