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能源赛道“风光无限” 专家建言推进新能源场站精细化运维

2023-06-08 14:4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张素)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此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继续扎实推进。着眼未来,专家学者建议推进“智能化+定制化+数字化”,实现新能源场站运维精细化管理。

  新能源赛道“风光无限”

  据统计,今年1月至4月,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625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4%,同比增长11.5个百分点。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风电装机3.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30.9%。

  外界普遍看好“风光无限”的新能源赛道。在日前举行的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SNEC大会执行主席朱共山说,预计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将在350吉瓦(吉瓦,装机容量单位,1吉瓦=100万千瓦)左右。

  此前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全年风电、光伏装机要增加1.6亿千瓦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5.3%。“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新能源仍将迎来井喷的市场爆发期。”金开智维生产运维中心研发负责人李海洋在受访时说。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耿涌等学者表示,发展分布式光伏可以促进能源转型,有效巩固光伏扶贫成果,从多方面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如何积极培育“光伏+”

  能源转型“向新而变”赛道渐热,产业发展“向绿而行”动能十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注意到,由光伏延展出的一系列新业态、新产业也在逐步形成,并将实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光伏+储能”“光伏+氢能”“光伏+汽车”等。

  耿涌等学者在专题调研时提出,要充分发挥光伏扶贫“益贫带贫”机制作用,指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已有基础设施和当地发展优势,积极培育“光伏+农业”“光伏+生态”等新模式新业态,激发光伏产业发展活力。

  光伏行业目前存在过度竞争等问题,专家对此建议走差异化、互补化协同发展之路,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同时,各方应抓住科技进步、模式创新等“主线”。

  “光伏产业不仅需要自我突破,融合新兴技术,更需主动担当。”朱共山说,行业应有序发展,建立共赢共生的合作机制。

  专家建言“精细化运维”

  着眼未来长足发展,业内专家还就光伏电站运维积极发声。李海洋表示,金开智维持有在运及在建发电项目53个,电站总容量达358万千瓦,积累了丰富的新能源电站运维经验。

  他举例说,通过部署风和光智能监控、智能预警、风光一体化资产应用,从全局到细节逐层深入的可视化监控,可以对场区设备的生产运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升故障闭环效率。目前,这种无人化运维场站模式已正式落地。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李海洋认为需要探索与场站特征相匹配管理模式,通过对每个场站、风机的运行基础数据提取分析,制定“一场一策”“一机一策”的运营方案、管理模式。

  有评论指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场站数量逐年增多,企业生产运行或面临管理困境和技术难题。基于智慧新能源远程集控运维管理模式,可以丰富现有管理功能,推动新能源企业标准化、高效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首条长距离新能源运输试点项目落地山西临汾

      中新网临汾6月7日电 (任丽娜)记者7日从山西省临汾经济开发区获悉,全国首条长距离新能源运输试点项目——临汾市绿电运输试点城市示范项目落地临汾经济开发区。  山西省临汾市是全国“绿色出行”城市,该市全力推进绿色运输改革工作。上海融和骏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绿电交通平台下属专业从事新能源重卡...

    时间:06-07
  • 中国首次出口新能源轻轨车辆

      本报唐山6月6日电(记者温源 通讯员尹泽人)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据悉,这是我国新能源轻轨车辆首次出口。这款绿色、智能、人文的“中国智造”新能源轻轨车,可拓展多种动力模式,灵活可变编组,广泛应...

    时间:06-07
  • 中国首列出口新能源轻轨列车下线

      中新社唐山6月6日电 (白云水 吴可超 赵亮)6月6日上午,中国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在河北唐山下线。这是中国首列出口新能源轻轨列车。  据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阿根廷胡胡伊项目技术经理罗超介绍,这款绿色、智能、人文的“中国智造”新能源轻轨列车,可拓展多种动力模式,灵活可变编组,广泛应用于中低运量城轨交通、...

    时间:06-06
  • 碳排放大户迎来大限?新能源重卡开打“续航战”

      作者:马纪朝  全国3.19亿辆汽车中,谁是真正的碳排放大户?  6月5日上午,在郑州举办的“为商用而生”宇通商用车技术品牌全球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给出了答案。  “3%的重卡,‘贡献’了50%的二氧化碳排放。”孙逢春说,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约为3.19亿辆。其中,以重卡为代表的商用燃油车,...

    时间:06-06
  • 新能源汽车下乡亟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而新能源汽车下乡,当务之急是“充电桩下乡”。在专家看来,“政府要低碳发展、乡村振兴,电网要促进新能源消纳,车企想推广产品,他们都有动力和责任到农村去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时间:06-06
  • 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政策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

      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政策,激发消费潜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锐财经)  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为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同时,会议明确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

    时间:06-06
  • 广东近160名工业机器人运维能手在穗职业技能大比拼

      中新网广州6月5日电 (记者 郭军)由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广东中华职教杯”2023广东技工——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落幕。据悉,为期三天大赛共吸引了全省42所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共计159名师生报名参...

    时间:06-05
  • 人才需求猛增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势不可挡、汽修迎来转型升“技”,一边是人才需求猛增、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有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5.6%。不过,在配套的汽修领域,人才培养速度有些跟不上产业的高歌猛进,人才短缺已成常态。  不仅要会修,还要...

    时间:06-05
  • 人才需求猛增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势不可挡、汽修迎来转型升“技”,一边是人才需求猛增、市场缺口约占八成  新能源汽修人员成“香饽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有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5.6%。不过,在配套的汽修领域,人才培养速度有些跟不上产业的高歌猛进,人才短缺已成...

    时间:06-05
  • 看顶级实验室里,如何驶出领跑世界的中国新能源客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客车2022年产销占世界份额超95%中国新能源客车如何做到领先世界?源自实验室内多重“极限考验”央视新闻系列直播《顶级实验室》6月2日推出第二期由总台主持人何岩柯总台央视记者李京京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组成的磕科团带您走进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

    时间:06-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