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人身险预定利率3.5%时代即将结束 保险营销员吆喝莫错过“末班车”

2023-06-15 09:36: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冷翠华

  “错过这趟‘末班车’,3.5%的人身险产品就再也没有了。”保险营销员陈林清(化名)近日再一次劝其潜在客户尽早配置增额终身寿产品。

  与此同时,记者在多个场合遇见消费者打听3.5%的增额终身寿险停售的消息,其中,部分消费者已在近期进行了相关配置。

  业内人士表示,人身险预定利率3.5%的时代即将结束,目前各保险公司都在进行过渡期的准备。对于消费者而言,到底要不要“上车”确需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判断,并不能依靠“因为要停售,所以要配置”的简单推论做决定。

  险企在做过渡期准备

  “4月份就已经接到通知,让我们做好在6月底之前停售预定利率3.5%的产品的准备。不过目前监管机构还没有正式发文,停售的日子可能存在一定变数,但肯定不会等太久。”某人身险公司总精算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这一消息,记者向多位业内人士求证,皆得到肯定答复。

  今年3月底,原银保监会就向23家寿险公司发布调研通知,调研内容就包含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等,这被视作监管机构酝酿下调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信号。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是监管机构为确保保险公司应对未来风险的能力而进行的相关规定。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产品定价时的关键因子之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预定利率下调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下降,而消费者的投保价格上涨。虽然预定利率和责任准备金率并非同一概念,但一般情况下,两者变动一致。目前,我国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与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保持一致: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3.5%,万能型和分红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3.0%。

  尽管监管机构尚未正式发文进一步下调人身险产品责任准备金率,但记者了解到,各险企已经在储备预定利率3.0%的保险产品。“新产品主要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调整,但目前不会推向市场,毕竟还有预定利率3.5%的产品在售,降低预定利率后的产品现阶段没有吸引力。”另一人身险公司总精算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预定利率下调的影响,东吴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经测算,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16.4%。

  是否“上车”要看自身情况

  近期,各渠道保险营销员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吆喝预定利率为3.5%的保险产品即将发出“末班车”,另一方面强调银行存款利率正在持续下降。多位保险营销员表示:不炒作,但应告知。

  目前,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尚未正式下调,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已接连下调存款利率。6月8日,国有六大行下调活期及部分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其活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为0.2%;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最高,为2.5%。6月12日,11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下调了部分期限存款利率。下调后,其活期存款挂牌利率降至0.2%,5年期定存利率最高为2.8%。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到,保险营销员的宣传确实是事实,但不少宣传属于“真话只说了一半”,在营销活动中,给消费者制造焦虑感,只强调收益而忽略风险,这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消费者在决定是否抢在预定利率3.5%的时代结束之前“上车”,需要进行理性思考。

  深圳市靠谱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吴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具有一定的投资性和流动性,但这些属性并非其强项,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也并非适合所有人,消费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部分保险产品的流动性较差,不适合短期投资;如果消费者本身就在考虑购买保险或者有长期资金需要配置,保险则是可以锁定未来收益的选择之一。

  徐昱琛补充道,消费者一定要清楚,如果自己的钱是短期资金或并不确定其使用期限,就应当慎重购买长期保险产品,因为很多产品如果在两三年以内退保,退保可以获得的现金价值都低于所交保费,造成亏损。

  同时,徐昱琛表示,在实际营销过程中,部分保险营销员并未说清楚3.5%的真实含义,甚至有部分人故意混淆概念,让消费者误以为3.5%是产品收益率。事实上,3.5%是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并非消费者可以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判断保险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关键是看其现金价值表,以此进行收益率测算,也叫内部收益率(IRR)。他表示,有的保险公司费用率较低,消费者可以获得的IRR可以非常接近3.5%,而有的产品虽然也是以3.5%作为预定利率,但由于其费用率较高,客户获得的IRR可能就降到了3.1%甚至3.0%。(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将研究地铁大客流车站采用公交分流 优化地铁末班车接驳服务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自2023年6月1日起,北京对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北京市交通委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回应热点问题,其中提到,北京将加快推动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减少与轨道重复并行线路,优化重点区域地铁末班车接驳运输服务,研究地铁大客流车站采用公交...

    时间:05-20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中国寿险业峰会(2023)暨人身险专委会工作会议

      中新网5月12日电 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中国寿险业峰会(2023)暨人身险专委会工作会议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11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寿险业峰会(2023)暨人身险专委会工作会议”,同时进行了人身险专委会换届会议。会上,该协会发布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较佳实践探索研究报告》及《商业健康保险目...

    时间:05-12
  • 人身险转型提质显成效

      人身险转型提质显成效  □ 本报记者 于 泳  日前,在A股和H股上市的保险公司年报数据已披露完毕。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虽然都实现增长,但与财险领域亮眼的成绩单不同,人身险领域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时承压。上市险企在压力之下不断推进渠道转型,在健康险、养老险等领域拓展产品和服务,转型成效已经有所显现。  在业绩发...

    时间:04-14
  • 推动农业数字化 “壤信通”与地力指数保险产品海口发布

    3月18日,海南移动和海南人保财险联合推出的“壤信通”与地力指数保险产品。 王晓斌 摄  中新网海口3月18日电 (王晓斌 李为龙 欧燕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简称“海南移动”)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南省分公司(简称“海南人保财险”)联合推出的“壤信通”与地力指数保险产品,18日在海口正式发布。  据介绍,“壤信通...

    时间:03-18
  • 不到30岁,因“小结节”投保竟被拒 带病体健康保险产品亟待开发迭代

      “最近拿到体检报告,我的甲状腺结节从单侧变为双侧了,不知道还有没有能买的健康险。”由于此前曾有投保重疾险被拒的经历,“95后”市民陈女士近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为此记者调查了解到,当前有不少人反映,自己年纪轻轻却因“小结节”失去了购买重疾险的资格。尽管有险企尝试推出一些针对“...

    时间:03-15
  •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扩容至20款

      自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以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持续上新。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公布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显示,截至3月2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已由首批6家公司7款产品扩容至12家公司20款产品。  今年以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继续扩容。从产品类型来看,已涵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时间:03-07
  • 相关互联网保险产品“低进高出” 引大量投诉 上海市消保委:将持续跟进监督

      中新网上海2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消保委方面21日披露,该委在2022年收到了新冠隔离险产品赔付难相关投诉近300件。通过对新冠隔离险产品的深入研究,上海市消保委方面发现,互联网保险产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有“低进高出”的结构性问题。  据了解,传统保险产品的特点是高技术性和高法律专业性,体现在合同条款中充满了...

    时间:02-21
  • 倒逼保险公司规范发展 人身险分类监管要来了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监管部门首提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措施。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根据险企的分类结果,拟定在业务范围、分支机构设置和资金运用范围上进行明确与限制。  监管旨在进一步强化人身险公司分类监管...

    时间:02-03
  •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扩容:万能险被列入,什么信号?

      中新经纬1月30日电 (李自曼) 近期,中国银保信官网消息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由首批7款产品增至12款产品。在新获批的五款新产品中,一款万能型年金保险引发业内关注。  万能险被列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当中,释放了怎样的市场信号?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对中新经纬表示,目前将万能险列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当中已是主流趋势。相对其他险种...

    时间:01-30
  • 我国已有22款知识产权保险产品 提供逾1100亿元保险保障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 (郝凌宇)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16日在北京说,我国形成22款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截至2022年年底,累计为2.8万家企业提供了超过1100亿元的保险保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日举行2022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胡文辉在回答中新社记者关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面进展的提问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说,...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