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发挥融物优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6-19 21:2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9日电 题: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发挥融物优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19日发文称,金融租赁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需求结合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之一,以融资兼融物的特色属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立足实体、贴近实物、融入实业的发展方向,在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航运业务、航空业务、绿色租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缓解了金融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了金融租赁力量。

  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积极响应抗疫号召,服务货运物流保通保畅,二是支持推动国轮国造,助力我国航运强国建设,三是服务国产飞机战略,支持国产民机事业发展,四是聚焦国家“双碳”目标,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

  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称,截至2022年末,金融租赁公司货运物流资产余额达1072.44亿元。全年累计为货运物流行业提供478亿元融资支持,为41846名货车司机安排租金延付、展期,涉及租赁本金154.79亿元,为40973名货车司机减免租息7.69亿元。

  为支持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始终将支持中国船舶建造、产品升级换代和“走出去”作为重要使命,在持续推动国轮国造的基础上,引导全球船东选择国内船厂订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支持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切实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建设航运强国添砖加瓦。

  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表示,近三年来,金融租赁公司在国内船厂新造船舶306艘,金额合计814.07亿元。截至2022年末,共有29家金融租赁公司与284家客户开展了船舶租赁业务,船舶总量1934艘,资产价值总额约为923亿美元,以总吨计,金融租赁公司船队共计1.1亿总吨,占中资租赁船队的74.8%。

  飞机租赁是各国航空公司更新和扩充机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航空产业的重要支点。飞机租赁业务为航空公司订购飞机提供了资金支持,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财务负担,也促进了飞机制造商的产品销售。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在飞机租赁领域不断开拓,特别是在支持国产飞机制造产业方面成绩突出。

  截至2022年末,金融租赁公司累计签署ARJ21飞机订单(含意向订单)152架,其中,已交付34架,未交付118架;累计签署C919飞机订单(含意向订单)455架,将陆续交付。

  此外,金融租赁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依靠自身灵活的业务模式、产融结合的专业优势和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发挥“融资+融物”的特色优势,在发展过程中注入“绿色基因”,持续加快绿色租赁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在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污水处理、绿色公交等领域开展业务,积极促进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和结构优化。

  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委员会指出,2022年,金融租赁公司绿色租赁业务累计投放约3267亿元,较2021年增加2023.60亿元,同比增长163.75%,绿色租赁业务投放爆发式增长。截至2022年末,绿色租赁业务资产规模达7560亿元,同比增长36.09%,占行业总资产规模的20%。(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在沪成立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高志苗)15日,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成立大会在沪举行,该联席会议由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江苏省银行业协会、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安徽省银行业协会、宁波市银行业协会5家银行业自律组织联合成立。  会上,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江苏省银行业协会、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安徽省银行业协会、宁波市银...

    时间:06-15
  • 中国央行MLF操作“降息”,专家称释放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信号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央行15日开展237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为2.65%,逆回购中标利率为1.9%,此前分别为2.75%、1.9%。  这意味着,在7天逆回购操作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双双...

    时间:06-15
  • 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有助于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昨晚(6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是央行向各家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的工具,它的下调有助于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人民银行最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显示,自6月13日起,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品种为2.75%,7天期品种为2.90%,1个月期品...

    时间:06-15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月8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国内外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金融合作,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论坛设有7场全体大会和3场浦江夜话,议题涵盖当前...

    时间:06-09
  • 政产学研企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新网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石小杰)“当前,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少朋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论坛上表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产值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

    时间:05-27
  • 实体经济是“本钱”

      有名外省企业家对记者说:“几年不见,百色变得不认识了。新项目接续不断,活力越来越大!”老区何以换新颜?百色市委、市政府回答: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本钱”。  产业振兴、实业强市,百色铝表现最突出。聚焦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推动高端化;建设铝工...

    时间:05-25
  • 期货工具这样服务实体经济(财经眼)

      近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6.63亿手,同比增长8.47%。期货市场成交规模稳步提升,彰显经济复苏活力。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不断探索创新,期货品种日益丰富,市场交易活跃,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为提升产...

    时间:05-22
  • 促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走深走远

      查阅近日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一季报不难发现,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流向出现积极变化:流向科技创新企业、绿色低碳产业、制造业等行业的信贷出现较快增长;在小微企业贷、“三农”扶助、出口信贷方向,主要上市银行呈现出加大创新、奋力推进的“开春”局面。开局向好仅是功成之始,要善做善成,再接再厉,并总结推广有益、有效经验做法。...

    时间:05-22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锐财经)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显示,央行当天开展12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1年期MLF中标利率2.75%,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00%。同日,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

    时间:05-16
  •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 银行“加点”意愿不强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12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与此前持平。本周有1000亿元MLF到期。  连续6个月超额续做MLF  央行已连续6个月超额续做MLF。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3月、4月和5月分别小幅加量进行了1500亿元、790亿元和1990亿元、2810亿元、200亿元和2...

    时间:05-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