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效能

2023-06-19 10:18:12

来源:人民日报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效能(记者手记)

  货币政策的“精准”“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走到生产一线,在机器隆隆作响的车间、麦浪翻滚的田间、人气火爆的直播间,我们有了真切感受。金融活水润物无声,为实体经济顶住压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金融服务着眼大局更有力度。支持大工程大项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一马当先;通梗阻、畅循环,银行信贷作用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促转型、促创新,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同时,金融注重精微更有温度。帮扶小微助企纾困,金融支持量增价降;助农惠农振兴乡村,更多金融服务触达经济末梢;金融政策工具箱越来越丰富,精准作用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当前,在金融全方位支持下,产业发展稳步前进,经营主体奋勇向上,经济继续恢复向好。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压力依然较大,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仍存,一些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畅通金融“血脉”,强健实体经济“筋骨”?从笔者调研中看,更好地发挥政策效能,还要多方面加力。

  要凝聚各方合力,增强金融支持效能。支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快撬动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让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进来。金融部门也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合作,让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协同发力。

  要提升服务能力,延伸金融服务半径。打通金融政策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基层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点对金融支持政策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将政策红利及时送达企业和个人。同时,要让金融活水真正解企业之渴,金融机构要深入一线,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打破金融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聚焦企业融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优化创新产品和服务。

  要提高专业水准,推动金融业务创新。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金融机构的研究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的能力。加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才能设计匹配相关行业的金融产品;加强金融科技的研究,才能加快金融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更好发挥“专家银行”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开展投融资政策研究。商业银行也要增强科研实力,带动业务创新

  此外,在提高货币政策落地质效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营造公平良好的金融环境,持续提振各类经营主体信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赵展慧)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19日 18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发挥融物优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6月19日电 题: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发挥融物优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19日发文称,金融租赁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需求结合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之一,以融资兼融物的特色属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立足实体、贴近实物、融入实业的发展方向,在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

    时间:06-19
  • 中国央行MLF操作“降息”,专家称释放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信号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央行15日开展237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为2.65%,逆回购中标利率为1.9%,此前分别为2.75%、1.9%。  这意味着,在7天逆回购操作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双双...

    时间:06-15
  • 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有助于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昨晚(6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是央行向各家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的工具,它的下调有助于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人民银行最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显示,自6月13日起,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品种为2.75%,7天期品种为2.90%,1个月期品...

    时间:06-15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月8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国内外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金融合作,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论坛设有7场全体大会和3场浦江夜话,议题涵盖当前...

    时间:06-09
  • 人民日报任仲平: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原标题: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一)  这样的使命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这样的担当铭刻定...

    时间:06-04
  • 政产学研企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新网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石小杰)“当前,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少朋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论坛上表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产值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

    时间:05-27
  • 实体经济是“本钱”

      有名外省企业家对记者说:“几年不见,百色变得不认识了。新项目接续不断,活力越来越大!”老区何以换新颜?百色市委、市政府回答: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本钱”。  产业振兴、实业强市,百色铝表现最突出。聚焦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推动高端化;建设铝工...

    时间:05-25
  • 学习深一度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 总书记擘画的“未来之城”这样建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深一度》栏目本期聚焦雄安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情况,通过实地探访总书记考察过的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

    时间:05-23
  • 期货工具这样服务实体经济(财经眼)

      近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6.63亿手,同比增长8.47%。期货市场成交规模稳步提升,彰显经济复苏活力。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不断探索创新,期货品种日益丰富,市场交易活跃,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为提升产...

    时间:05-22
  • 促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走深走远

      查阅近日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一季报不难发现,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流向出现积极变化:流向科技创新企业、绿色低碳产业、制造业等行业的信贷出现较快增长;在小微企业贷、“三农”扶助、出口信贷方向,主要上市银行呈现出加大创新、奋力推进的“开春”局面。开局向好仅是功成之始,要善做善成,再接再厉,并总结推广有益、有效经验做法。...

    时间:05-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