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产业集群涌现,应用领域拓宽——多地竞逐氢能赛道

2023-06-12 06:01:40

来源:经济日报

  在能源加速变革、“双碳”目标背景下,清洁低碳的氢能发展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抢占氢能发展赛道,一批产业集群加速涌现,应用领域不断延展。

  专家表示,各地要加强协同发展,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因地制宜拓展应用场景,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地方规划密集出台

  近日,《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提出将加快培育从氢气制备、储运、燃料电池电堆到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多渠道增加氢气供给能力,适度超前建设氢气储运加基础设施,利用低温氢燃料电池产业先发优势,打造万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去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大多数省份都将氢能写入当地“十四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围绕建设国家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在《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中明确了“构筑两大高地、布局两大集群、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济宁)”的发展布局。

  氢动力公交车已经在上海嘉定、奉贤、金山、临港4个区域的公路上飞驰;上海最大的70兆帕供氢能力加氢站日前完成结构封顶,预计今年下半年竣工……去年5月,上海正式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3年内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天津市积极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目前已初步形成氢气制取、储运、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示范应用产业链布局。临港海洋集团董事长赵月介绍,3月份,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启动智能装备园转型升级,推进天津市氢能示范产业园全面转型。新成立的临港海洋集团正是为了重点布局氢能产业,推进“天津市氢能产业示范区项目”建设。

  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示范应用方面,我国开展了氢能典型场景示范应用,初步打通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广东是国内发展氢能产业的大省,已汇集氢能企业超400家,产业产值超100亿元,企业涵盖氢能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显著,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当前,广州、佛山、深圳、云浮、东莞等各市正在不断锤炼“氢”功,壮大产业。

  加氢站是连接氢能产业上下游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山东制定出台标准,全面规范加氢站建设,截至去年底,累计建成加氢站30座。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梅俊峰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高速集团在青银高速规划布局6座加氢站,在济青中线规划布局2座‘油气氢’综合站,力争打造全国氢能应用领域标杆工程”。

  5月20日,天津港集团发布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氢电混合动力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通过氢燃料发动机进一步增加续航,该机器人运行时长可达13小时,较纯电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提升25%以上。

  目前,上海在制氢、储氢和商用等方面已形成了产业集群,并持续探索创新氢能应用场景。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管清平介绍,汽车城高度关注氢能产业和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后续将在快递运输、生鲜冷链、汽车零配件运输、渣土环卫等领域争取更多的示范运营任务。

  加快突破技术制约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成本较高、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等挑战。

  佛山市氢能产业协会会长林俊峰表示,佛山在氢能下游应用较为成功,但仍存在制氢、运氢成本较高的问题。

  佛山仙湖实验室副主任卢炽华介绍,仙湖实验室氨氢融合新能源理念将助力解决氢能高安全、低成本、跨区域储运难题和氢源供需错配问题。

  “应加大科研和金融投入,降低成本,促进大规模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尹海涛表示,应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和分布式氢能利用商业模式突破。

  “氢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表示,要完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建设,为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基础,同时也为规模化应用做好准备,支撑产业高效快速发展

  文/本报记者 张建军 王金虎 李治国 周 琳 王轶辰

  张建军 王金虎 李治国 周 琳 王轶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千亿产业集群成型成势 广东海洋经济蓄势待发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从天空俯瞰,广东大陆海岸线蜿蜒4000多公里,宛如弯月,海岛、港口密布恰似繁星。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广东建设海洋强省家底丰厚。  如今,“蓝色经济”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版图上的一抹亮色。2022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

    时间:06-09
  • 新能源赛道“风光无限” 专家建言推进新能源场站精细化运维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张素)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此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继续扎实推进。着眼未来,专家学者建议推进“智能化+定制化+数字化”,实现新能源场站运维精细化管理。  新能源赛道“风光无限”  据统计,今年1月至4月,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6251...

    时间:06-08
  • 于新赛道“疾驰” 上海加速打造国际一流元宇宙产业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谢梦圆)近年来,上海抢抓元宇宙新赛道布局,面向未来,坚持“虚实融合、以虚强实”的底层逻辑,力争3年内推动元宇宙相关产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元宇宙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近期,2023年上海信息消费节在沪开幕,开展了元宇宙互动体验、数字人直播等...

    时间:06-07
  • 2023青海·同德高原越野跑挑战赛:角逐50公里赛道冠军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张添福 袁帅)2023青海·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挑战赛6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举办。图为选手参加高原越野跑挑战赛。 青海省登山协会 供图  本次高原越野跑挑战赛为期一天,分设50公里、30公里专业组和12公里群众组,共吸引212名精英选手和300余名当地越野跑爱好者参赛。图为选手参加高原...

    时间:06-06
  • “十四五”以来天津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22.9% 降幅全国名列前茅

      中新网天津6月6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从5日天津市召开的“十项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天津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11万千瓦,累计增长45.7%;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22.9%,降幅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名列前茅。  天津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制造业底蕴深厚,产业门类齐全,是全国工业...

    时间:06-06
  • 四川宜宾:全力打造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中新网宜宾6月3日电(单鹏 吴平华)买电动车还是燃油车?面对这一选择,几年前,赵玥的亲戚朋友大多会选择技术更为成熟的燃油车。但近一两年,赵玥亲眼目睹身边越来越多人开上了电动车。“起初向大家介绍汽车电动化,他们很不理解。但近两年宜宾电动车的普及速度远超想象。”近日,赵玥接受采访时感慨说。  赵玥是四川省宜宾市经济...

    时间:06-03
  • 新疆棉花迈向“全产业链”:一朵棉花“链”起一个产业集群

      中新网新疆阿克苏6月3日电 题:新疆棉花迈向“全产业链”:一朵棉花“链”起一个产业集群  作者 苟继鹏  小小的棉籽能生产出5个系列9个品种的产品,棉花秸秆可以被制成高性能人造板材,还有棉纺织行业和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带来的农机装备制造等产业都在阿克苏地区集聚,新疆棉花产业正向“全产业链”...

    时间:06-03
  • 山东枣庄:田野里的组培室 开辟农民职业新“赛道”

      中新网山东薛城6月2日电 题:山东枣庄:田野里的组培室 开辟农民职业新“赛道”  作者 沙见龙 丁梅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配比要合适,培养基选择及PH值几个指标都很关键……”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蓝莓生产基地的组织培养室内,54岁的东界沟村村民李修凤动作娴熟,操作规范,一株株组织培养苗被她植入培养瓶内。  “我...

    时间:06-02
  • 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加速奔跑(网上中国)  自助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公园的智慧设备自动记录健身数据;红绿灯实时感知车流量并优化配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政务平台集合各项便民服务功能,“数据跑”替代“群众跑”……一个个让人们生活更舒心的场景,折射着各地数字化建设的探索创新。  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

    时间:06-02
  • 应用型高校如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政产学研专家在沪共话“新范式”“新赛道”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许婧 吕客 吴斯琦)应用型高校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实践中找准产教融合的耦合点?如何用好分类评价这根“指挥棒”,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智力支撑?  记者1日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获...

    时间:06-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