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滁州:从“好邻居”到“合伙人” 一体化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6-19 14:29:34

来源:央广网

  高质量发展中国丨滁州:从“好邻居”到“合伙人” 一体化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滁州6月18日消息(记者 张宣剑)6月18日,滁宁城际铁路首次开通市民试乘体验,预计7月1日迎来初期运营,滁州人民终于迎来了心心念念的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铁路建成后,将不断缩短滁州与长三角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滁宁一体化建设。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的滁州也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从“苏皖好邻居”到“长三角合伙人”

  滁州与南京是一河之隔的近邻,是一衣带水的亲邻,地处皖苏交界的汊河镇,与南京市江北新区相邻。近年来,汊河镇依托区位优势和“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契机,成为承接南京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小镇紧抓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参与产业协作分工,逐步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太阳能电池片等产业集群。

  来安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体制创新引领区、产业协同示范区、同城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以赴加快发展。2022年,实现全区经营(销售)收入50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8亿元、税收19亿元。

  在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台台工业机械手臂熟练地抓取、装卸材料。这家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140天的太阳能电池项目,创造了项目建设业内速度之最。

  “我们当初选择落地滁州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发展速度。”捷泰公司负责人王海超说。

  记者了解到,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与南京毗邻,在产业链合作与“双招双引”上“无缝对接”,功能区对标南京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定位,已形成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特色主导产业。

  空间距离的不断缩小,使滁宁两地人员往来、产业发展更加密切。从干部互派挂职到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从资本与项目对接到民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南京的手和滁州的手牵得更紧更牢。

  截至目前,滁州共与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安徽第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曾经的“苏皖好邻居”正变成给力的“长三角合伙人”。

  从“产业集聚”到“产才融合”

  6月15日上午,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硅工业园区,一块块大尺寸的光伏玻璃正在打包加工。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井然有序得在操作台上忙碌着,光洁透明的光伏玻璃在像平静的湖面“徜徉”在流水线上。

  “目前第一座120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已点火投产,其余4座窑炉也在陆续投产中。全部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玻璃产业园之一。”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面对光伏产业这一新“风口”,滁州抢抓“双碳”机遇,利用资源禀赋,通过产业链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先后招引隆基、东方日升、福莱特、亚玛顿、晶科、福斯特、阳光电源、捷泰等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构建起日趋完整的产业链。2022年产值达到了873亿元,连续两年增长超100%。其中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分别占全国11%、21%,占全省60%以上,滁州市正全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在滁州市经纬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高端数控机床正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切削打磨声隆隆作响……

  几年前,该公司承接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开发“球面扫描架实验系统”项目,因技术难度过高,关键控制系统开发一度停滞。

  2021年3月,滁州学院副教授李刚来到经纬装备担任“科技副总”。在他带领下,公司科研团队仅用4个月就成功研发该控制系统,并与结构件整合后,顺利通过中国电科38所验收。

  经纬装备所在地来安县与高校合作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按照企业需求,去年共派驻“科技副总”9名,协助企业申报专利18项,市级以上项目5项,新增产值1000多万元。

  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衔接贯通的战略性举措。

  据悉,滁州市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已形成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8大产业链。2022年,全市战新产值2090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居全省第二;战新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4.6%,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已成为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滁州市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在全部新建项目中,新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比在40%以上,总投资额近800亿元。“滁州市努力夯实创新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光伏、半导体、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滁州市科技局局长王燕永说。

  “有中做优”智能家电迈向高质量发展

  “百舸竞发勇担当,中流击水敢为先。”一直以来,滁州在全国智能家电领域占据不小的份额,但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转型升级成为摆在各企业面前一道“必考题”。

  今年初,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发起设立安徽省智能家电(居)产业主题母基金,落地中国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滁州,母基金总规模30亿元。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智能家电(居)产业主题母基金的落地进一步优化了安徽智能家电(居)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智能家电(居)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滁州市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扭住项目“牛鼻子”,坚持招大引强,聚力“双招双引”。按照产业链的思路,坚持以商招商,对有价值、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线索紧盯不放、高位推进,不断延伸和加粗产业链条。

  经过多年发展,滁州经开区现已集聚规模以上家电及配套工业企业73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1家,10亿元以上企业7家,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整机企业方面,集聚了博世西门子、康佳、扬子、等众多品牌;零部件企业方面,集聚了惠科、立讯、长电、等配套企业

  目前,园区已形成以冰箱、空调、洗干衣机、电视机为主体,制冰机、开水壶等小家电为补充的产品体系,从产品研发、模具设备、零部件生产、主机装配、检测认证、物流运输至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家电研究安徽分院依托中家智锐、中认倍佳等企业,组建家电设计、智能检测、制造业创新等一系列公共创新平台,建成30个专业实验室,覆盖冰箱、空调、小家电等多个种类,服务800余家客户。中家智锐获批“安徽省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实现滁州市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

  “园区拥有家电类高新技术企业42家,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4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家),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动力十足、活力迸发,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滁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孝水介绍说。

  除了产业发展,滁州还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定位,在交通互联、服务共享、生态共保等方面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南京琅琊路小学等4所中小学在滁设立分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滁州与苏浙10个县(市、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共公布1400余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双圈互动,左右逢源”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也为滁州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而滁州也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招大引强,从无到有,有中做优,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央广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恒羲光伏正式成立,上海电气高效光伏产业落地!

      6月15日,上海电气光伏产业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暨上海电气集团恒羲光伏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落地海门成立仪式举行。仪式上,上海电气全资子公司上海恒羲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羲光伏公司”)与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产业投资协议,并举办南通子公司公司成立仪式。  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对南通市委市...

    时间:06-16
  • 光伏产业链压力自下而上传导 硅片库存高企带崩硅料价格

      作者:魏中原  各类型硅料的成交均价上周跌穿15万元/吨,加速下探的价格让市场担忧光伏硅料厂商二季度业绩或出现环比下滑。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国内N型料、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分别为14.97万元/吨、14.50万元/吨、14.27万元/吨、14.02万元/吨,周...

    时间:05-22
  • 工信部: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2月16日电 工信部官网16日发布2022年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制造和现代化水平,全年整体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有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顺利推进。  一是产业规模实现持续增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

    时间:02-16
  • 光伏产业迭代关口:“专利最好是活在中国”

      作者:彭海斌 ▪ 陆如意  超过百米的生产线上,外观检测、自动封边、焊接等自动化设备一字排开。这样一套流程下来,一块块电池片就变成了光伏组件。  在安徽合肥的工业园,协鑫集成所产的这些光伏组件部分销往国内,部分从上海港下水发往海外。合肥是中国光伏产业的聚集区之一,协鑫、晶科等企业的投资落地于此。  自动...

    时间:02-16
  • 光伏产业链春节后集体回暖 全年硅料价格或将前高后低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春节假期后,光伏产业链价格迅速回暖,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1.75万元/吨,环比节前价格涨幅为31.02%;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1.52万元/吨,环比节前价格涨幅为31.22%。这也印证了此前市场的传闻。  下游环节也基本呈现出反弹趋势,特别是硅片,市场预期...

    时间:02-03
  • 青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

      中新网西宁1月15日电(祁增蓓)在15日举行的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说,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省加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扶持力度,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2325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28.3万脱贫人口拿上了“阳光存...

    时间:01-15
  • 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急跌深跌,需求超预期迎来久违涨停潮

      光伏产业链价格从高位急转直下,跌势难止。市场认为,随着上游价格降温,行业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光伏产业链利润也将迎来再分配。加之业内传闻多家组件企业开始上调排产,订单需求好于预期,光伏板块1月6日迎来久违的涨停潮。  本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在时隔四个月后恢复多晶硅采集价格发布。这一报价信息对于打破当前硅...

    时间:01-07
  • 价格博弈日趋激烈 降价或成2023年光伏产业链主旋律

      杨烨 康曦  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自2022年10月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环节蔓延。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一线走访调研多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后了解到,由于供应端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及季节性终端需求锐减,上下游的心理拉锯战变得愈加敏感,“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

    时间:01-06
  • 立讯精密澄清“苹果砍单”传闻:目前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均正常开展

      作者:一财资讯  1月5日早间,立讯精密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近日关注到有台湾地区媒体报道“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减产,立讯精密受创最大”一事。为了避免媒体报道对投资者产生误导,现予以澄清说明。  公告称,经核实,目前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均正常开展,业务正有序依照工作计划正常推进,报道中提及的公司相关业务不存在特殊变化和影...

    时间:01-05
  • 光伏产业链降价潮汹涌:硅片电池持续跳水,硅料成交仍陷僵局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急火猛攻已久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断崖式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蔓延。由于供应端瓶颈的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及季节性终端需求锐减,此刻上下游的心理拉锯战变得愈加敏感,“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绪浓重。硝烟之中,产业链价格仍未见底,短期内...

    时间:12-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